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艺术名家名作总结国内外舞台艺术名家及其代表作一、音乐(一)中国近现代作曲家及其代表作1.歌曲(1)《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创作于1935年。作曲家天才地将这首散文的自由新诗,谱写成由六个长短不等的乐句组成的、一气呵成的战歌。歌曲中号角式的音调、主音的连续重复、行将结束时的突然休止,这些手法都是极富创造性的。由于它在中国人民解放斗争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建国之初便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1982年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确定为国歌。(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1943年曹火星在北平(北京)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创作的歌曲,在抗日战争时期该村为平西根据地的前沿地带。2015月26日,该歌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入“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2019月,被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列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3)《教我如何不想他》独唱歌曲。刘半农词,赵元任曲,创作于1926年。《教我如何不想他》是他的代表作。歌曲反映了当时青年挣脱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感情。(4)《歌唱祖国》王莘词曲,创作于1950年。

王莘青年时代即参加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938年到延安鲁艺学习音乐。《歌唱祖国》由长度相等的主歌和副歌组成,既连贯又形成一定的对比,音乐豪迈而又充满感情,表现出建国之初新中国一片生机、蒸蒸日上的面貌和中国人民朝气蓬勃的精神。(5)《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儿歌,创作于1954年,由刘炽作曲,乔羽作词,歌曲原唱为刘惠芳。该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轻快,在1955年成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是一首由姚筱舟(笔名蕉萍)作词,朱践耳谱曲的歌曲。该曲创作于1963年,是在中国掀起向雷锋学习的高潮中产生的歌曲,最早由任桂珍演唱,后作为故事片《雷锋》的插曲由胡松华演唱,经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绎后广泛流传,其歌词节录于《雷锋日记》。(7)《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歌颂家乡的歌曲,歌曲创作领域以传统的抒情歌曲为主。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中国农村的全面改革制定了美好蓝图,短短的几年,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村到处呈现一番生气勃勃的景象。作曲家施光南与词作家陈晓光,满怀激情与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赞颂与希冀写下了这首歌。(8)《我爱你,中国》年上映的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

作者长期在部队文艺团体从事音乐创作。从1959年参加舞剧《五朵红云》的创作起,谱写了不少深受战士和群众喜爱的抒情音乐作品。(9)《长江之歌》是20世纪80年代风靡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歌,由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季小琴首唱。这首歌旋律激昂,歌词气势磅礴,通过对中国的第一长河——长江的描写与赞美,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10)《我和我的祖国》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由张藜填词、秦咏诚谱曲。这首歌曲采用了抒情和激情相结合的笔调,将优美动人的旋律与朴实真挚的歌词巧妙结合起来,表达了人们对伟大祖国的衷心依恋和真诚歌颂。2.合唱与声乐套曲(1)《黄河大合唱》舞台艺术名家名作总结光未然词,冼星海曲。整部作品由序曲加8个乐章组成,以朗诵和乐队加以贯穿。各乐章既独立又有联系,音乐发挥具有内在统一性。一方面大量吸收了民间的各种音调,另一方面又大胆借鉴了西方多声部音乐的技法,使作品既有民族文化的神韵,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气派,对后来的合唱创作产生了深远地影响。(2)《长征组歌》是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晨耕、生茂、唐诃、遇秋根据肖华上将的长诗谱写的声乐组曲。作曲家们择其中的10首诗谱曲,把长征过程中十个不同的战斗场面衔接在一起。

