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晚清民国才形成的新兴剧种,越剧非常善于吸收、改革。从越剧前期曲调和后期曲调对比来看,充分体现了“变则兴”的道理。

越剧发源于民间说唱艺术。在其故乡嵊州,咸丰同治年间有【辕门】【都花】【绣球】【十番】等吹打乐,有明代流传下来的调腔(高腔),还有清代兴起的绍兴乱弹,目连戏、孟姜戏等是经常上演的剧目。这是越剧诞生的土壤。

1840年后不久,从镇海一带逃亡嵊州的说唱艺人,唱【四工合】,句尾有帮腔。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嵊州本地艺人原来是唱【点红调】的(特点是有“嗳嗳唷”衬词),学时髦也改唱【四工合】,仅用了数月就风靡嵊州。然后嵊州艺人就趁着农闲时节往东阳等地表演,外地群众称之为“嵊书”。这种带有嵊州地方色彩的【四工合】,后来被命名为【四工唱书调】,它是这样的(王金海演唱《高厅赋子》,老艺人1877年生):

到得高厅团团看

六啊工尺唷

四上合四工上尺唷嗳呀未

上有雕栋画梁揩光漆

下有四方磨砖紧平缝

五色栏杆嵌宝石

雕刻着四厢玉玲珑

四工合四上工尺工尺工尺上合唷

这种【四工唱书调】的最大特点就是有“四工合上尺”这样的人声帮腔,调快、板紧、字密、拖调短。

1869年前后,嵊书艺人在钱塘江两岸活动,与湖州艺人相遇,互相争夺地盘。湖州艺人是唱【三跳】的,调慢、板简、字疏、拖调长。嵊书艺人就兼唱【三跳】。为什么要唱竞争对手的【三跳】呢?因为实惠呀!【四工合】节奏快,“三本文书一夜完”,【三跳】节奏慢,“一本文书三日唱”。原来只能唱一个晚上的内容,现在可以唱九个晚上了。而且【三跳】的帮腔,演唱者是不用自己唱的,这样他就可以有时间即兴编词了。反正是好处很多。

【三跳】很快就出口转内销,嵊州当地群众称之为【湖调】(因为来自湖州)。外地的杭嘉湖群众则为了区别原来湖州艺人唱的【三跳】,称之为【落地调】。后来戏曲工作者将其命名为【落地唱书调】,它是这样的(刘金招演唱,老艺人1879年生):

一枝丹桂喜啊莲芳

啊令哦令令哦哦令啊令令哦啦嗳

列位拉格诸公两廊听

我今别样文书末单拉不拉唱

单唱一本邬啊玉林

啊令哦令哦哦令令哦依拉唷

【落地唱书调】的最大特点是有“啊令哦”这样的人声帮腔。其实这个帮腔在湖州【三跳】里是这样唱的:

昂!哩云呀,哩呀么云呵。啷啷里。

这是由湖州丝绸工人自娱自乐的民歌民谣发展而来。但是到了嵊书艺人这里,就讹传成了:

啊!令哦令令哦,依呀拉呀嗳,嗳呀!

转眼到了光绪年间,嵊州本地在【湖调】基础上分成了南北两派,以剡溪为界。北调平稳舒缓,南调粗犷高亢。但无论南调,北调,都还是唱“啊令哦”的人声帮腔。南北调的产生,影响延续了几十年。哪怕建国后越剧搞男女合演的改革,男女唱腔怎么安排,也还要从这个历史源头找解决办法。

1909年前后(一说1906年),唱【落地调】的嵊州艺人外出表演时,首次以戏曲形式做登台演出。这种风潮影响到嵊州本地后,出现了一批戏班,当地称作“的笃班”,因为扁鼓发出的声音就是‘的笃的笃’。人声帮腔仍然保留。这是越剧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

这一时期越剧产生了大量板式变化,包括【慢板】【中板】【快板】【哭板】等。同时分行当的唱调也出现了变化,丑角受到余姚“鹦歌班”的影响,产生了【断工调】。

“的笃班”产生之后,很快在嵊州当地站稳了脚跟,压倒了原有各种戏曲。一位上海老板俞济春听说后,召集了十几位艺人闯上海,首先在贫民区演出。可是当时越剧没有锣鼓、管弦伴奏,剧目又是《童养媳回娘家》这样反映农村生活的小戏,不符合上海工人胃口,被称作“讨饭班”,只好回到嵊州。但是艺人不服气,每年都要去上海闯一闯,提出了很多改革方案,包括加入乐器伴奏、改演古装袍带戏,和绍兴大班(绍剧)搭班。1912年后在上海站稳了脚跟。

这一时期越剧出现了很多变化。吸收了其他剧种的伴奏形式,将绍剧“尺字二凡”的唱腔及伴奏移植到越剧(这是今天越剧嚣板的前身),加入京剧锣鼓和配乐曲牌,废除人声帮腔和难懂的乡言俗语等。这一时期演出形式是全男班,胡琴定弦为“1-5”,即越剧历史上的“正调时代”。

1922年受京剧全女班影响,越剧也产生了全女班,初期反响不好,1926年以后就后来居上,代替了全男班。男性艺人转为教师或者后台人员。因为男女有别,越剧又进行了改革,二胡改用“6(低音)-3”定弦,越剧进入“四工时代”。同时吸收了京剧西皮过门的旋律,成为四工调过门。唱腔上出现了更多板式,包括京剧【摇板】讹传来的越剧【嚣板】。

1942年越剧再次进行改革,剧本制代替幕表制,建立导演制,邀请昆曲演员教习形体身段等。在音乐上,胡琴定弦改为“5(低音)-2”,越剧进入“尺调时代”。同时借鉴了京剧反二黄,创造了反调系统【弦下调】。1943年至1947年,产生了袁雪芬、傅香全等流派。

回顾越剧发展史,越剧不到二十年就有一次大变革,才最终从民间说唱艺术转变为全国影响极大的大剧种。如果越剧不吸收、不改革,还在唱“四工合四上工尺工尺工尺上合唷”和“啊令哦令哦哦令令哦依拉唷”,还有人听吗?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