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太长不看版。并反对高票回答说的“古琴曲大多以悲伤为主”的说法,很难想象一个古琴界的人会说出这样的话。

。。。。。。。。。分割线。。。。。。。

首先有一定的文化氛围因素。现在人们听惯了西方体系下的音乐,比如流行,民谣,古典,心理产生了适应和依赖感。而西方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取向有一些明显的差异,比如西乐更重视音乐的立体感(和声)、节奏感以及组织严格而幅度较大的旋律。至于中乐,则更偏好摇音(各种滑音,颤音等的总称)带给人的审美享受和情绪,以及各种音色给人的感受(比如民乐多色彩乐器,并且运用多重演奏技巧展现不同音色)。现代化背景下,民乐对自身进行发展,借鉴西方音乐施行了一系列改良,比如琵琶竹笛等等,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古琴有其特殊性,这里简略说一下。从历史积淀来看,古琴当之无愧中国最有“文化”的乐器,和它同样古老的不少乐器已经失传,而后来的乐器总体上也不如它这样受人们推崇(不仅文人雅士,也有很多劳动人民)。从现有的历史遗产来看,古董古琴现存有十数把,其中最早的是唐琴。而其他民族乐器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就十分少见了。现存古代琴谱也有十余本,记载琴曲成百上千,都是明清两朝的文士和琴家系统整理出来的,远多于其他民族乐器。这里有个问题,古代古琴用的都是减字谱,只标指法不标旋律节奏(并不是古人不会标,古代已经有了其他乐器用的工尺谱,而古琴不标旋律节奏一大重要原因就是古琴的吟猱绰注方法太过丰富多变,难以记录,在乐曲中的应用主要靠师生耳传面授和自我领悟。

不过现代一般采取减字谱和五线谱或者简谱双重标记),所以很多曲目都需要演奏者运用自身的理解和个人的内涵与技术来个性化地演绎,所以古琴弹奏具有个性化和自由化的特点,同一个琴谱同一首曲可以衍生出多重弹奏版本。而近代时局动荡,很多古琴曲的具体弹奏方法随着琴家的流失而失传,到了建国后很多曲目只存纸谱而无人弹奏,所以上世纪后半叶直到现在的很多琴家都埋头于打谱事业中(即给减字谱创造赋予一套旋律和节奏等具体演奏方法,以成为通行版本供大家学习弹奏)。这个工作十分浩大,一首曲子需要打谱者对传统音乐深刻的感悟和体会,也需要深厚的技术实力和文化积淀,也需要创造力,总之很考验一个琴家的综合素养。我记得现代古琴大师龚一谈起过他的一次经历,一个琴家用正调给一个乐曲打谱,结果十分别扭,改了好多音才勉强完成,而龚老一看,用另一种调式试了试,结果十分流畅自然,于是有些不客气地说那位琴家是在“自己创造曲子”。这足以说明打谱之不易。而直到现在,大家常弹的曲目还是只有那么2,3十首,有很多没打谱或者打完谱而不受欢迎的曲子(一个典型例子《幽兰》),也有很多曲目打谱众多,莫衷一是(比如《广陵散》)。这种局面很不利于古琴的继续发展,希望能有更多业界人士一起努力。

下面说说古琴艺术物理层面与曲风的问题。首先,古琴音域广阔,有四个八度零一个大二度,即使在西洋弦乐中也不算少。但有个问题,古琴的低中音音色总体不明显(主要是按音),就是说虽然两个音高不一样,但是加上音色的因素听起来就十分均同了。我刚入坑的时候这种感觉十分明显,可能是录音问题吧,真实弹起来就比较好了。这个问题在高端琴(几万以上的那种)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但是中低端影响就比较大了。此外,古琴对吟猱绰注等摇音十分重视,在曲中大量使用,同时古琴的构造特别适合这方面的发挥,所以听琴曲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欣赏这方面,这点即使在民乐界里面也算程度相对较重的。第三,古琴的弦距、面板等构造上的因素不适合和声和多声部的演奏。左手按弦常用的也就是三个指头,而右手弦间距较大,难以演奏多种和弦和快速旋律。而且左手按弦是没有品相柱的,所以右手需要压弦弹奏才能有较大的声音(不同于古筝的提弹和琵琶的挑弹)。古琴构造和古代的指法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共同演化,以至于成为了一个整体,难以创造什么新的指法,所以我们现在的技术和古代的相差不算大,也限制了古琴往快节奏多声部的方向发展。古曲未整理完,加之技术没有实质性发展,使得现代创作的古琴曲少,且受欢迎的少之又少。加之前文所述古琴的艺术审美侧重点和现代主流有差异,小提琴吉他之类用几个滑音装饰一下,在长音中用用颤音显得不那么单调,最多烘托渲染一下情感,而古琴对摇音的用法是建构性的,就是说古琴曲的旋律性和节奏型都十分依赖摇音,用其参与构造出乐曲整体(比如撞音用来强调节拍,绰注连接各个孤立音)。古曲中有声、韵之分,简略来说,声多就是右手弹音丰富密集,韵多就是左手吟猱绰注变化多样。早期在魏晋时代,古琴和一般的拨弦乐器还很相近,曲目大多声多韵少代表曲目有《广陵散》、《酒狂》、嵇氏四弄等等。想象一下吉他快速繁密的琶音,琵琶激烈的扫弦轮指,那个时代流传下来曲目大多类似于这个风格(虽然差异还是很大)。而到后来便渐渐向声少韵多的方向发展了,这也是古琴个性化的一个过程,代表曲目有《平沙落雁》、《洞庭秋思》

