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笨曲 《夕阳箫鼓》的人文艺术特色口文 /王 莹摘要:钢琴曲《夕阳箫鼓》是根据我国传统乐曲改编而成的代表性作品。钢琴曲在文化 内涵上,与古曲具有相同的表现内容意境 ;以不完全雷同于西方音乐理论的变奏原则发展而成的艺术特色;在传统的 “山水文化”的范畴 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关键词:夕阳箫鼓;春江花月夜;山水文化钢琴改编曲 夕《阳箫鼓》,是作曲家黎英海先生用钢琴音 和润色;不是简单的外形写真,而是气韵生动的情景交融。可 乐表现中国传统音乐风格和民族气质的载体 ,具有鲜明的民 谓 “乃一声山水绿,风回水曲夕照红”的意境。这种艺术特色 族特色和较高的艺术品位,成为中国钢琴音乐的经典之作。 的手法显然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试从音乐文化的角度,以人文特征为切入点,探析钢琴三、音乐文化意蕴 改编曲 《夕阳箫鼓》的音乐艺术特征。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以 “山水文化”为题材的作品大都一 、 文化形态 内涵含有一种远遁山林 、与世无争的消极因素和文人类型的背《夕阳箫鼓》原是一首抒情写意的琵琶文曲,又名 《浔阳 景,这些作品或多或少总是表现出 “不与常人论凡间,甘于孤 琵琶》或 浔《阳夜月》。

最早来源于清代的 鞠《士林琵琶谱》手 人谈清高”的格调。比如 “摔琴叹知音”的 高《山流水》、“隔绝 抄本,共七段,无标题文字。尘世”的 《渔歌》、“放怀忘情”的 醉《渔唱晚》,而这些作品总是1895年 ,琵琶演奏家李芳园编 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 带有那种消极的因素和成分 ,这是几千年封建体制对思想意 新谱》时,把原有的七段落扩充为十段落,为各段落标题文字 识形态的禁锢,因而造成了历代艺术家们在思想和音乐创作 为 “夕阳箫鼓”、“花蕊散回风”、“关山临却月”、“临水斜阳”、 上的双重无奈 。 “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另一方面,就现实中山水作为 自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 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中国人们的观念中,历来把 自己作为 自然的产物,把 自然看2O世纪20年代 ,上海大同乐会的郑觐文和柳尧章在汪 成是人类的亲密朋友。即人类对大 自然的依赖远远大于对它 昱庭将此曲改编为以琵琶领奏的丝竹合奏曲,更名为 《春江的耕种 ,对它的顺应远远大于对它的改造 ,形成人以自然为 花月夜》,并拟名 “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 友,保持与 自然的统一与和谐的亲密关系,可以说是 “知者乐 影层台”、“水云深际”、“渔歌晚唱”、“洄澜拍岸”、“挠鸣远 水,仁者乐山”的体现。

中国哲学中的 “天人合一”等重要思想 濑”、“口乃归舟”、“尾声”十个小标题。观点由此而来。所以中国传统音乐一贯重视表现对 自然的观1972年 ,作曲家黎英海先生在保留琵琶古曲的结构—— 照和体现,重视表现 “天人合一”意境。 变奏曲式的基础上,将原曲改编为钢琴曲 《夕阳箫鼓》,分为钢琴曲 《夕阳箫鼓》以浓郁的民族风韵、清新淡雅的格 引子 、主题 、七个变奏和尾声等十段 ,各段均没有小标题。钢 调、田园诗般的意境和独特的音响,不仅体现 “天人合一”的 琴曲成功运用西方现代创作手法及精湛的钢琴表演技法 ,以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更是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山水的和谐美。 旋律 自身引申出一个纯净美妙、田园诗般的音乐意境和浓郁 这种美是人对山水之美的直接感受 占据主导地位,而且这种 的民族音乐风格。美感仍然保持着传统、古雅的情趣 ,象征的意蕴则退居次位;基于此,笔者认为 夕《阳箫鼓》这个标题 ,出自宋代诗人 虽然是对夕阳西下、余晖未尽时的春江瑰丽景色的描写,但 徐元杰 湖《上》;“风 日晴和人意好 ,夕阳箫鼓几船归”诗句。若 是抒情是最重要的手法 :由静到动、由动到静 ,由远到近、由 综合大小标题文字来理解,是一首描述人们郊游山水之间, 近到远的空间感和幽深美的结合,不仅令人感到春江花月之 在夕阳的斜照下,浔阳江上波光粼粼,岸边鼓楼的钟鼓声交 夜,人们泛舟碧波晚霞之间的喜悦心情 ,而且这种动与静、远 奏齐鸣,回荡在江面上,渔翁乘兴而歌 ,悠然 自得形象,创造与近和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景与情的结合,使乐曲在整体上 性地勾勒了 “夕阳无语 、箫鼓有情”的音乐意境。

富有层次 ,更突出情绪的高潮。因此,钢琴曲 《夕阳箫鼓》的定名有着广泛的音乐文化历结语 史背景。虽然钢琴曲的定名是直接移植于传统乐曲,但它不钢琴曲《夕阳箫鼓》不仅使原曲焕发出了时代气息,而且 仅具有特定的文化意境且符合其自身内在的逻辑,同时也体 让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得以延续、流传和发展。可见,中国钢琴 现了我国传统音乐艺术表现中所具有审美意蕴的深刻性。艺术的文化血缘与中国音乐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在中国钢琴二、音乐艺术风格艺术发展上,傅雷先生是国内首次提出将西方钢琴艺术与中钢琴曲夕《阳箫鼓》改编者在原曲基础上,根据音乐内容 国文化精神联系起来的深刻思想的观点之人。因此,若从中 的需要,兼收西方艺术音乐和中国传统音乐的曲式结构特 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角度和视野去分析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 征 ,根据情感的变化和钢琴的演奏特点而尽情地发挥,一气 钢琴改编曲,将会更加完善和丰富中国钢琴艺术理论体系。 呵成,形成较 自由的曲式结构。古曲 《夕阳箫鼓》原有十段 ,各段附有简练形象的小标 参考文献: 题 ,运用逐级模进,咬尾循环 ,扩充简化、自由变奏的手法形[1]王莹:《钢琴曲的文化思考》[J],《交响》 成分组循环重尾变奏曲式。

这种曲式结构各变奏的前部分可2004年第4期. 以自由变奏和展开,或者引出新的材料,而结构部分基本不[2]李西安 :《钢琴 曲音乐分析》[J],《中国音 变 ,构成叠句 (叠句在中国一般称 “合尾”)。钢琴曲的改编者乐))1982年第 1期. 在保持原曲神韵的基础上 ,取消原曲中的小标题 ,运用中国 [3]刘承华:《中国传统音乐 “自然”母题及文化意蕴》[J],《中 传统作曲手法变奏、展衍和循环原则,并采用中国特有的 自国音乐学))2002年第3期. 由变奏——叠句曲式构成一气呵成的整体结构,全曲情绪逐[4]魏廷格:关《于中国钢琴艺术的概念及其理论研究概述》 渐变化、扩展,增强了力度和速度的对比,正像中国写意的水[J],钢《琴艺术))2OO1年第2期. 墨画一样,在这里追求的不是粗犷的笔触 ,而是细腻的渲染王莹:宝鸡文理学院新校区音乐系【2012.8】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