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琴初学者最大的困惑可能就是从一根弦换到另一根弦时如何不碰到其他的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最好是尽量使琴弦不共面,将弦绷在弧形拱桥上。但是,你有没有想到,有时候偏偏要同时拉响两根弦,以达到和弦的目的?比如电子琴,那种儿童玩具型(60键以下的)通常只能发一个音,同时按下两个键也不能产生两个音的叠加效果。当然,一般歌曲的简谱都是只有主旋律的,即使有伴奏也是用其他乐器协奏完成的。对于初学者来说,弹奏主旋律不是难事;但如果要求左右手分开演奏不同的旋律,一个人一架琴演奏出和声与复调,相当于多人多乐器协奏,那可真是难于上青天啊。对于钢琴,这只是左手画圆右手画方的问题,周伯通能做到,郭靖能做到,小龙女也能做到。但对于小提琴,四根琴弦在三个平面内,要同时拉响两根弦容易,而又如何同时拉响三根、四根弦呢?基于小提琴的结构,现代小提琴曲没有三和弦、七和弦。所以你不用担心。但这不等于说过去也没有过。最著名的古典音乐大师之一巴赫就创作了需要同时拉响三根、四根琴弦的小提琴曲。

《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之弯弓异端》Rachael Podger在Channel唱片公司陆续把全套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作品录完后,在再版的全套BWV1001-1006唱片中,她在说明书中写道:“如果我早上起床之后第一件事是听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作品,那么我这一天的心情就会格外的好。” 有一天我偶然翻看唱片说明书时看到这句话,一个如同黎明草叶上的露珠和山间溪流里的鹅卵石一般平实简单的句子,却着实让我打心底里感动顿生,呆立良久。

很多名高望重的音乐家都曾说过,自己的每一天常常是从聆听或演奏巴赫开始的。正如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BWV1007-1012)之于热爱大提琴者,巴赫的平均律键盘曲集(BWV846-893)之于热爱键盘乐器者,他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BWV1001-1006)自然是小提琴爱好者眼中无可替代匹敌的珍品。无论是音乐创作者、乐器演奏者还是音乐欣赏者,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不同的方式爱着巴赫:作曲家和演奏家研读乐谱与历史,通过他们的琴和弓,在翻新或是创新的同时,诠释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聆听者则寄情录音,在各种唱片转动的沙沙声中,沿着前人漫长的探索历程,遥想时空那端作品的原貌。

这套无伴奏小提琴作品被后人称为“奏鸣曲和组曲”,主要因为它是由交替出现的三部奏鸣曲和三部组曲组成。此处的“奏鸣曲 (Sonata)”原有宗教音乐的渊源,承袭意大利“教堂奏鸣曲”慢-快-慢-快的四乐章格式:以华美肃穆的慢速乐章(如柔板或庄板)起始且吟且啸,引出速度稍快且骨相清奇的第二乐章(赋格),一把琴弓腾挪变幻,奏出多个交织的声部;随后是流畅宁静、沉思默想般的第三乐章,与那些旋律峥嵘、意趣险峻的末乐章快板,形成强烈的对比。而“组曲 (Partitas)” 则具有世俗音乐的风味 -- 据说巴赫原来使用的是“Partia“,一个在德国音乐传统中表示“随意乐曲集合”的词语,并非后来大家公认使用的较为正统和现代的提法“Partita” -- 作品的主体沿用法国传统舞曲的形式(如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以及基格等),只在其中个别的组曲中略加细微的形式变化,比如在E大调第三组曲 (BWV1006) 开头加上的前奏曲,或是用作d小调第二组曲 (BWV1004) 尾声的著名的恰空。

众所周知,小提琴是适合演奏单声部旋律的乐器。琴弓之所以能够使小提琴发出美妙音乐,主要是由于弓尖和弓根之间拉紧的马鬃(弓毛)拉动琴弦使之振动,而后发出乐音。现代琴弓的弓杆呈微微内凹状,而绷紧的弓毛则构成一个平面;拉动一个琴弦或两根琴弦的时候这个平面与琴弦充分摩擦,振动传到琴身,就可以发出饱满明亮的声音。但如果想要做到一弓毫无瑕疵地同时拉响三根或是四根琴弦 ―― 小提琴的四根琴弦并不在一个平面上而是根据琴马的弧度构成三个不同的平面 ―― ,则未免捉襟见肘。

