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科菲耶夫与他的钢琴改编曲一、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阶段谢尔盖.谢尔盖维奇.普罗科菲耶夫(SergeySergeyevichProkofiev),20世纪伟大的前苏联作曲家、钢琴家。年幼时考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等大师学习。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求学时期(1907-1918)、侨居国外时期(1918-1934)、苏联时期(1934-1953)。普罗科菲耶夫在求学时期寻求新的表现手法,更多的去接触现代音乐。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表现出乐观的情绪。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第一钢琴协奏曲》《古典交响曲》等。1918年普罗科夫耶夫侨居国外进入创作的第二个时期。当时的西方社会处于一战后的萧条期,人们对音乐的需求发生变化,浪漫主义与印象主义已不再适应当时的社会需求。音乐家们渐渐走上复兴古典的道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舞剧《浪子》《钢之舞蹈》《在第涅伯河上》;钢琴小品四首《老祖母的故事》歌剧《对三个橙子的爱情Op.33》(1919)、《火天使Op.33》(1919-1927)。在回苏联的二十年中,他达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写下许多作品。这一时期普罗科菲耶夫成为爱好古典形式却有浪漫主义倾向的作曲家。

这个时期的作品旋律优美,通俗易懂,有精湛的作曲技巧,和声语言富有表现力,作品中蕴含着独特的意境。作品: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Op.64》(1935-1936)、《灰姑娘Op.87》(1940-1944)、《宝石花的故事Op.118》(1948-1950)、交响童话《彼得与狼Op.67》(1936)、歌剧《战争与和平》(Op.911941-1952)、《第五交响曲》(1944)、康塔塔《亚历山大涅夫斯基》(1939)。二、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改编曲代表作鉴赏(一)《浪子》——6首小品sixpieceOP52浪子作于1931年,是一组以自身的作品为素材而作的钢琴曲。是在原素材的基本上发展而成。浪子结合了古典主义的清晰逻辑与浪漫主义的热情,带有更多更深的内心情感的表露,创作风格改变了。1.间奏曲*****ZZO,主题素材来自作于1929年的芭蕾舞剧《浪*****LSONOp.46中的序幕音乐“离别”THE*****RE,题献给亚历山大博罗夫斯基(alexanderBorovsky),a小调,3/42.回旋曲Rondo,主题素材来自作于1929年的芭蕾舞剧《浪子》ProdigalSonOp.46Siren,题献给阿图尔鲁宾斯坦,近似小快板的中板。

其《第四交响曲》的谐谑曲乐章中也采用了该主题。3.练习曲Etude主题素材同样来自芭蕾舞剧《浪子》TheProdigalSonOp.46中的第七场“掠夺”THEDespoiling,题献给霍洛维茨,活小调。4.小谐谑曲Scherzino,主题素材取自1920活泼的A大调。5.行板Andante,主题素材取自1930年创作的的《第一弦乐四重奏》b小调行板。这是一个深情而伤感的乐章。6.谐谑曲*****,主题素材来自作于1929大调小交响曲》SinfoniettaMajorOp.48的第四乐章,题献给霍洛维茨,这是一个富于趣味性的C大调快板。(二)《罗密欧与朱丽叶》1935年普罗科菲耶夫与列宁格勒基洛夫剧院签订了舞剧的合同,1937年普罗科菲耶夫把舞剧中的十段乐曲改编成钢琴组曲——《罗密欧与朱丽叶Op.75》,这部组曲由莫斯科爱乐乐团演奏后受到热烈的欢迎,并成为保留曲目。这部改编的钢琴组曲集中体现他晚期的音乐风格,也是由舞剧音乐改编成钢琴音乐的经典范例。这部钢琴组曲描绘出不同风格的生活场景与舞蹈景象和不断发展的剧情冲突感,刻画出许多人物形象。第一首是《民间舞曲》,改编自舞剧第二幕,采用塔兰泰拉舞曲,用快速的6/8拍来表现狂欢节欢乐的气氛。

