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出来喜洋洋》笛子教案一、教学曲目:吹奏《太阳出来喜洋洋》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吹奏技巧能完整的有感情的吹奏《太阳出来喜洋洋》,并用爽朗的歌声演唱其简谱和歌词,能合作讨论表现歌曲,初步了解山歌的特点,并能根据山歌的特点,分辨出是山歌的歌曲。2、过程与方法:围绕歌曲展开活动,使学生在体验、探究、合作的过程中学会表现歌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中国民族器乐——笛子的热爱。三、教学重点:在吹奏的过程中把曲子表达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四、教学难点:波音的演奏技巧。五、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兴趣引入法、对比法、提问法、练习法、交流法等。六、教学器材:笛子、多媒体课件、钢琴。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多媒体展示丰县唢呐班王静的笛子独奏《太阳出来喜洋洋》(杜全全电子琴现场伴奏)的视频画面,提问:这首曲子是什么地方的民歌,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学生讨论总结-------教师点评:介绍该曲:《太阳出来喜洋洋》是首四川民歌,描写了旧时代人们上山砍柴的劳动生活。高亢明快的旋律,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情绪。今天我们就把这首歌曲用笛子吹奏出来。(二)新课讲授1、内容介绍A、多媒体展示四川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等。

B、展示歌曲的简谱。2、整体听赏多媒体播放笛子独奏《太阳出来喜洋洋》,听赏前提出问题:曲子的结构?调式?衬词“郎郎扯光扯”有什么艺术效果?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民歌采用了上、下两句式的乐段结构,其调式为五声商调式。上句四小节:以“”为主,构成三音列的旋律进行。这种进行虽然旋律线的起伏不大,但却特别明快。这种级进式的三音列进行,更接近歌词的语言音调。句尾落在属上,形成半终止。下句六小节:以“6”为主,采用了四音列进行。旋律中强调了四度进行,这就使旋律更为高亢、豪放、有生气。最后也是以四度进行而结束的,这种终止法很有特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歌中运用了模拟锣鼓音调节奏的形声衬词“郎郎扯光扯”,更增添了民歌的欢乐气氛,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同时,由于衬词的的增加使下句扩充为两小节,从而使民歌成为不等长的两句式乐段,打破了对称的两句式乐段结构,显得更加活跃。3、学生试吹学生唱简谱并吹奏该曲子,中间有问题可以提出。4、知识讲解教师讲解波音的吹奏方法并示范,学生练习2分钟5、教师示范教师完整的吹奏一遍6、学生练习学生自由练习吹奏,教师指导并强调注意点,吹好的同学到前面展示其成果。7、学生学唱多媒体播放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学生跟着学唱该民歌。

(三)拓展与探究我把比赛场上运动员接力时体现出的团队精神运用在此环节中,采用接力方式把全班分成四组:吹奏组、打击乐组、合唱组、舞蹈组,以相互交换表演形式进行,教师钢琴弹奏《太阳出来喜洋洋》,吹奏组和合唱组在音乐声中有感情的吹奏和演唱、打击乐组在衬词处打出有力的节奏、舞蹈组跳四川民族舞。学生在活动中争先恐后地出谋划策,有的自告奋勇地当小指挥家;有的尝试采用新的打击乐器竹筷、玻璃瓶;有的动手编排简单舞蹈……每个组员既是策划者又是演员,创新使其看到了自身的价值,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去。最令我高兴的是学生依据自己的感受为歌曲重新创编了二声部,并配上了新的节奏型,创造性地发表自已的观点,体验到成功的感觉。九、布置作业:A、课后有时间请同学们观看丰县唢呐班的演出,并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唢呐班是怎么表现的?B、请同学课后到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山歌”这一体裁的各地民歌,相信你们定会从中学到很多音乐知识。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