等。其实我最初也对古琴不能弹奏很多复杂快节奏的曲目感到烦恼,但我后来明白了,古琴的特色和优势不在这里,而在于区别于其他绝大多数乐器的个性化的特色。其实古琴的曲风并不是一成不变千篇一律的。流传下来的曲目中各种色彩类型的几乎都有,只不过不同琴家演绎出来的曲风不同,有些琴家很偏好淡泊闲适(比如吴钊),那么他弹的曲子大多就是《鸥鹭忘机》《平沙落雁》之类,爱好激烈爽朗的琴家(比如摩尼天虹)就多弹嵇氏四弄《广陵散》一类。所以只听一个琴家乃至一个流派的琴曲,很可能就会感觉枯燥乏味(对门外汉来说)。另外对于节奏问题,民乐中有一种散板是西乐里没有的,就是不拘泥于固定的节拍,按照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自由发挥(但不是随便乱弹),可能很多门外汉会感到十分不适应,而且古琴曲中节奏常常变化,有是一段要变好几次,再加上有些琴家(包括一些大师)的节奏感也不是很好(可能他们不怎么重视吧,但节奏感差这点在业界内也是受反对的),再加上有些打谱不尽如人意,有可能让人感觉节拍是乱的或者根本没有节拍。综上,要是你平时听重低音重节奏的摇滚,或者多和弦的民谣,或者旋律快速、多声部对位、滑音极少的巴赫贝多芬,刚好听到一首低端琴或者渣音质录音、打谱不好、散板较多、弹奏者技术瑕疵多或者乐感欠缺的古琴曲,难以入耳,这并不奇怪。

最后说一说古琴现状。现在的古琴圈十分鱼龙混杂,有的学了半首六级的《平沙落雁》还真“半曲平沙走天下”,学别人开琴馆教学生,满口玄虚,琴技却不堪入目。或者半吊子水准就敢出专辑来卖,沽名钓誉。这种人不知害了多少爱好古琴的学生新人。要是对古琴有兴趣却不幸上了他们的当,多半就误入歧途难以回返了。而且现在古琴商业化趋势愈演愈烈,有些人三脚猫的功夫却善于运作,红极一时(楼主可以搜搜湛然大师)。所以能碰到三观正确致力琴艺的同道该多么幸运啊。不扯了,回到正题。话说现在最经典的琴曲录音应该算是老八张了。它录于上个世纪,由査阜西、王迪等前辈在五六十年代寻访全国各地琴家抢救性录制的一套CD,现在琴界人人必听。不过对于门外汉来说,这套CD音质太差,业内人士可以听出技法、旋律上的高明之处而忽略音质上的缺陷,门外汉估计就难以接受了。而且现在很多流通的录音(主要是网络上)音质都很差,十分影响听感,门外汉最好询问专业人士再定夺。其实最好的方法是在专业论坛(比如古琴吧,广陵散社区)上问问附近的靠谱琴馆,然后登门拜访,可以听到最佳的音乐。

总而言之,古琴确实是小众文化,不同的人有不同感受,有人初听琴曲便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有人刚一入耳便大叫难听,而后挖苦嘲讽,都是很常见的。要是真的对古琴有兴趣,不妨一步步锻炼听感,从比较友好的琴曲开始听,让自己的耳朵适应古琴曲风,然后逐步听一些艰深的琴曲,由浅入深,我也是这样过来的,学琴差不多四年,现在大一,学琴之前我听了两年古琴曲才决定要学。顺便说个段子,小泽征尔听《二泉映月》,感动的下跪而泣;而有一次他聆听龚老的《潇湘水云》,曲终沉默半晌,才吐出两个字“深啊”。所以一个能听懂二泉映月的世界级大师都难以在第一次听古琴曲的时候欣赏出其中奥妙,各位普通的门外汉还是一步步来吧。(门外汉这个词没有任何贬义,取其字面义)。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