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请自来~

我很喜欢朴树,也对绿团很有好感,没想到有一天朴树会和吴青峰碰撞到一起。

萨克斯金曲望春风_萨克斯名曲《望春风》_萨克斯曲望春风

这首《那些花儿》,原曲就是一首配器简约、以吉他为主要乐器的民谣,这首歌的简约不止在于配器,也在于歌词的语句尽可能地作了简化,用比较少的词句和没有回答的问句留出了想象空间,诉说的感情也是很具有青春气息的。而吴青峰这次对《那些花儿》的改编尺度也极为克制,保留了原曲木吉他+管乐,甚至木吉他部分分界方式也没太大变化,维持了原曲清新通透的听感,加入的电吉他和键盘给了歌曲稍微一些流行化的感觉。

加入《望春风》这点很意外。我先介绍下这首歌的背景:

两首歌的糅合看似八竿子打不着,但实际上是合理的。两首歌民谣的风格特点,同属于大调式、音域跨度相近以及歌词描写的对象都赋予了两首歌切合到一起的可能性。

《那些花儿》的音域跨度(如果不考虑即兴变调)从低音5到中音6,把这两首歌移到同一个调上后,恰好和《望春风》的音域重合。因而这两首歌在切换的时候情绪的反差不会过于强烈以至于出现断层,这两首歌过渡是很柔和也比较自然的。而从歌词上考虑,这二者的描绘的对象是相同的——“少女”。

这就让两首歌联系到一起,我们在听的时候就可以想象——

《那些花儿》里的少年在追忆着那些离开的人,想到了《望春风》里那个少女曾不敢放开怀去爱,结果只能错过了,现在不知去处,可能也老了吧。

吴青峰的音色明亮,呈现出女性化的特点,和朴树沙哑的沧桑感截然不同,让这首歌的青春气息更轻盈地扑面而来,显得“很年轻”,虽然编曲的改编尺度较小,但音色的差距已经足以制造很不一样的感觉了。演唱上的一些处理也带来了新鲜感,比如主歌里每个句子唱得都比较连贯,和朴树的四字一断句就蛮有差别,还有“今天我【们】,已经离去”的转音也让人很舒服。

间奏到第二遍预副歌的时候为了提升情绪,电吉他演奏的频率增加,鼓也加入,这是很流行化的编配方式。在“曾陪她们”这里毫无预兆地放慢速度,乐器静下来,没有如我们预期那样进入又一遍副歌,而是进入了《望春风》。这个做法地意外之处在哪呢?除了不符合预副歌过渡到副歌地常规操作外,情绪也没有再抬升一层,而且《望春风》节奏几乎都是四平八稳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和《那些花儿》相比,情绪下陷了一层,乐器也在此一下子减少了很多,这反高潮的处理大大加强了了整首歌的戏剧性。之后《望春风》部分结束,又陡然进入很流行化的《那些花儿》,这个起伏是很明显的。

最高潮部分《那些花儿》里的“啦啦啦啦”构成了《望春风》的和声部分,是比较大的亮点。最后吴青峰那段即兴的哼唱也很有他的个人特色。

再说下我认为的不足:

私心认为KEY定的有些高,从电视上听到的效果来看有些尖利,尤其副歌部分的“啦啦啦啦”唱得勉强了,听着有些声嘶力竭,让这首本来很温柔的歌美感不足。歌词里的语气词也唱得稍重了一些,不够自然,算是小遗憾了。

萨克斯曲望春风_萨克斯名曲《望春风》_萨克斯金曲望春风

最后我想问《那些花儿》这歌是不是火到了国外…… Polina似乎毫无障碍的跟唱副歌的“啦啦啦啦”,看起来好像对这首歌很熟了……

萨克斯金曲望春风_萨克斯曲望春风_萨克斯名曲《望春风》

推荐我的其他答案: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