探究琴弓的演进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琴弓在其诞生之初,其长度、弯度、重量、木料的材质都并非是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实际上琴弓的起源时间远远早于小提琴本身 -- 它们的诞生时间大约差了六个世纪左右 -- 可以想象,最早的小提琴演奏者使用的其实是别种古代拉弦乐器的琴弓,并非是单单适合于小提琴这种乐器的弓子(图一:荷兰画家 Lucas van Leyden作于1524年的作品“I Musicanti”)。现存于世的十七世纪之前的小提琴琴弓实物已经很少,不过,若是通过一些流传至今的古代绘画来推测当时琴弓的样子,我们大约可以发现十七世纪的琴弓是极其多种多样的, -- 为了迎合不同的音乐口味和表现不同的音乐效果,地域差别造成的影响尤其明显 -- 例如,在法国,轻快而精致的舞曲盛行,因而较短、较轻的弓子十分流行;在意大利,协奏曲与奏鸣曲的蓬勃发展导致人们偏爱较长、较直的弓子;在德国,为了便于在小提琴上演奏复调音乐,常见一些弓杆结实且略微外凸、长度适中的弓子。(有人推断,当年巴赫本人在魏玛担任小提琴师以及在科腾担任乐队首席时,使用的可能就是这样的琴弓--弓杆外凸,弓毛比现代琴弓所用的更为松弛 -- 同时琴马较现代提琴更为低矮平坦的小提琴。)此后的大约一百年中,弓子的形状、重量等渐渐随着人们对于音色张力、响度和音色的更高要求而发生微妙的变化(如弓尖形状的变化,弓尾螺母的使用,弓杆增长并变成内凹),最后才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图二:仿F. X. Tourte的现代琴弓)。巴赫的这套无伴奏小提琴作品中的大多数慢速乐章,不仅使用许多双音,更运用了大量的三和弦与四和弦,以达到音乐的复调效果,而其中又以第二帕蒂塔中的恰空和各首奏鸣曲中的三个赋格乐章最为宏大复杂。然而,即便左手拥有良好的天赋,通过训练并使用好的指法,可以做到同时按住三根或四根弦,若用现代的琴弓却依然不可能同时拉出三个或四个音,也就是说,严格说来,是不可能按照谱子上巴赫所写出的音符排列,拉完这些乐章的。

正如小提琴家Rudolf Gaehler所写的:“小提琴家们对于用一把琴演奏出复调音乐的梦想,自这件乐器诞生之日便已存在。(The violinist’s dream of playing his violin polyphonically is as old as the instrument itself.)”这一点,对于所有演奏过或打算演奏这个作品的小提琴手,提出了一个永恒的难解的问题:该如何去演奏这些“不可能”的和弦,拉出巴赫当年希望达到的效果?

那么,这个问题在现实中是如何解决的呢?

十九世纪的作曲家(包括门德尔松和舒曼)做了一件今天我们看来属于“误读巴赫”的做法--凭借他们对于巴赫的这套作品的理解,对其进行改编,为小提琴声部撰写钢琴伴奏,填充“缺失”的部分,以求达到完美的对位与和声 -- 然而这就违背了巴赫本人在乐谱首页写上“Sei Solo for Violino senza Basso accompagnata (不使用低音伴奏的六首小提琴独奏曲)”的本意(图三:巴赫手稿)。

除此之外,现今的大部分演奏家采用的都是同一种、也是为多数人所接受的做法 -- 即改变对巴赫原谱的诠释 -- 把谱子中的三和弦或四和弦分解为琶音,或者拆分为两个连续的和弦来演奏:前一种做法在用巴洛克小提琴进行的演奏中比较多见,而后一种常出现于使用现代小提琴的传统演奏中。这种“分解”拉法的坏处是无法准确地重现巴赫创作时要求的对位旋律与和声效果,并且,由于琶音或两个和弦奏响的时间有先后,导致乐曲节奏上有所偏差,且无法持续地奏满乐谱上要求的时值。诚然,巴赫曾在恰空的谱子当中,为了提高写谱的效率而以四和弦的形式写下一些琶音段落(他在此处的乐谱上标注了“以琶音方式演奏”的字样),但我们终究不能自欺欺人地认为巴赫这套乐谱中所有的四和弦都“应该”使用琶音方式,把和声拆开演奏。