他们把各地区的民间音调与红军的传统歌曲融汇在一起,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伟大长征的壮阔画卷,塑造了人民军队的英雄群像,使其成为音乐史上一部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作品。(3)《长恨歌》我国第一部清唱剧,韦瀚章词,黄自曲。曲作者黄自曾留学美国学习作曲,1929年回国在上海国立音专等学校任教,培养了不少优秀作曲家。清唱剧《长恨歌》取材于白居易同名长诗。这部清唱剧是黄自一生唯一的一部大型作品,虽未写完,但已包括了原诗主要内容,仍不失为我国浪漫主义的声乐经典之作。3.歌剧(1)《白毛女》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炽),1945月首演。该剧故事取材于晋察冀边区流传的恶霸地主黄世仁迫害贫农女儿喜儿,在共产党领导下已在深山变成“白毛女”的喜儿重获新生的故事,揭示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真理,是我国歌剧创作的典范。(2)《江姐》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曲,1964年首演。剧情是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的。音乐以四川民歌为基础,吸收了多种戏曲和说唱的音乐语言进行加工创作。“红梅赞”是贯穿全剧的主题歌,象征江姐的英雄形象,音调抒情而坚定,洋溢着革命浪漫主义色彩;江姐临刑前与战友诀别时唱的“绣红旗”深情而又乐观,表现了革命者英雄主义的气概。

(3)《党的女儿》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现中国人民解放军文工团)于199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创排演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表现革命历史题材的重要成果,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民族经典歌剧之一。剧本根据1958年同名电影文学剧本改编,王云之、陈奎及任艺术总监,阎肃(执笔)、王俭、贺东久、王受远编剧,王祖皆、张卓娅、印青、王锡仁、季承、方天行作曲,由****、杨洪基等歌剧表演艺术家完成首轮创演。4.舞剧音乐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编导:李承祥、王希贤、蒋祖慧,作曲:吴祖强、杜铭心、王燕樵、施万春、戴宏威,1964年由中国芭蕾舞团首演。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根据梁信的同名电影改编的。5.器乐独奏(1)钢琴曲《牧童短笛》贺绿汀曲,创作于1934年。作者1931年入上海国立音专,从师黄自学习作曲。《牧童短笛》是作者参加旅法俄裔作曲家齐尔品举办的“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比赛获头等奖的作品。(2)《思乡曲》是马思聪(1912-1987)于1937年所写《内蒙组曲》(又名《绥远组曲》)中的第二首(《塞外舞曲》是另一首,但《思乡曲》是他的代表作),主题音乐来自绥远民歌《城墙上跑马》。(3)《二泉映月》二胡独奏曲,华彦钧(小名阿炳)创作。

作者是无锡流浪艺人,双目失明。生前留下3首二胡曲、3首琵琶曲。这首乐曲曾名为《依心曲》,是作者沿街行乞时所奏,仿佛在倾诉自己坎坷的一生,后来他人根据当地惠山泉的别称将其改为现名。(4)《彝族舞曲》琵琶独奏曲,王惠然根据彝族民歌四大腔中的“海菜腔”的音乐素材改编创作的。描绘了彝族山寨迷人的夜景和青年男女优美的舞姿。曾被改编为多种民族乐器的独奏曲和西洋管弦乐曲。6.协奏曲与交响乐(1)《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何占豪、陈钢曲,1959年完成并首演。作曲家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舞台艺术名家名作总结间传说为主题,以越剧的音调为基础,分别采用了故事的三个关键情节“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在艺术上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充分发挥了交响性效果。这部协奏曲在国内 被誉为“民族化的交响乐”,在国外则被称为“‘蝴蝶的爱情’协奏曲”。 (2)《黄河》 作品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黄河大合唱》,1969 编为钢琴协奏曲,并在其中融入了船工号子等中国民间音乐的元素,具有史诗的结构、丰富的层次和壮阔的意境。该作品在1970 年由殷承宗首演,堪称迄今为止传播最广的中国交响音乐作品。

(3)《草原小姐妹》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曲,创作于1973 年。《草原小姐妹》取材于蒙古族龙梅 和玉荣与暴风雪搏斗,保护集体羊群的事迹。主题富有蒙族民间音乐的色彩,用琵琶这一民族乐器刻画出天真活 泼的一对少女形象,并运用琵琶演奏传统武曲时常用的丰富技巧,逼真地描绘了小英雄与暴风雪搏斗的情景。 (4)《春节组曲》 管弦乐《春节组曲》由李焕之创作于1955-1956 年间。《春节组曲》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春节序曲” 经常被抽出来独立演出,是热烈欢腾的大秧歌的音乐,主部由两首陕北民间唢呐曲构成,中间部分是悠扬的领唱 秧歌调,最后小号的独奏把音乐推向高潮。其他三个乐章表现的也是节日喜庆的不同侧面。整套组曲的构思都带 有鲜明的舞蹈性,与民族风情保持密切的联系。 (5)《红旗颂》 《红旗颂》是吕其明于1965 年创作的纯音乐,红旗颂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1949 年1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同样,它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 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烈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该乐曲融入了《东方红》、《义勇军 进行曲》和《国际歌》的旋律。

