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教学设计作者: 徐丽萍杨俊庆 [课型] 欣赏课 [设计思路] 《二泉映月》是一首二胡独奏曲,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末,是华彦均(阿炳)的代表作之一。该曲本为无标题乐曲,此曲名是1950年在杨荫浏与曹安两位先生录音时与阿炳即兴而定。该曲表达了作者对辛酸生活的沉思,也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从结构上说,《二泉映月》属于变奏曲――由一个引子和一个音乐主题为基础,进行了5次变奏,发展。本课作为“八音之乐”中的一节二胡独奏曲目欣赏,应让同学们了解二胡这一民族乐器的结构与音色。在《二泉映月》的欣赏过程中,首先初步感受音乐情绪,然后重点分析音乐主题,继而分辨主题音乐在乐曲中的重复变化,认识变奏手法,最后通过欣赏《二泉映月》不同的表现形式再次让同学们感受到这部作品的感染力,从而更加热爱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目标]情感价值观:通过对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的欣赏,体验乐曲悲凉、向往光明的情感,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知识能力:通过欣赏,增强对作品情绪的了解与体验,能够哼唱作品主题,加深体验作品内涵,认识变奏手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师生合作、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从主题旋律、节奏、结构等方面去感受与分析乐曲,培养学生提高欣赏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二泉映月》音乐主题赏析教学难点:分辨音乐主题的变奏[教学过程]一、导入:听二胡演奏《赛马》入课堂。提问:哪种乐器演奏?谈谈你对二胡的认识(生谈)设计意图:先声夺人,感受二胡音色,了解二胡结构二、新课教学1、欣赏《二泉映月》第一乐段,感受乐曲哀怨、凄凉的情绪。2、作品简介:《二泉映月》作者华彦均,因双目失明人称“瞎子阿炳”。阿炳一生历尽艰辛,遭遇坎坷,此曲正是阿炳有感而发,信手拉奏而成,人称“依心曲”,后因阿炳常在无锡惠泉山下演奏此曲而临时定名为《二泉映月》。也正是因为他坎坷的经历,才拥有这凄楚、苦涩的传世之作。设计意图:通过了解阿炳身世,曲名由来,为同学进一步欣赏此曲做好铺垫。3、完整欣赏乐曲,再次感受乐曲情绪。这段音乐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完整欣赏乐曲―《二泉映月》。4、作品分析:(1)试唱引子部分:感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