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表达我的观察,观点,态度: 三首歌一出来,我就有一个预判: 粉丝内部真实感受会两极分化,有争议,路人听到也是一样。知乎的回答风向并不能完全验证我的预判,因为粉丝中不太喜欢的可能选择不答题或者表达的比较委婉。

这一次,听到后特别有感觉的人有,听到后觉得其中两首歌曲在乐坛同质化作品太多,旋律对跟唱来说也不太友好的人也有。人的审美不能强求,哪一种都正常。

这是必然,为什么呢?歌是有生命的,不同的作品生命力根基养分不一样。

《探清水河》的生命力,来自已经传承百年民间小曲的的旋律,这是天然的优势。

《毓贞》的生命力,来自主歌开头那几小节改写的《绿岛小夜曲》,没记错的话,这是创作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歌曲。

《蓝色天空》专辑里词曲水准最高的《趁着》,生命力来自词曲作者刑天溯, 风格和他2010年前后创作巅峰时期比较一致,虽然是2019发行的作品,但生命的养分也有十年了。

此次《牵挂》专辑里还算有亮点的《干一杯》,词曲作者虽然很年轻,但属于听李宗盛长大的一代人,词曲创作手法沿袭了李宗盛80年代定的基调,张云雷的演唱也是向李宗盛那个唱歌像说话的风格去靠,这就使得这个年龄不满1岁的作品有了华语流行乐坛几十年的叙事风格做养分来源。

一首歌要想追求纵向时空的传播长度,首先要看看它的生命起点在哪里,从这个角度来说,此次专辑的《牵挂》、《爱一个人》,和上一张专辑的《曾经》、《蓝色天空》,就是分别比不过同时发表的《趁着》、《干一杯》,输在起跑线上。以此类推,《趁着》、《干一杯》比不过《毓贞》,《毓贞》比不过《探清水河》。

所以,如果不是恰巧遇到打开新时代大门的作品,那么,不同词曲作者和风格技巧,已经决定了一首歌的高度。一个把有高度的作品唱low的歌手必然是失败的歌手,一个把高度一般的作品唱出让人意想不到境界和风格的歌手,就是成熟的好歌手。

顶级歌手,唱电话号码都好听,不知所云的作品能给唱接地气了,粗俗的歌曲能给唱出仙气。

张云雷离这个境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为歌手的张云雷在牵挂这张专辑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对比上张专辑里《曾经》把矫情往温暖那唱,这次的《爱一个人》,《牵挂》把纠结矫情往克制内敛甚至清冷疏离那唱,让人彻底忽略矫情和纠结。

词曲质量和歌手的诠释,有时和一首歌在两三年内的传播广度没有必然直接关系,机缘和平台决定一切,并不是谁的审美和经验能够预测的。

在华语乐坛的鼎盛时期,每一个歌手、音乐人,都出过各种专辑:表达了自我也迎合了市场艺术商业双赢的,单纯迎合市场的,自我表达市场不买账的,粉丝喜欢但是传播不广很冷门的,评论两极分化的,被全世界追着骂烂歌的……这是一个做音乐很难出彩的年代,所以我从不对我喜欢的歌者存什么期盼,也不会因为具体作品打动不了我而失望。我特别希望,张云雷每一次录歌,把该经历的都经历一下,不要怕出有争议的,不要怕出被人骂的,不要怕出不迎合市场的,也不要怕出太迎合市场的。如果都像出《蓝色天空》那样小心翼翼生怕出错也挑不出大毛病的才耽误一个歌手的成长。

说回这张专辑,我个人的感受在两种不同声音里偏后者,也就是除了《干一杯》带有其自身经历感悟加持外,另外两首目前不是我喜欢的品质。是不是大众喜欢的,我无法做判断。

他的所有音乐作品,也只有《探清水河》让我笃定,这不仅是打动我的,更是符合大众审美的,雅俗共赏的,广场舞大妈会喜欢,听高雅音乐的也会喜欢。

我知道部分粉丝对其后的音乐作品也往往抱有这样的期盼,负责任说一句:很难。华语乐坛如今的气候,做到这点很难。所以我从来不在他出新歌时存这样的期盼。但这不妨碍他在歌手道路上稳扎稳打的走下去。

这次专辑让我发现,他真的是一个行事做风特别老派的人,谨慎,不冒进,虽然是追求音乐风格多元化,但是呢,类似从邓丽君到李宗盛,中间也就十年,不断代,而不是从民国金嗓子周旋突然到2020年的个性化歌手,一下跨越百年。

我特别希望看到他第二张专辑开始有争议,这会促使他思考,据乐坛以往经验看,第二张专辑有争议的,最后只有两种可能,要么终于在自我表达和市场诉求之间寻求到平衡,作为歌手站稳了脚,要么太过追求自我销声匿迹。我希望他是前者。

(如果看到这篇心理不舒适请见谅,我是粉丝,但发表音乐相关观点时,我不能丢佑派的脸。我特别喜欢的,和我不太喜欢的风格,我都不会避讳。)

补充几个观点:

如果抛开张云雷的因素。我个人很喜欢蓝色天空那张专辑的三首歌,浪漫文艺,词曲水准较高,旋律优美,不肤浅,趁着和蓝色天空都不局限于情感而是抒发了情怀,而且都有至少一句副歌的旋律听一遍就能跟唱,曾经的旋律挽救了矫情的歌词。虽然洋溢着青春气息,但词曲作者都是在用中年人的心境去祭奠怀念美好的青春。换句话说,没有张云雷,我也会喜欢那三首歌,而且如果有张云雷之外的歌手唱我也不排斥,甚至我觉得有可能有人诠释的比他更到位。特别是《趁着》,词曲作者本身就是我欣赏的音乐人,三分之二的作品都是我喜欢的风格,如果作者本人演唱,在意境上会更到位。至于牵挂这张专辑,有两首是我个人一直以来不喜欢的风格,在我的价值观和旋律歌词审美上,有点言之无物,不痛不痒。这一次被这两首歌感动的听者与我恰恰相反,他们从这两首歌中听出故事和格调,觉得蓝色天空飘在天上不知所云不接地气。人的审美不能强求统一。一个歌手也不可能所有歌曲都符合每一个听者的审美。大家都喜欢的也就一两首,更多是你喜欢我不喜欢,或者我喜欢你不喜欢,这很正常。

他在这张专辑中的歌手姿态和要表达的东西值得珍视,与我确实不喜欢其中两首作品并不矛盾。

正如上一张专辑,我很喜欢几首作品,与我觉得这几首作品交给那时的他去表现终究差了一点什么,也不矛盾。

最后说一句,我不喜欢突兀的不合理的为了国风而国风的戏腔,很多粉丝也不喜欢。不要拿戏腔来说事。

我喜欢的民谣版探清水河,最初和戏腔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后来不过为了晚会热闹有那么一版小段戏腔的。

我喜欢的毓贞,戏曲元素的段落也是舍弃了戏腔。

我喜欢的趁着,蓝色天空更是和戏腔没关系。

我喜欢的是他纯美声音里的东方精神气质,以及他因为曲艺功底,在保证不串味的同时,融于无形的韵味。

我不喜欢牵挂和爱一个人,因为实在词曲不符合我的审美,特别是歌词。我不喜欢牵挂和爱一个人,不是和探清水河以及毓贞相比,也不是和他的翻唱歌曲相比,就是和干一杯,趁着,蓝色天空相比,同在去曲艺化的范畴里。

我期待他将这种东方精神气质融于各种现代形式,比如他想尝试的节奏布鲁斯和摇滚。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