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琴师经典语录:在正经的场合穿正经的衣服。在不正经的场合穿不正经的衣服

10年前,头顶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金奖获得者光环的李云迪,避开了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的演出合约,一头钻进德国汉诺威音乐学院,继续深造。这是因为他清楚的认识到“获奖本身只是阶段性的荣誉,在钢琴领域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去扩充,探索”。如此清醒的头脑,对一个年轻的音乐家而言实为不易。

虽说欣赏古典音乐是欣赏作品本身,从道理上讲演奏家应该是次要的。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演奏家的魅力历来一直是吸引乐迷的重要因素。很多时候,乐迷们不仅要听作品,还对演奏家特别地关注。我就特别地关注郎朗。这好像是我第三篇写关于他的文章了。

当我们赞美一位演奏家时,常常都是这样描绘的。Ta 从小就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以至于家庭浓郁的音乐氛围使Ta在很小的时候就树立了长大要成为一个音乐家的理想。Ta的演奏融理智的权威性,贵族气派,阳刚之气和诗情画意于一炉,充满了激情与活力,但绝没有夸张失衡。是一位纯粹的,天生的钢琴家。Ta在音乐理解上不懈追求,在演奏技术上娴熟完美。在Ta 一生的艺术探讨中从未有过如何的彷徨和偏离。因为Ta 热爱音乐。

现在让我们看看这是我在维基百科里查到郎琴师的背景资料。郎朗出生于沈阳一音乐世家,父亲朗国任当时在沈阳空军部队歌舞团任专业二胡演奏员,全家所住院子里都是文艺工作者,每家孩子都学乐器。在这种氛围下,幼年的郎朗很早的表现出了音乐上的天赋,两岁时看动画片《猫和老鼠;湯姆與傑利》中猫弹奏着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捉老鼠那段让他入迷,他看完后跑到钢琴前把那几个音弹奏出来了,让郎父吃惊,当即找来几个专家试郎朗的反应、耳朵灵敏度。在得到几位专家对郎朗音乐天才的首肯后,郎父开始了对郎朗的钢琴培育计划。郎朗3岁便师从沈阳音乐学院朱雅芬教授学习钢琴,5岁时在沈阳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并于同年举办第一次公开独奏,7岁第二次获沈阳钢琴比赛第一名,9岁获全国星海钢琴比赛第一名。9岁郎父辞去工作(沈阳治安特警支队一科科员)带郎朗来到北京,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师从赵屏国教授。

我从很多资料上都看到说他父亲是位警察。他为什么要把他的家庭背景篡改一下呢?(我买的DG公司发行的一张他的CD介绍他时也是说他出生音乐世家)他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他天生就是弹钢琴的料。他血液里流着的都是音乐基因。这样就可以跟贵族这两字拉近很多。如果贵族这两个字跟今天的时代有些格格不入的话,那起码跟绅士扯得到一起。我知道只要一个人学会了弹钢琴并深深喜欢上它,那这人平常的举止行为都会变得比较优雅及绅士。弹钢琴不仅仅只是手在弹,而且要投入整个心身去跟钢琴对话及交流。你自身的修养和文化背景是怎样,那你跟钢琴交流后通过手指传出的声音就是怎样。这是绝对的。想改都该不了的。

郎朗的音乐缺乏深度,演奏浮躁做作,艺术处理常常喧宾夺主。在他空洞的炫技里,只留下焦躁与苍白。他弹琴时表面抑制不住的快乐之下,隐藏着一颗受到折磨的心灵。他在艺术上止步不前,就是因盲目自信而误入我行我素,孤芳自赏的歧途。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夸张境界。

