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各种回答,个人觉得大部分属于可笑,一小部分属于专业面狭窄,更多的属于看热闹。还有一小部分,属于真正的客户,会根据自己的需求挑选产品。

首先,我不打算选边站,因为不客观。我也弹过从几千元到数百万元的传统物理钢琴,也弹过并参与设计过电钢琴。所以,我自认为有资格絮叨一番。但最终哪种好,还是看客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挑选。

正反双方都没有提出非常职业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论点,最多只出现了一些忽悠人的说法,例如琴弦的缠绕方法,声音不够立体等。居然还出现了一个“MIDI音乐”这个单词,我也只能呵呵了。另外,价值二十多万元的电钢琴真的就好了???日本车可以真皮一直铺到地板上,但这对结构强度有什么正面影响吗???其他不一一列举。

挺钢派,认为顶级的传统钢琴触感非常细腻,手下的变化可以千变万化。我非常认可这种说法,因为我也这样认为。但是,能从数据的角度来说明有多细腻吗?把部分罪责推到材料方面,那帖子里面说的也太少了啊!!!应该补充上琴的材质(木头的产地、干燥方法和时间、原料木头最终的含胶量、生产时的厂房湿度、经纬度、生产用胶的粘度指标、压板时候的压力数据、压板的温度、压板的设备、钢琴木质脚垫的材质和纹路、弦钩和钢琴背板之间的填充材料的材质),琴弦的材质(绝缘铜丝的纯度和油漆厚度、钢丝的产地、钢丝的配方、铁矿石的产地、铁矿石的加工工艺、钢丝缠绕时候的扭力、挂弦时候所使用的扭力指标),测试者的钢琴演奏能力,钢琴测试房间的环境数据(温度、湿度、吸音数据、隔音数据)。最后还有一条最为重要的,那就是演奏者和听者的心情!!!

挺电钢派,认为电钢就是方便和好玩,其它基本没多大优势。那只能说明对现代电钢琴的设计原理一窍不通。从电钢琴设计的角度来说,影响钢琴音色的参数有如下几个:单音泛音列和复音的波形干涉引起的非常复杂的泛音列;演奏的力度;踏板的响应范围;踏板和泛音列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而其他因素例如材质、温度湿度等因素,都可以忽略不计了,因为顶级的电钢,可以调整大到整体环境和模拟哪一家音乐厅、听众的位置,小到每一个琴键的音高、力度范围、效果范围、模拟三根钢丝之间的震动频率,还有这些参数和踏板深度之间的关系。

先说泛音列。这是一个看似非常复杂的物理现象,但不是说不清楚的。它是可以用数据完全覆盖的。据我所知,国内好几家工科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声学研究方向,都有这方面的研究。我跟上海复旦大学计算机系的**教授聊过这些内容,他正在带领一个研究生团队在研究这个问题。

力度范围,我不知道一个顶级的钢琴演奏家可以达到多少级(从最轻到最响),但我知道顶级的罗兰电钢琴可以到1024级。音色从最轻到最响,样本分层最高有8层,每一层又可以有好几个不同的样本合并起来。

踏板,不同的深度和位置可以有不同的效果,没错,一点都没错。但是,这仅仅是踏板分层(基本MIDI协议是128级)和泛音列、力度之间的比例而已。

综上所述,一台顶级的电钢,可以表现的范围是力度乘以踏板范围乘以泛音列。这个数字有多大?这里面的可能性有多少?

有哪位钢琴演奏家不服的来挑战一下???呵呵~~~

关于电钢琴的手感,那纯粹是一个成本问题,我不想多说。无聊。除了成本问题,剩下的就是手感和力度之间的匹配问题。可以简单的参考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匹配的道理。花时间调教,总能找到平衡点。问题就是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硬件成本。

当然,我也要反驳一下我自己的话。电钢琴到目前为止,因为成本的原因,依然没有做到跟物理钢琴一模一样的水平,但我相信差距会越来越小。各位还记得胶片和数码照片之间的争端吗?谁赢了?貌似谁都没有一边倒的赢吧?同理,胶木唱片CD之间的争斗,结果如何?

想拍我的人,请先去搜一下罗兰V-Piano技术的介绍视频,然后再来。这项技术并不是完美的,但代表着到今天(2015年6月23号)为止的最高水准。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