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三叠》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各们老师, 大家好! 我是***, 今天非常感慨。 距离我第一次参加中小幼艺术年会已经十多年了, 时光流逝, 但不变的是我们对音乐这块土地的耕耘, 是为它孜孜付出的一张张熟悉的面孔, 是我们因为音乐而结下的深切友谊。 今天的说课就让我捧起“友谊” 这个人类永恒的话题吧! 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粵教版初中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古代琴曲—《阳关三叠》。 下面我就从教材、 教法和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方式四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 说教材 首先大家随着我的教材分析来了解一下这个音乐作品吧: 《阳关三叠》 是古代一首著名的琴曲,今天我们学习的《阳关三叠》 确切地说应该是一首古代琴歌。 所谓琴歌, 是指在古琴弹奏下吟唱的歌曲。 歌曲创作的初衷来源于唐代王维著名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 由于全曲分为三大段,基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 , 故名《阳关三叠》。 在唐代它已经是一首家喻户哓的“流行歌曲” 了, 我们现在传唱的《阳关三叠》 每一叠的上阕歌词还是引用王维的原诗, 而下阕则是后人为了丰富歌曲而创作的长短句。 词曲的珠联璧合, 堪称我国民族音乐史上的一颗明珠。

李商隐曾在诗中对它这样赞叹道: “红绽樱桃含白雪, 断肠声里唱阳关”。 面对这样一个古代经典的音乐作品, 结合音乐课程标准中对本年级段学生各个领域的要求, 我特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古代音乐的欣赏和演唱, 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了解中国灿烂的音乐文化,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在情感目标上, 让学生通过学唱歌曲, 体会“友情” 这个人类吟颂的永恒主题。 新课程标准中说: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贯彻以审美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学会唱歌不是目的, 要把培养情感和审美能力渗透到音乐之中, 所以本课的重难点是培养情感和审美能力: 重点: 学唱《阳关三叠》 片断, 体验其情感。 难点: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价值, 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 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 首先我对我的教学方法选择如下: 因为用多媒体制作的图像动静结合, 神形兼备,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 听觉、 感觉等多种感官的作用, 所有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 由于音乐有不确定性, 因材施教更能面向全体学生, 所以我采用了启发开放式教学法; 听唱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 且这首歌旋律简洁, 所以我采用了听唱法。 三、 说教学过程 在充分的理解和准备之后, 我对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逐步欣赏, 深入理解※学唱歌曲, 表现歌曲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