时间推移到二十世纪上半叶,随着人们对于巴赫音乐的研究的深入和认识的发展,有人提出了一种“另类”的折衷做法 -- 设计新式的琴弓,把弓杆做成外凸状,并在弓尾加上调节弓毛松紧的剪刀形装置,使得演奏者在演奏时可以用右手拇指进行调整,令弓毛在需要的时候变得足够松弛以演奏三和弦与四和弦,并在不需要松弛比如演奏快速乐段的时候回复紧绷的状态 --并将之付诸实践。(图四)这种设计原本是建立在对巴赫时期琴弓形状的考证上的,然而,这新型的琴弓与巴赫时代的弓子并不一样:除了在握弓处增加上述提到的调节装置,弓杆外凸的弧度也远远大于巴赫时代琴弓的弧度,最长的弧高达10-12.7厘米。记得在我曾读到一篇文章里,作者在提到这种弓的时候使用了“巨型 (giant)”一词。当时哑然失笑之余,也不免对于为什么用这样的形容词感到疑惑 -- 直到看到这个数据并看到实物图片之后才打消了疑虑。

上文中所提及的倡导这种弯弓这个折衷做法““有人”并非是什么无名之辈,而是二十世纪初的一些相当著名的音乐史学家和小提琴演奏家。其中包括德国音乐学家阿诺尔德•谢林(Arnold Schering (1877-1941)),小提琴家埃米尔(Emil Telmányi)、洛尔夫(Rolph Schroeder)、欧托(Otto Buechner) 以及托西(Tossy Spivakovsky),还有,深受敬仰和尊重的音乐家和巴赫专家史怀泽博士(Albert Schweitzer (1875-1965)) -- 他不仅对是技艺超群的管风琴家,也是一位胸怀大爱、以在非洲行医救人度过自己大半生的医生和人道主义者。(图五:埃米尔(左)与史怀泽(右),1954年11月1日)史怀泽强烈反对以琶音的方式演奏和弦,认为以此产生的音乐效果与巴赫心中的复调效果大相径庭。早在1900年他便开始了对于“弯弓”的研究,并且得出结论,如果仅是使用古代的“弯弓”,尚不能完美地演奏巴赫的复调音乐;自此,他开始致力于研制一种新型的琴弓。经过无数的失败和调整,当这种合乎要求的弯弓终于诞生时,时间已经是三十三年之后 -- 小提琴家洛尔夫使用这把新型的琴弓进行了公开演奏 ―― 这种新型的琴弓被史怀泽起名为“巴赫弓”。以音乐家的名字为琴弓起名,这种做法其实由来已久 -- 在现代琴弓得以“标准化”之前,不同时期不同特征的琴弓就有过这样的名号:“科雷利弓(Corelli bow)”、“塔蒂尼弓(Tartini bow)”、“维奥蒂弓(Viotti bow)”、“克拉莫弓(Cramer bow)”等。(图六:以作曲家名字命名的琴弓)据此以类推,以巴赫的名字为这种“现代弯弓”命名,倒也无可厚非。(注: 克拉莫,Johann Baptist Cramer (1771-1858),生于德国曼海姆,钢琴家、作曲家。)

即便是在史怀泽在世之时,使用弯弓这种做法,以及“巴赫弓”这个名字本身都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甚至是不满和鄙夷。时至今日,在是否具有“本真意义”这一点上,“巴赫弓“已不再是争论的焦点,--它已被公认为仅仅是一种为优化演奏效果而诞生的工具--但它从来都没有能够进入音乐界的主流,比如在新格罗夫词典中对它的介绍只占极小的篇幅,认为它在演奏巴赫无伴奏奏鸣曲和组曲方面的地位仅限于“一种二十世纪的创新,而不符合巴赫所认为应该如此演绎的本意”。

