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小学音乐湘艺版一年级上册第五课(演唱)牧童谣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学唱歌曲《牧童谣》,歌曲的编创与活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认识2(re)并唱准其音高。

2、让学生自发地学习歌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学生用自然、明快的歌声表现牧童放牧时愉快心情。

3、培养学生爱劳动,乐观向上的好品德。

2学情分析

《牧童谣》是一首带有山歌风格、叙事童谣的湖北民歌,歌词简单、通俗,采用问答的形式,抒发了儿童们热爱光明的真挚情感,这首歌曲由上下句构成一段体,4/4拍,商调式,旋律高亢、舒展、轻松、风趣。“那斯那斯吵嗨”的衬词增强了趣味性,充分地表现了牧童在放牧对歌时顽皮而活泼的情趣。

3重点难点

1、认识2(re)。

2、学唱歌曲《牧童谣》,体会民歌的风格,感受歌曲的情绪。

3、歌曲中第三小节旋律的音准。

4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聆听音乐《牧童短笛》进入教室。

在优美音乐声中进入课堂,创设轻松、自由、惬意的课堂氛围。

2.发声练习:

(1)唱音阶,教师边弹琴边做手势引导学生唱准音高。

(2)模唱55556-- 55553-- 33332---

这里我画了一座小山坡,每座小山坡上都有一个音,提示学生,高的山坡上的音唱的高些,低的山坡上的音唱的低些。第一步先教6的高音,跟琴唱准,最后教师弹琴,学生边做手势边唱。

二、导入新课:

1、老师展示《牧童短笛》的动画片。

师:小朋友们看看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

用生动活泼的音乐动画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带入牧童、笛声、晚霞优美、宁静的氛围中。

生: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竹笛。

师:哦,原来是一位小牧童。他吹的好不好?笛声美不美?那么小朋友想不想知道他吹的是什么曲子吗?

生:想。

师:那么下面请大家竖起耳朵,我们一起来欣赏小牧童在他放牧时演唱的一首童谣——牧童谣。

三、学唱歌曲《牧童谣》:

1、初听歌曲,请学生回答歌曲的演唱情绪。(活泼欢快、抒情悠扬)。

学生听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 旋律把身体动起来。

2、介绍歌曲:大家知道这位小牧童的家乡在什么地方吗?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这是一首湖北民歌《牧童谣》。湖北地处江汉平原,每到春夏就会看到草地上、池塘边那一群群的牛羊吃着草儿在悠闲的散步,只见他们的小主人,一个个的小牧童坐在大树下,吹着竹笛,唱着歌曲。这首《牧童谣》就是其中的一首。

3、复听歌曲,请同学们“跟我做”。

随老师打强弱拍(拍手、握拳、拍手心、握拳)。

四拍子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

教师先喊后号带学生念拍手、握拳、拍手心、握拳,慢慢的再念强、弱、次强、弱,让学生了解四拍子的强弱规律,再配上音乐打拍子。

4、学生听音乐,看歌词内容体会歌词特点。

师:同学们表现的这么棒,接下来请同学认真听音乐,再仔细看歌词,看看哪位同学发现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特点? (衬词,放牧时的呐喊声;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

(1).呐喊声老师演示一次,再带着学生跟琴唱一次,完成前两句歌词的学唱。

(2)有节奏的一句一句的念歌词。就把歌曲第三句的乐句念下。再重点讲解下最后一段的歌词讲法,特别注意光明两字的念法。

5、同学们想不想唱一唱?

老师弹琴带学生唱。教师唱响些,学生轻些。最后一段教师一句一句带学生唱。

6、师生接龙唱歌词,衬词部分老师唱,第三句乐句部分学生一句一句来。

最后一段重点跟唱。

7、男女生对唱,一段一段来。

8、解决问题——纠正——演唱巩固。

9、情绪处理:那——要唱清楚;嗨——要保持住。

10、跟伴奏最后来一遍。

四、歌曲的编创与活动:

1、演唱歌曲,衬词部分唱简谱打手势,第三句唱歌词。

2、歌词部分师生对唱。(师问生答)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这位牧童小朋友学习了他们家乡湖北的民歌《牧童谣》,还认识了新朋友“la” 和它的手势,了解了它在音阶上的位置和音高。这首歌曲的歌词是牧童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创编的,那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生活采用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创编歌词呢?这是留给同学们课后的一个作业。另外老师还希望,我们同学们也要学习小牧童,做个懂事的好孩子,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大家说好不好。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