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泉罗马的一道靓丽风景,据说罗马城内的喷泉数量达到了惊人的三千多座,这些喷泉簇拥着一座座古罗马神话人物的雕塑,故事流淌了几千年。电影《罗马假日》中反复出现的那座喷泉就是罗马的特莱维喷泉。音乐史上甚至有位作曲家为罗马的喷泉写了一部音乐作品,本文就为大家介绍意大利作曲家雷斯庇基和他富有意趣的音乐。

奥托里诺·雷斯庇基(Ottorino Respighi,1879-1936),意大利20世纪早期的重要作曲家、小提琴家、音乐理论家。他的创作涉及歌剧、芭蕾舞剧、管弦乐、室内乐、合唱音乐,以及对16—18世纪意大利作品的改编。他最负盛名的是被人们称为“罗马三部曲”的三部交响诗:《罗马的喷泉》《罗马的松树》《罗马的节日》。他的音乐风格既受印象派影响,又受新古典主义影响,将优美的旋律和前卫现代的创作技法结合得浑然天成。他还素有意大利“配器大师”的美誉。

钢琴喷泉曲谱简单版_喷泉钢琴曲谱_钢琴喷泉曲谱图片

雷斯庇基出生在博洛尼亚地区的一个艺术家庭,在父亲的支持下从小学音乐,1891年进入博洛尼亚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和作曲。1900年,他前往俄罗斯帝国歌剧院担任首席小提琴手,在那里遇见了仰慕已久的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得以师从科萨科夫学习配器和作曲,在科萨科夫的指导下完成了毕业作品《前奏曲,赞美诗与赋格》(Prelude,Chorale and Fugue)并获得作曲学位。

1903年-1908年,雷斯庇基前往柏林,他的主要工作是在室内乐团里担任第一小提琴手。在柏林期间,他完成了对蒙特威尔第许多作品的改编,还创作了第一部歌剧Semirama.

1913年,雷斯庇基前往罗马,在圣西西利亚音乐学院担任作曲教授。

1917年他终于迎来事业上的第一次重大转折——他的“罗马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罗马的喷泉》(Fountains of Roma)首演了。这部四乐章的交响诗描绘了罗马的四座不同的喷泉在一天之内四个时段(黎明、清晨、正午、黄昏)的光景,雷斯庇基的配器技术被他发挥得犹如画笔,他用小提琴的高频泛音描绘谷地黎明的朦胧空旷,用铜管组音区不断向上攀升的转接演奏胜利号角似的、光彩热烈的“正午主题”,用长笛、英国管和星星点点的打击乐渲染怅惘忧郁的“黄昏主题”,四个乐章衔接得毫无罅隙,一天的时光流逝与音乐情绪的跌宕起伏形成互文,引发听者田园牧歌式的遐想。

钢琴喷泉曲谱图片_喷泉钢琴曲谱_钢琴喷泉曲谱简单版

同年,雷斯庇基接受俄罗斯芭蕾舞剧团的委约,为他们改编罗西尼的Peches de vieillesse中的钢琴作品。这些委约作品后来被雷斯庇基整合起来,收纳进他的管弦乐组曲《古代风格咏叹调与舞曲》(Ancient Airs and Dances),这套组曲的音乐素材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对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一些意大利琉特琴音乐的改编。

1924年,“罗马三部曲”的第二部《罗马的松树》(Pines of Roma)首演。这部作品以“松树”为载体描绘了罗马的四个地点的场景,承载了雷斯庇基对罗马的印象——他回忆道:“在罗马,视线所及全是松树,如同巨大的伞。”其中第三乐章是一首夜曲,描绘了月光笼罩下松树密布的加尼科洛山,乐章开头由单簧管独奏一段意大利咏叹调“come in sogno”,在乐章结尾,雷斯庇基要求使用留声机播放一段夜莺啼叫的声音,这个奇思妙想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创举。

1927年,雷斯庇基到巴西旅行,当地的音乐和民俗让他灵感涌现,回到欧洲后创作了《巴西印象》(Impressioni brasiliane),这是一部三乐章的管弦乐,第一乐章是深沉而神秘的夜曲,融入了热带地区的民歌和舞蹈。

同年,他还创作了管弦乐《波提切利的三幅画》(Trittico Botticelliano),灵感来源于他在佛罗伦萨看到的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波提切利的三幅画《春》《三圣朝拜》和《维纳斯的诞生》,三个乐章分别以这三幅画的名字命名。

钢琴喷泉曲谱简单版_钢琴喷泉曲谱图片_喷泉钢琴曲谱

1928年,雷斯庇基前往美国演出,期间他仅用九天就完成了“罗马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罗马的节日》(Roman Festivals)并在美国首演。

写完《罗马的节日》后,雷斯庇基感到自己“已经穷尽了管弦乐所能发挥的声音效果和色彩”,再也不愿意写如此庞大编制的作品。之后他的兴趣转向小规模配器的写作。

1929年,雷斯庇基请求拉赫玛尼诺夫让他从《音画练习曲》(Etudes-Tableaux)中挑选几首配器改编成乐队作品。拉赫玛尼诺夫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向他提供了五首未发表过的钢琴曲。改编后的作品在1931年首演,拉赫玛尼诺夫对他表示感激,并赞赏他的改编做到了忠于原作。

晚年的雷斯庇基健康状况恶化,创作力受到影响,1935年他尝试写作歌剧Lucezia但没能写完,1936年他就去世了。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