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着…不请自来。

简单来说,乐谱其实是一个很不严谨的“文本”,很多情况下是需要演奏者进行二次创作。

(虽然和中国的工尺谱之类的比,已经挺精确了…)

尤其是时期越早,且越是urtext(国内出版商的大爱…雾)的谱子,上面的力度/速度/演奏技巧的标记就越少。

因此,通常来说,演奏者在二度创作之后表演出的作品,越接近作者的“原作”,或者说越接近作者的主体思想与精神,就越被认为是好的演绎。

当然…也有故意偏离作者意志(搞怪或者耍帅之类的…)的,以及炫技的,这些就不能按“接近原作”来评判了。

举几个例子好了…

例一,郎朗(本人郎朗粉…)在录拉二(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 no 2)第一乐章的时候的二次创作。在乐章开头八个小节的渐强与渐快处理,给了一个很好的代入感。以及在即将进入第二主题时单簧管的演奏。在谱子上这个地方单簧管是跳音staccato的,但在这一版录音中为了让这个旋律性极强的作品更为连贯,直接处理为保持音了…

例二,在弹波音的时候(比如一个6,也就是A,上面标了一波音记号),如果是古典时期的作品,得弹67656。浪漫时期以及再往后,直接67676。这是在不同时期约定俗成的规则,在谱面上是一般(当然也有些版本真标了)是不会刻意来区分标记的。 当然,如果谁能把这两个时期的波音弹错了,这错误其实和错音差不多大了。

不想再打例子了好累…就酱吧…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