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乐坛二十余年,六座葛莱美奖得主的David Sanborn,一直以Smooth Jazz界之顶尖萨克斯风手的形象为世人所知,游走于爵士、R&B、流行音乐等领城,其实他是一个拥有精湛演奏功力的练家子,曾被誉为继 Cannonball Adderley之后,最能吹奏出撼动人心之声响的中音萨克斯风手。所以当他摇身一变为流行爵士旗手,并写下亮眼的销售佳绩,在商业上获得重大成功之际, 其实也是令爵士乐界人士及若干乐迷大失所望的。但David Sanborn心中自有主意,他依旧不时参与某些正统爵士的录音,保持自身高超的演奏触感及技巧。

David Sanborn(大卫·山朋)可以说是近二十年来其中一个最成功将Soul Jazz推广到群众的爵士色士风手。 早在1970年代, 他已经开始替爵士乐手如Jaco Pastorius、Gil Evans和流行乐手如David Bowie、The Eagles伴奏。到1980年代,他已经确立了在Soul Jazz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前后灌录了17只唱片,获得1只白金及6金唱片,并6次夺得Grammy Award。他的音乐充满了城市感,无论听他的火辣辣、浓情抑或忧怨的吹奏,都不会有过时的感觉。所以,对于一些入门的爵士乐迷,David Sanborn的最新专辑绝对是一个安全的选择。

在1980年代尾的香港演出时,他给人火辣辣的感觉最深刻。那时,真没想到alto saxophone可以是那么厉害,绝对不会逊色于fusion结他。但到了这张《Time Again》专辑,他已经来得挥洒自如,随手拿起他的色士风吹奏funky的Comin' Home Boy时,就算在Christian McBride(bass)和Russell Malone(guitar)这两位当时得令的主流爵士乐手的伴奏下,David Sanborn已经不再需要吹奏得声嘶力竭,因为他就是David Sanborn。他的signature吹奏,纵使引来不少其它色士风手模仿,亦很容易给人辨认到。就算在处理一些ballad如Cristo Redentor时,David Sanborn亦较过去用少了一份激情,不似他在《Double Vision》(1986)中的ballad如Moon Tune,亦要加入一份“怨”。也许,当年他要吹奏心酸的情歌,而今天他已经蓦然回首,只能轻叹。

不过,始终不变的是他坚持“感情”是音乐的最重要元素。他曾经说过:“I think emotion is the cornerstone of everything I've done. I think good music, any style of music, reaches people in a direct heartfelt way.”所以,他从来不会将爵士看成高深莫测的音乐。这次,他亦重新演译了一些流行曲—Joni Mitchell的Man from Mars和Steve Wonder的Isn't She lovely将groove的感觉带入流行曲。其实早在《As We Speak》(1981)专辑内的Love Will Come Someday,他已经找到了Michael Sembello主唱这首结合Jazz和Pop的情歌。

这份“要感动听众”的坚持,正好反映他深受Soul Jazz色士风手Hank Crawford和Gene Ammons的影响。这次,他吹奏了另一位Soul Jazz色士风手Stanley Turrentine的Sugar。那一份浓情蜜意,真是浓得化不开,而Russell Malone的独奏彷佛画出一对恋人在街角中追逐的片段。

不过,David Sanborn所吹奏的不是那种少变化、轻音乐式的音乐。他在Soul Jazz的音乐范筹中,仍不断追求创新,加入个人的特色。他将Tequila吹奏得moody得多、将Isn't She Lovely吹奏得relaxed得多,又在Harlem Nocturne吹奏得更lively。而且,他亦在《Time Again》中写了三首曲Little Flower、Delia和Spider B,并在Harlem Nocturne、Comin' Home Boy、Tequila和Little Flower弹奏钢琴。﹙值得一提是Don Alias在percussion的演奏尤其出色﹚ 。所以,57岁的David Sanborn在平衡Jazz和Pop的音乐旅途上仍然不断追求进步,自我突破。这一份创新的精神,不但令他的音乐走近大众,还正好说明爵士乐不是一种过时的“闷艺”。

其使用的装备为Selmer Mark vi(塞尔玛马克6)和Dukoff mouthpiece(杜考夫笛头),正是因为David Sanborn,这一套装备成为大家喜爱的萨克斯配置。。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