另一件事就是去年为美国总统奥巴马宴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助兴,郎朗弹奏了一首抗美援朝电影《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旋律中混杂了另一首抗美援朝歌曲《英雄儿女》。郎朗是个会弹钢琴的青年,但他对钢琴的领悟,与赢取了世界钢琴殿堂级最高荣誉“华沙肖邦钢琴比赛”第一名的李云迪相比,还差一截。中国像郎朗一样钢琴弹得好的孩子,成千上万,郎朗如果留在中国,什么时候也轮不到他出头。是美国改变了郎朗的命运:一场将要上演的交响音乐会,钢琴演奏家因故脱场,郎朗成为应急的替补,顺利完成了演出,这个偶然的机遇使得郎朗声名大噪,受美国人的器重。他目前到手的一切,名誉、金钱、地位,包括他进入高层的视线,都得益于在美国成名。郎朗拿走了美国给他的所有好处,郎朗了解中国,也了解美国,他知道,美国是个大度的国家,美国甚至容许人把自己的国旗做成短裤穿。许多美国人对他弹些什么,至今浑然不觉。美国人看到胡锦涛送来了450亿美元的订单,有谁还在乎什么“豺狼来了有猎枪”呢。其实在音乐这方面只要是真正好的音乐西方人还是能接受的。文革”结束后,殷承宗作为《黄河钢琴协奏曲》该作品的第一作者、又是演奏者,被戴上“文革红人”的帽子受到不公正待遇,无奈之下,殷承宗于80年代初带着他的这一《黄河》协奏曲谱离开了中国,到美国定居。在美国,他以该曲为保留曲目进入了音乐界,在各种音乐会中,他的《黄河》是作为保留曲目为条件而参加的。当该曲逐步在欧美西方国家演出之后,人们震惊了,音乐专家震惊了,世界著名乐团震惊了――中国竟然还有如此艺术高度的音乐!叹服啊!西方人没有因为该作品是歌颂***、有人民共和国的国歌、甚至有已超过百年的《国际歌》主题旋律而拒绝,他们客观地评价、心悦诚服地接受了这部来自东方的红色中国之音乐作品。就这样,《黄河》真正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为中国交响乐在世界乐坛上争得了她应有的地位。

郎朗事后说他不想参与什么政治只是当时他觉得那首曲子的旋律很美。是的,不谈政治。我对美国人的许多做法也很反感。我们不谈政治,只谈弹琴。弹琴我也是会弹的。

练琴和弹琴就跟老师备课和讲课是一样的。老师是如何备课和讲课的,在这里就暂且不讨论了。当人们(特别是专业人士)弹一首曲子时,Ta要搞清楚作曲家什么时候创作了这部作品?为什么创作这部作品?为谁而作?所有这些相关的信息,文字参考都需要了解。我们可以不谈政治,但社交场合的基本礼貌是要懂的吧?阿炳二泉映月的旋律也蛮动人的。(小哲征尓曾经说过听这首曲子时是要跪着听的)那么是不是有人过生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弹这首曲子以示祝贺|?奥巴马来中国访问时请他吃一份狗肉如何||?因为狗肉也是蛮香蛮好吃的嘛。所以我们的郎琴师能说出在正经的场合穿正经的衣服。在不正经的场合穿不正经的衣服的这种话。一个人可以说大话,痴话,梦话,瞎话等等之话,但是就是不能说这种高级底智商的话。

大多数搞西方音乐的中国音乐工作者跟西方的音乐工作者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因为在宗教,历史,语音诸方面都存在差异,这就影响到音乐的表现。就像外国人拉(梁祝)一样。有差距沒关系。因为它也不是我们真正的文化。所以说当国人在国外得了一个什么大奖或金奖时,而且这人还被冠上什么天才时,请大家不要大惊小怪。搞各种乐器的天才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几个。因为唱片公司需要不断的推出新人,其目的在这不说大家也会知道。西方人选择郎朗作为‘弄潮儿’,无非是他在国内以前的知名度,以及他在西方求学的经历。这些都是其进入中国市场的有利资本,然后再从中国返销到国外,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如果只要跟什么沾上点边就能说是什么世家的话,那我们班的同学不是有很多可以说是出身军阀世家,医生世家,校长世家。而且有些还可以跟李白,杜甫和孔圣人做亲戚。那我们家跟莎士比亚家也沾亲带故了。

