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曲上热门_二胡插曲_二胡新歌

文 |孙元昌

近日在上网查询资料时,无意中发现一条值得关注的信息,信息中说早在1918年中国台湾地区就印行了名为《南胡教本》的二胡教材。虽然信息中说的仅仅是一本书,但却意义非凡,若此信息属实,将意味着我国二胡艺术发展史将有必要改写。

众所周知,我国正式印行的第一部真正可作为二胡教材的书,是1933年问世的《刘天华先生纪念册》,这比1918年的这本《南胡教本》出版足足晚了15年。

二胡插曲_二胡新歌_二胡曲上热门

查阅号称最完备、最详尽、最权威的《华乐大典·二胡卷》,其中的“二胡图书论著索引”中,出版时间最早的是1918年的《京调胡琴秘诀》,但此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二胡论著,内容是关于京胡。所以1918年就出版《南胡教本》,这一信息有必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经过进一步搜索,笔者发现,这一信息早已被多篇论文采用,只是文字表述略有不同。现将几篇论文中关于这一信息的文字摘录如下:

论文一:“目前可考的二胡教材最早版本为民国七年(1918年)董榕森《南胡教本》,由台北市国乐作曲学会印行。”

论文二:“目前可考的主要有:董榕森在1918年编著的《南胡教本》,由台北市国乐作曲学会印行。”

论文三:“据目前可考的最早版本的二胡教材,为民国七年(1918年)董榕森的《南胡教本》,由台北市国乐作曲学会印行。”

论文四:“最早有关二胡的刊物、曲集、教本是1918年由董榕森编撰,台北市国乐作曲学会印发的《南胡教本》。”

论文五:“1918年,董榕森《南胡教本》,台北市国乐作曲学会印。这是可知的最早关于中国民族乐器的教材。”

从上面摘录的5段文字可以看出,虽词语顺序略有不同,但基本内容完全一致。

事实上引用这一信息的论文还远不止这5篇,这些论文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全部都出自音乐专业硕士研究生之手,是他们已经获得通过的硕士学位论文。

在这些论文里,每一位作者都按照硕士论文的统一要求,写有“独创性声明”,声明中都说,所写论文是自己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并言之凿凿地保证“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在上述5篇论文中,关于《南胡教本》的这段文字,都没有引文或注解标记,也看不出属于致谢范围,按说应该都是他们自己独创的研究成果。可既是独创,怎么可能会如此一致?他们大都说这部《南胡教本》是“可考的”,却没有一个人论及是怎么“考”出来的,更没有人谈及这本教材的任何内容,这不能不令人心生疑问。

笔者注意到在这5篇论文中,论文三、四分别将论文一、二列入了“参考文献”之中;论文五又将论文三列入了“参考文献”之中。种种迹象表明,这条信息实际上并非他们自己的独创,而是来自于他们各自的“参考文献”中。

为了弄清这条信息的真实性,笔者翻阅了一切可能找到的涉及民国时期音乐出版的文字资料,但终未获得任何有用的线索。最后还是通过网络,搜到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信息,并从中得知,确有台北市国乐作曲协会印行、董榕森编著的《南胡教本》一书。该书的书名、作者、印行机构与上面那些论文中的叙述完全相符,但恰恰是我们最为关心的出版时间,相距甚远。

据有关资料介绍,该书的编著者董榕森,1932年10月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1949年4月到台湾。后来董榕森成为台湾知名音乐家,尤其是在民乐创作、研究方面著述颇丰,甚至有人称他为民乐教父。他编著的《南胡教本》(上下册)一直是台湾二胡教学、比赛的常用书,至今台湾地区还有出售。至于该书的出版年代,只查到了“1999年,完成南胡教本第二册之编著”,而第一册之编著何时完成,未获明确信息,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绝不会是1918年,因为董榕森1932年才出生呢!

面对这样一条未经证实的信息,研究生们在撰写学位论文时,为何如此趋之若鹜、纷纷引用呢?其直接原因也许是《南胡教本》是我国“最早版本”的二胡教材这一定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但其深层原因,想必与当今的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研究、探索、创新意识不无关系,这也正暴露了我国音乐类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音乐类学生,本来文化基础就相对薄弱,尤其是某些表演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重专业、轻文化,重实践、轻理论。他们面对自己理应掌握却并未掌握的写作常识、文化理论,不屑一顾。他们的学习,明明已经由通才教育的本科阶段,跨越到专才教育的研究生阶段,却迟迟未能从原来的状态中走出来,仍然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灌输,而缺乏研究生本该有的独立思考及研究、探索、创新的意识。

当他们面临毕业,必须完成学位论文时,才真正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由于缺乏平时的积累,脑子里空空如也,面对电脑无话可说,只能到网上东摘一段、西抄一段,把别人的话搬来,改头换面、重新组接,极力避开查重软件的查验。至于抄来的信息是否可靠,往往并不介意,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已经发表的就无须怀疑,更懒得去问一个“为什么”。也有的论文拉拉杂杂,从古写到今、从东写到西,生拉硬扯、漫无边际。看这样的论文,能明显地感觉到作者不是在论述观点,而是在拼凑字数。最终凑成的文章,虽也洋洋万言,貌似高大上,但实际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言之无物,通篇找不出多少新意。

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除了学生自己的原因外,学校的课程设置不足,导师的指导不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自从我国高校扩招,艺术院校也在“做大、做强”的口号鼓舞下,纷纷升格:师专变学院,学院变大学,研究生招生四处开花。现在学校的楼比以前高了,校园比以前大了,设施比以前先进了……但教师的数量与素质却并未得到相应的提升。有的院校,一位导师带一群研究生,而导师除了教学以外,还有自己的科研任务要完成,已经不堪重负。在这种情况下,指望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能尽心尽力地给与有针对性的指导,是不现实的。况且由于种种原因,如今也并非所有的导师都具备与研究生教学相匹配的专业水准、职业操守。可以设想,如果这种状况长期继续下去,我国音乐类高端人才的培养,必将受到严重影响。

- THE END -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