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去电影院看了《百鸟朝凤》,每次到这个时候我都对自己周一休假的事情无比庆幸,因为可以看这种排片时间不好又不叫座的电影,幸运的时候还可以包场享受VIP待遇,但是事实证明我根本没有那么幸运……

电影院的厅很小,大约10个人,有点出乎意料,但是坐在第二排的情侣明显是来聊天的,声音非常大地从头聊到了尾,真的一点不夸张,而且还做出一系列大家不能理解的动作,这无疑是我看电影这么多年遇见过的最奇葩的人。

闲话少叙,说起电影,这个传承的故事,无非是和初心有关,剧情也非常简单,却有一种当初看《边城》的意外的平顺,没有明显的炫技,画面总是能让人想起当初的白洋淀诗群,或者看张艺谋早期电影的感动。

在很久之前,跟焦三爷学吹好唢呐在村民看来是光耀门楣的事情,所以说天鸣的父亲让天鸣学吹唢呐来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天鸣天分不高,远远比不上后来的师弟蓝玉,但是也能凭借自身的努力挑上大梁,《百鸟朝凤》这支曲子在当时不仅仅是唢呐匠的最高进阶术,同时也能够享用者的一生功德。

天鸣被选定接任唢呐班,被传授《百鸟朝凤》,天鸣爹认为这是祖坟上冒青烟的大事,蓝玉只能离开,临走前,师父说你自己能够挑大梁,红白喜事都能够吹得来,生计应该不发愁。

在那个时代,焦三爷德高望重,在一次吹白事的时候,村长儿子极力央求吹一曲《百鸟朝凤》,而焦三爷只是分析逝者做村长的40多年来排挤外姓,不配这个曲子,在此时,一个吹唢呐的能够评定一个人的功德过失,这就像是远古的仪式,村民们都在遵守着的仪式。

然而时代总会变化,当西洋乐器已经西式生活开始浸透村民的生活的时候,我们能看到的就只是天鸣带着唢呐团吹吹打打,而轿子中的新娘却穿得有些西化,这种形式只不过算是儿孙圆老人的一个梦,从这一段开始,时代不同了,村子里的年轻人更喜欢看的是西洋范儿,是长腿美妞唱着流行歌曲(相信“下过乡”的小伙伴都会有这种婚丧嫁娶都会请人唱歌的体验),只有老年人会去听唢呐,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天鸣吹唢呐的师兄们都去打工了,甚至有的弄断了手指一生再也无法吹唢呐,蓝玉劝天鸣也不要带班子了,所幸来城里打工……

电影并没有告诉我们天鸣的结局,在唢呐王焦三的墓前,天鸣吹了一曲唢呐,观众在想,最终天鸣是放弃了唢呐去城里打工了呢?还是继续坚守留下的传统?

虽然天鸣没有告诉我们,但是吴天明导演后辈的一众导演告诉了我们答案,大部分人都进城打工,变成了那个“洋人”。

吴天明导演讲述的唢呐传承的故事没有结局,说是唢呐,他其实也在讲电影,这部遗作给他的一生做了一个完满的总结。

电影放完,那对情侣还在叽叽喳喳,他们走之前看了我们一眼,然后收获了一堆鄙夷。

来自暴走日报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