(6)《青年交响曲》 《青年交响乐》是作者(杜鸣心)献给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红领巾乐队”(后更名为“中国少年交响乐团”) 的。全曲共分四个乐章。旋律明朗、欢快,具有一定的跳跃性,但又不失其深沉、质朴的风格,表达了年轻人朝 气蓬勃的精神面貌。第二乐章“夜曲”,旋律优美流畅,悠扬悦耳,如同天空行云,小河流水,闪烁着青年对未 来的美好憧憬。第三乐章“圆舞曲”,轻盈飘逸、温柔妩媚,显露出青春时代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第四乐章“进 行曲”,格调清新奔放,朴实地描绘了闪耀着年轻一代理想的光辉。 (7)《瑶族舞曲》 管弦乐《瑶族舞曲》,刘铁山,茅沅曲。作品创作于20 世纪50 年代。作曲家以民间舞曲《长鼓歌舞》为素 材用管弦乐的手法,丰富、生动的展现了瑶族民众欢歌热舞的喜庆场面。乐曲用优美的旋律,表现了能歌善舞的 瑶族人民的生活情貌。 (二)外国作曲家及其作品 1.巴洛克时期的著名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 (1)巴赫 德国作曲家,出生于音乐世家。巴赫是音乐史上极具影响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代表了巴罗克音乐的最高 成就。巴赫在世时默默无闻,去世五十多年后,在19 世纪被重新发现,成为一代音乐宗师,并被称为西方“现 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代表作:《勃兰登堡协奏曲》《平均律钢琴曲集》《马太受难曲》。 (2)亨德尔 英国作曲家。亨德尔的创作非常广泛,歌剧、清唱剧、各种器乐均有重大成就。他的前期创作主要是歌剧, 共创作了46 部歌剧,后期转向清唱剧创作,在清唱剧领域亨德尔取得极大成功,他赋予这种体裁以新的生命, 并深远地影响了后来的作曲家。 代表作:《水上音乐》《弥赛亚》。 2.古典主义时期著名音乐家及其代表作品 舞台艺术 名家名作总结 (1)海顿海顿出生于奥地利,1761 年海顿受雇于匈牙利埃斯特哈齐王族,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海顿的创作广泛, 声乐和器乐无所不包,但尤以器乐著名。在西方音乐历史上,海顿以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的奠基者著称,享有“交 响乐之父”的美誉。 代表作:《伦敦交响曲集》《创世纪》《C 大调“皇帝”弦乐四重奏》。 (2)莫扎特 奥地利作曲家,从小跟其父学习音乐,童年时期即在演奏和作曲上表现出罕见的音乐才华,被誉为“神童”。 作曲风格同时兼具旋律及艺术性,悦耳开朗,令其作品地位足以与巴赫及贝多芬相提并论,亦能让人感受到音乐 由巴洛克时期转向古典主义时期。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他在西方音乐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代表作:《第41 交响曲(朱庇特)》《C 大调钢琴协奏曲》《“海顿”弦乐四重奏》《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女 人心》《后宫诱逃》《唐乔瓦尼》。 (3)贝多芬 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贝多芬最重要的成就是交响曲、奏鸣曲、协 奏曲和室内乐这类古典主义的器乐体裁,他的9 部交响曲、35 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 首带有编号)、1 部小提 琴协奏曲、5 部钢琴协奏曲以及众多的室内乐都是古典主义器乐的巅峰之作。 代表作:《第3 交响曲英雄》《第5 交响曲命运》《第6 交响曲田园》《第9 交响曲合唱》《第14 钢琴奏鸣曲月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