用弯弓来演奏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的这种做法,我对它的兴趣始于一张Testament公司出版的埃米尔(Emil Telmányi)演奏这部作品的唱片(原为黑胶唱片),在其中埃米尔于1953-1954年使用“巴赫弓”(”巴赫弓”也叫做Vega弓以纪念其制作者Kund Vestergaard)进行演奏和录音。(图七、图八: 埃米尔使用“巴赫弓”演奏全套巴赫无伴奏的唱片)我第一次听到其演奏效果的震惊依然历历在目 -- 当g小调第一奏鸣曲(BWV1001)中的柔板携着管风琴般的气韵从唱机中喷薄轰鸣而出时,我简直不能够相信,这竟然是用一把小提琴演奏出的音色!虽然,这个演绎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比如相对松弛的弓毛使得这个演绎轻柔浪漫有余,而敏锐坚定不足;而右手所使用的适合“巴赫弓”的三或四音齐奏的弓法,因其失去了琶音方式所容许的缓冲时间,故对左手的技巧和指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在这方面,埃米尔显然无法完美地胜任。但无论如何,埃米尔终究用一支这样的“巴赫弓”,将一个我从未想像过的无伴奏的世界呈献在了我的面前:慢乐章厚实延绵的织体,宏大丰沛的音色,而承载它们的低音和中间声部线条无比明晰。。。。。。当然还有快乐章中许多我未曾注意到的优柔微妙的细节。

与埃米尔同时代的小提琴家洛尔夫(Rolph Schroeder)、欧托(Otto Buechner) 以及托西(Tossy Spivakovsky)都使用“巴赫弓”演奏过巴赫的这套无伴奏小提琴作品中的几首或全部。在互联网上查找各种无伴奏录音的时候,我发现前两位演奏家都尚有留存于世的“弯弓无伴奏”唱片,只可惜它们都是珍贵而难以获得的黑胶唱片,无法拥有或得以一听,我也惟有遥遥倾慕,徒生望洋兴叹之意。(图九:欧托演奏巴赫无伴奏选曲的唱片;图十:洛尔夫演奏全套巴赫无伴奏的唱片)

与二十世纪初(1900年)提出“巴赫弓“理念的史怀泽博士遥相呼应,德国小提琴家鲁道夫。盖勒(Rudolf Gaehler)在同一个世纪的末尾(1999年)完成了他使用“巴赫弓“演奏全套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的录音。(图十一:鲁道夫。盖勒在Arte Nova公司录制的全套巴赫无伴奏)鲁道夫。盖勒师从洛尔夫(Rolph Schroeder,当年的”巴赫弓“倡导者之一,他也曾用弯弓录制全套巴赫小提琴无伴奏), 专门致力于使用“巴赫弓”的演奏--尤其是演奏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作品 ―― 并且还出版过一本研究这种弯弓的著作。他在Arte Nova的这套录音,在左右手技巧的成熟、音色的明亮优美以及对于作品中各种速度和织体的把握上,都远远超过埃米尔在半个世纪前的录音。尽管,我不得不承认,在被埃米尔管风琴般的音色震惊之后,再聆听鲁道夫盖勒的演奏便不复再有当时的激动;然而盖勒演奏赋格时所呈现的清晰线条和演奏单旋律乐章时的优雅坚定,还有那“巴赫弓”下和声的润泽丰满,总能令我时时想起秋日树林中厚厚堆积的落叶,或是麦田中金黄、喜悦且厚重的无边麦浪。。。。(图十二:鲁道夫。盖勒使用巴赫弓的演奏)

只是,我有时会暗自惋惜,因为在这几十年来的上百个无伴奏录音中,这样的唱片不但是“少数”,更是属于“异数”。弯弓下的巴赫无伴奏作品,既非传承传统,又非回归历史,因而在传统演奏和本真演奏“二分天下”的今天,依然只能以“异端”的身份,游离在弦乐演奏这个世界的边缘。可是它的未来命运会是如何,又有谁能说得准呢?在这一点上,我相信巴洛克小提琴家雅普。施罗德(Jaap Schroeder)在近二十年前写下的一段话:“巴赫的音乐就像一面镜子,它所映射出的璀璨图景,既体现了往昔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又反映其后对巴洛克音乐诠释的见解。。。对此,最严厉的评判并非源自于人们对过往历史日益清晰的认识,而是来自人们在解读巴赫音乐方面日新月异的口味。”

和弦怎么编钢琴曲_钢琴曲和弦编法图解_钢琴曲和弦编配教材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