我小时候也有过学琴的经历。有一次把家里的《十日谈》偷出来跟住在班长家对面八角塘的一个女孩换了几张留声机唱片回家听。其中有首曲子深深地吸引了我。终于有一天在一本50年代出版的《外国民歌选集》里发现了这首曲子。曲子的名字叫《多瑙河之波》。作曲是苏联人。通过这本选集我把这首曲子练了出来。曲子前面的歌词我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蓝色的多瑙河,深又宽。为保卫祖国,我来到这地方’。后来又在罗马利亚电影《多瑙河之波》里听到了这首曲子。这是一首优美凄婉的曲子。真正的作曲家是罗马尼亚作曲家约瑟夫-伊万诺维奇。电影中那甜美的斯拉夫式吻不知晕倒了好多牛鬼。电影里那句‘我要把你扔到河里去’的对白不知把好多花痴搞进了矮山塘。我是当时还小,矮山塘不收。时代变了歌词也变了。‘当太阳升照耀在水面上 白云飞 浪花跳 金光闪 风儿唱’。。。。。。。。

另一首我喜爱的曲子是《花儿与少年》。这是一首青海民歌。传唱着几个不同民族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75年我在桂林市少年宫歌舞团做团员时,有一次搞汇演,团长叫我拉一首独奏曲。排练时我拉了这首曲子。我当时选这首曲子时就知道政审可能会通不过。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正式在舞台出现过。没在舞台上表演,倒是经常跟着中学老师去街上表演。表演时的情景是过路行人把我们围成一圈,我们就在圈中又弹又唱,就跟耍猴式的。写这两件经历为的是说明我这样一位业余音乐爱好者都知道弹曲子时要搞清楚曲子的一些背景。以及在特定的环境下弹什么曲子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09年有位年轻华人钢琴家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他来智利时我和一些华人朋友去欣赏了他的演奏会。表演结束后我们请他去中餐馆吃晚饭。吃饭时我暗暗观察他的吃相。很好!很优雅很绅士。此人低调得到他离开智利我都不知道他的名字。我虽然没跟郎琴师同桌吃过饭,但在采访他的DVD片子里我看到过他吃饭的吃相,就跟他弹琴时的表情一样--------夸张。我有一点要向大家表明的是我从来都没有否认郎琴师弹琴的琴技。今年年初,我在《鲁豫有约》这个节目里看到鲁豫采访一位年轻的钢琴家。此时我才知道他就是李云迪。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另一位“年轻钢琴家”邹翔是怎么样吹捧郎朗的。看完他的吹捧我们会以为文化大革命又开始了。‘不管专业人士怎么看,世界上的钢琴界应该感谢郎朗。正是有了他的出现才有那么多观众,特别是年轻人走进音乐厅欣赏古典音乐。郎朗成功的现象值得所有音乐家,乃至社会学家研究’。反正我知道在智利去听古典音乐的还是我们这帮老鬼多。沒发现多了什么年轻人。

如果世界要感谢他。那么中国要感谢我。我对中国古典音乐的普及推广工作是做出过积极贡献的。比我贡献更大的还是我们的班长。是他帮我定了一年的《音乐爱好者》杂志。后来我又把这一年的杂志转送给了我们班的一个女同学。因为定重了。

我之所以还是今天的我,其实是中国人民的一大损失。如果我的耳朵有一点聋那么中国的贝多芬非我莫属。如果我是同性恋,中国柴可夫斯基的桂冠就会戴在我头上。如果我得了梅毒,波西米亚斯美塔纳的“情绪”会在中国潜伏。我的精神病再发作一下,桂林矮山塘精神病院直接改桂林矮山塘桂林舒曼精神病院就行了。其实损失最大的还是桂林市人民。如果我跟上面的任何一条扯上关系,那么桂林的旅游业就不会是今天的样子。我出生的地方就会变成桂林重点旅游景点之一。桂林市人民我对不起你们。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