第二首《场景》改编自第一幕第三曲,钢琴模仿大管的音色表现太阳升起,街上热闹起来,轻松愉快的气氛。第三首《小步舞曲》改编自第一幕第十一曲,描绘了凯普莱特家举行盛大舞会,人们纷纷到来的场景。第四首《少女朱丽叶》改编自舞剧第一幕第十曲,这首乐曲表现出朱丽叶第一次出场的音乐画像,轻盈跳跃的旋律呈现出可爱无忧无虑的朱丽叶形象。第五首《假面舞会》改编自第一幕第十二首,进行曲风的行板描绘了罗密欧等人带着假面前往凯普莱特家参加舞会的情景。第六首《蒙太古与凯普莱特》改编自第一幕第七首,威严的快板表现出两个封建家族的仇恨。第七首《劳伦斯神父》改编自第二幕第28曲,罗密欧请求神父为他们举行婚礼,该曲用圣咏曲调来表现神父的形象。第八首《茂丘西奥》改编自第二幕第三十三曲,乐曲具有强烈的节奏动力,体现了普罗科菲耶夫的敲击风格。第九首《少女与百合花之舞》。第十首《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离别前》改编自第三幕第三十八曲,这首乐曲是整部组曲的高潮,罗密欧被判离开凡隆那城,最后与朱丽叶告别的场景,体现了普罗科菲耶夫的抒情风格。这部钢琴套曲是普罗科菲耶夫的重大转折,他用舞台戏剧性的音乐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把舞剧音乐提到崭新的高度。

这组钢琴套曲的音乐风格多样化,既有托塔卡类型的乐曲保持节奏的动力性也有抒情性的乐曲还有谐谑性的乐曲演奏出玩笑的趣味。(三)《灰姑娘》《灰姑娘》是普罗科夫耶夫30年代初回到俄国以后创作的第二部芭蕾音乐,回国后的二十年是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生涯的黄金时期,《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成功使得基洛夫芭蕾舞团希望与他再次合作。于是建议他用灰姑娘这一童话故事再写一部芭蕾舞剧。这也是他第二部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的作品。普罗科菲耶夫在这部作品中投入了巨大热情。因为在创作期间,普罗科菲耶夫正在摆脱一段不幸福的婚姻,并与他的学生米拉.门德尔松开始了新生活。这一幕俨然是现实版的灰姑娘的桥段,普罗科菲耶夫寄托音乐来表达当时爱情中的美好。在1944年完成了总谱。1945年11月21日在莫斯科首演了这部芭蕾舞剧。并在1945年获斯大林一等奖。他根据芭蕾音乐改编成钢琴套曲,虽然改编作品容易被忽视,但是普罗科菲耶夫改编曲其艺术价值、音乐内涵和寓意都超出了童话故事所表达的。音乐的第一首是带有引子的回旋曲,呈现出两种旋律,前者描绘了灰姑娘可悲的现状,后者则预示着美丽的梦想。第二首《灰姑娘的舞蹈》普罗科菲耶夫运用2/4、2/3节拍的交替运用表达自由的情感。

第三首《争吵》作曲家运用大量的变音与下行旋律线老表现两位姐姐的争吵。第四首《圆舞曲》灰姑娘在仙女的魔法帮助下变身美丽的公主,乘着南瓜马车曲参加王子举办的舞会。第五首《披肩舞》王子与灰姑娘跳舞。第六首《爱情》。其中《大圆舞曲》《圆舞曲》《爱情》描述的是王子与灰姑娘的感情。《灰姑娘的舞蹈》主要刻画灰姑娘的性格。《争吵》《披肩舞》则是描写的继母与姐姐们的争吵的场景,为了突出灰姑娘与王子的爱情,通过讽刺姐姐进行对比。这部舞剧富有神秘的浪漫色彩,饱含古典风味,又不缺乏轻松的喜剧节奏、抒情性更强。《灰姑娘》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善良、单纯、勤劳、质朴的辛德瑞拉的人物形象,并表现了对勤劳淳朴的人的称颂和对冷酷骄横的 人的讽刺。普罗科菲耶夫把灰姑娘与王子这种诗一般的爱情写到音乐 中,这里有他们之间爱情的萌发、遇到的困难、障碍以及理想的最终 实现,这是部充满着童话意境的作品。 这几部钢琴组曲展示了普罗科菲耶夫精湛的写作技巧,与众不同 的创作技法,浓厚的抒情性。普罗科菲耶夫在创作这些作品时以钢琴 谱的形式创作音乐作品,为进行钢琴独奏奠定了基础,这部作品值得 深入的学习与研究。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