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欣赏管弦乐《凯皮拉的小火车》。

课 型:欣赏课

授 课人:教材分析:

凯皮拉——农场工人之意。《凯皮拉的小火车》吸收了巴西民族音乐要素,如悠长的民歌旋律、大小调式交替特点、切分音及巴西的民族乐器:竹刮板、响葫芦、卡巴萨、巴西铃鼓等。音乐表现了农场工人乘车上班由火车启动——中途行驶——到达终点的场景。乐曲除以逼真的音响模仿车站场景(如汽笛声、车轮转动声等),还表现了火车风驰电掣、一往无前的形象,重要的是抒发了农场工人劳动之余在看到火车沿途飞奔时激动、兴奋的心情。全曲为引子——主题呈示——尾声三部分。

教学目标:

1、熟悉乐曲的曲调及其表现的内容。

2、能够感受和体验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音色等变化在表现音乐上的作用,并能以语言或动作等形式对音乐做出反应。

3、通过欣赏,感受农场工人劳动之余在看到火车沿途飞奔时激动、兴奋的心情。

教学重点:

熟悉乐曲的曲调和所表现的内容。

教学难点:

能够感受、体验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音色等变化在表现音乐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活动

二、导入

播放《凯皮拉的小火车》节选。说一说乐曲表现了什么?

三、新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描述火车的音乐作品《凯皮拉的小火车》打开书36页,(板书课题,提问调号、拍号并板书)

介绍歌曲背景:作曲家,及作品创作的原因

1.除听音乐,说说你对乐曲的第一印象是什么?除此以外,你还有什么问题想知道的,可以让老师或同学帮你解答?

凯皮拉是什么意思?你能在地图中准确的找到巴西吗?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巴西。

2、听完同学们的介绍,我非常想去巴西看一看,你们想不想啊?现在我们就一起随着《凯皮拉的小火车》闭上眼睛一起在音乐中畅游巴西,听有几个问题需要同学们注意:有没有你们熟悉的曲调?这个曲调重复了几次?分别使用了什么乐器?

刚才同学们谈感受的时候说道了这首作品体现了火车由慢,到快,再到慢,也就是出站、行驶、进站。但是我发现这首歌曲旋律是一直没有改变的,你是如何体会到火车的强弱、快慢的?(通过运用打击乐器的伴奏、力度、速度、等方式来表现)

3、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神奇的巴西民族打击乐器吧:

竹响板: 响葫芦: 卡巴萨:巴西铃鼓:

通过打击乐器模仿出了火车行进时车轮在轨道上发出的有节奏的哐哐声,飞驰的火车与风摩擦声,蒸汽机发出的嘶嘶声。象这样以逼真的音响模仿,描绘出事物动态场景的音乐,人们把它称为“描绘性音乐”。作曲家给这首曲子还起了另外一个名字:“托卡塔”。

音乐真实非常的神奇,同样的旋律加入了不同的节奏、力度,和打击乐器只用了短短的4分钟,形象生动的给我们展现出了火车出站——行驶——进站(板书)的一个过程,一下就让我们的音乐有了画面感,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同学们说神不神奇啊?通过前面的分析,现在我们就可以知道了这部作品分为几个部分了(板书引子——主题音乐——尾声,曲式结构就是A+B+B+C)

四、介绍“加花”

下面老师再来考一下你们,老师弹奏一首大家熟悉的《小星星》你们听一听,第一遍和第二遍有什么呢不同?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在我们的《凯皮拉的小火车》中也出现了这种手法,现在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看你们能不能找到“加花”的地方。(聆听主题音乐部分)

五、活动

是不是觉得很有趣了,想不想自己给这首作品创编节奏和“加花”,让我们体会一下不一样的风格。(分组进行,选择蒸汽火车、普通火车、动车,注意每种火车的特点)

展示,评价

六、拓展

自制打击乐器

七、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初步了解了巴西音乐的风格,认识了几种巴西民族打击乐器 ,也知道了“加花”这种即兴的表现手法,并进行了一些创编活动,大家开不开心呀?下一节课我们还会接触一些其他国家的音乐作品,希望同学们也能在其中发现不一样的乐趣。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