说起古典音乐的标题,大概是很多入门者非常头疼的事。

一长串大小写混杂的英文单词,夹杂着不知如何排序的阿拉伯数字和罗马数字,不少人单单看到这样的标题,就望而却步了。

月光曲钢琴谱_月光钢琴谱_月光钢琴曲钢琴谱

▲长到音乐软件都显示不全 ▲长到音乐软件都显示不全

于是心里可能会困惑,为什么古典音乐就不能有明确的文字标题呢?

你别说,还真有。

还记得之前我们为大家讲到“古怪”的作曲家萨蒂吗?他的很多作品就有具体的标题啊——虽然基本上都是类似于下图这样奇奇怪怪的标题。

月光钢琴谱_月光曲钢琴谱_月光钢琴曲钢琴谱

月光钢琴谱_月光曲钢琴谱_月光钢琴曲钢琴谱

以及,就算对古典音乐没有特别深入了解的朋友,可能多多少少也听过维瓦尔第的《四季》、圣桑的《动物狂欢节》等意思明确的音乐标题。

月光钢琴谱_月光钢琴曲钢琴谱_月光曲钢琴谱

所以,为什么有的古典音乐只能用一长串的“编码”来命名,有的却可以拥有意思鲜明、表达凝练的文字标题?

这就不得不提到古典音乐发展过程中,“标题音乐”这一重要的音乐形式了。今天的#科普与鉴赏系列#,我们就来系统地讲讲这个话题,解答大家关于古典音乐标题上的一些迷思。

01 “文字标题”为什么不是古典音乐的标配?

标题音乐,简单来说就是有明确文字做标题的音乐。但事实上,很多古典音乐作曲家,都没有给作品起标题的习惯。

围绕一个具体主题谱一段曲,再依据表达取个名字——这套在很多人心中理所当然的逻辑,在古典音乐初期并不成立。

事实上,早期大多数音乐家真正的创作流程,往往是有了一个简单的灵感或乐思后,再用自己掌握的作曲技巧将其完善为一首结构完整、表达精妙的音乐作品。

至于标题,在作曲家心里并没那么重要。以及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人们也更习惯自己从音乐中去感受情绪和画面,凭借本能去感受音乐中的器乐之美、结构之美、形式之美,而不是依赖于标题中直白的提醒。

月光钢琴曲钢琴谱_月光钢琴谱_月光曲钢琴谱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多数作曲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只需要贴上自己的“标签”、编个号就可以了。

这类没有文字标题的音乐,也被后人称为“纯音乐”。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没有标题并不意味着作曲家在创作时脑海里没有具体依赖的内容,更不代表创作出来的音乐没有具体表达。作曲家们或是顺从当时的社会习惯,或不愿让听众的感受力和想象力被限制,多数时候选择了不对外透露,只有个别情况下例外。

比如,贝多芬生前未完成的遗作《G大调随想回旋曲》,原手稿写着“Rage Over a Lost Penny”(因为丢失一格罗申而愤怒),被认为是这首曲子所表达的主题。

因此后人发表这首作品时,以《丢失一分钱的愤怒》来命名。当然,曲子的“学名”依然是那串编码:Rondo a Capriccio for Piano in G Major,op.129。

02 “标题音乐”是音乐分化的必然

虽说标题音乐并非早期古典音乐的主流,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存在。事实上,标题音乐同很多的音乐形式一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巴洛克时期,巴赫创作的《送兄远行随想曲》、维瓦尔第著名的《四季》,就是早期的标题音乐。

古典音乐时期,贝多芬创作的《田园交响曲》,是最早的标题交响曲。不仅通过模仿、象征等手段表现出了鸟鸣、暴风雨,展现了一幅田园景象,呼应了标题;作品的五个乐章更是每一章都有小标题,且彼此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系。

而到浪漫主义时期,在“个性、自由”的创作思潮的加持下,标题音乐最终走向了繁荣。

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最先提出了“标题音乐”这样的说法,并确立了标题音乐的创作手法:作曲家需要按照标题来构思,或借助于自身经历与感悟,或借助于戏剧、诗歌等艺术作品来表现特定的形象或意境,并提醒听众在标题的指引下欣赏音乐。

除了李斯特,舒伯特、门德尔松等音乐家都纷纷涉猎标题音乐的创作。

标题音乐的出现以及在浪漫主义时期的盛行,是音乐发展过程中分化的必然,也是音乐市场化的成果。

要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乐器质感有了显著提升,器乐的表现能力进一步加强,具备了演奏一些更形象、更具体的音乐内容的能力。

月光曲钢琴谱_月光钢琴曲钢琴谱_月光钢琴谱

与此同时,浪漫主义作曲家认为,传统的、理性的、表达大众情绪的音乐语言已经无法淋漓尽致地体现他们内心深处极致的情感,音乐需要更深入地介入到他们生活中,描述更具体、更细致的情绪。

恰好,标题音乐可以很好地满足音乐家这样的表达需求。

比如,柏辽兹所创作的《幻想交响曲》,就是围绕标题,描述了一个失恋青年在爱而不得的情况下,近乎病态的“幻想”。这套曲子还有一个副标题:一个艺术家的生活片段。

通过主副两个标题,不由得让人们联想到柏辽兹自己在爱情上的失意,也让听众更深刻地理解了他所要表达的情感。

另外,随着音乐逐渐市场化,作曲家或出版商为了迎合听众的口味,需要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标题来吸引消费者,这显然也促进了标题音乐的发展与繁荣。

03 如何区分真假“标题音乐”?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拥有明确文字命名的古典音乐都是标题音乐。

首先,标题音乐必须是作曲家自己所加。在市场化的影响下,出版商为了让唱片更畅销,给很多“纯音乐”穿上了“标题音乐”的外衣,但,这样的音乐并不是标题音乐。

比如我们从小熟知的钢琴曲《月光》,其实是出版商为了吸睛而将贝多芬的“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改了个名字进行出版。事实上,没有人能证明这首曲子和“月光”这个意象有什么关系。

没错,就连我们小时候在语文课本上学习的《月光》创作故事,也是杜撰的。(被骗了好多年!)

月光钢琴谱_月光曲钢琴谱_月光钢琴曲钢琴谱

▲语文课文《月光曲》插图

除此之外,海顿的《惊愕交响曲》《时钟交响曲》也是后人所提炼,并不能归类为标题音乐。

其次,标题音乐的标题必须与作品内容有着深刻联系。

比如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分别以春、夏、秋、冬为题,用音乐描述了四季不同的景象;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则是以不同的动物命名,用音乐讲述动物们滑稽有趣的形象。

月光钢琴曲钢琴谱_月光曲钢琴谱_月光钢琴谱

而我们有时会听到一些这样的曲名,比如《E大调夜曲》《C小调变奏曲》等等,看起来很像标题,但其实只是音乐调式和体裁说明,与内容无关。因此,这也不是标题音乐。

总之,标题音乐作为浪漫主义时期一种重要的音乐形式,吸引了大量作曲家进行创作,诞生了非常多光彩熠熠的动人作品,成为古典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标题音乐作为从纯音乐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与纯音乐之间并没有优劣、好坏之分。事实上,不管有没有标题,这些音乐都是社会生活在作曲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都凝聚着他们极其珍贵的思想与表达,都值得我们细细斟酌、反复聆听。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