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笛增光

--记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李增光(上)

张旭

一页白卡纸在京城上空翩然起舞,时而翻腾扶摇,时而凭力青云,终于飘然而降,落在了具有8000年之久的文化沃土上。

紫竹笛子和苦竹笛子_笛子独奏流行曲_东流笛子普

发明专利证书

发明名称:音阶口笛

发明人 :李增光

专利号:ZL001O7768.6 国际专利分类号:G10D 7/02

专利申请日:2000年5月23日

专利权人:李增光

授权公告日:2004年5月12日

1961年,时序“牛”年,李增光降生在京城一个普通人家。

《百度》上说:1961年属牛的人:“夺损流年”,路途之牛,五行中属土,属于“天生地合”,事业上发展顺利,兴旺,并且在工作中谋划和追求的目标、事情,都能够在今年有很好的收获和丰厚的回报。

历史常常拿人们开玩笑。(列宁语)此言如果放在1961年,当属“迷信”“呓语”之类,然而,如今回首往事,似乎历史老人早已命准预言。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李增光成长进入到学习时代,,十年雾霾,黄金岁月,付诸东流。有学无课;百无聊赖中,一琯小小的竹笛,悄悄地来到他的手中。是啊!无论社会怎样地“天翻地覆”,笛子,总会承载着中华民族8000年的文明之魂,为百姓们的生活带来欢乐,带来光明,带来希望。

千日的胡琴儿百日的笙,笛子吹响十分钟。一毛七分钱一琯小小柳笛儿似乎特别钟情李增光,几天的功夫,他已经可以在小伙伴们的掌声中吹歌鸣曲了。爱才惜才的音乐老师送他到北京市少年宫,拜在何维青老师门下;乱世学艺,寒窗苦读,十岁登台,一举成为京城舞台上的小小笛家。

“1966年4月,领导上让我到内蒙(古)深入生活搞创作。我们来到乌审召公社,和当地的牧民一起劳动、放牧、生活在一起。我看到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辛勤的劳动改造沙漠,建设草原,体验到他们豪爽乐观的精神面貌,看到他们对新社会无比热爱,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我的心情不能平静,产生了要把牧民新的思想风貌和精神气质反映出来的强烈愿望。

牧民的生活当中充满歌声,无论是劳动、放牧、走路、休息,随时随地都能听到他们在唱歌。这段时间我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收集了许多当地民歌 ,为我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经过两个月的体验生活,终于把《牧民新歌》写成了。”(简广易语)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是中国竹笛的大黄金时代,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名作叠出,争相习笛。年轻的简广易先生在初踏专业演奏家之门时,即创作出划时代的金曲《牧民新歌》。,《牧民新歌》亦未得幸免。至1971年,,简广易先生翻出“旧作”予“新播”,给当时枯燥的文坛吹进新风,红极天下。

对于少年李增光来说,《牧民新歌》不仅是笛子金曲,更是他的“命运神曲”。

1971年,十岁的李增光登台演出的主要曲目就是《牧民新歌》。当年,自《牧民新歌》复播,6:45《广播体操》之后跟播的就是四分五十四秒的《牧民新歌》,之后便鸣钟报时。天复一天,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此时的少年李增光便会拿起竹笛,跟着广播吹《牧民新歌》。7:00,准时背起书包上学。

1976年,十五岁的李增光跟随38,站在了广播文工团演奏大厅。应考曲目《牧民新歌》,对面坐着的主考官,竟是大名鼎鼎的简广易。回顾当年38名应考笛手中唯一的“金榜题名”,李增光笑谈:“可能看着我最小吧?”

来到了最心仪的笛子大师身边,本想背倚大树,尊道前行,简广易的一句话却让李增光呆立在地,不知所措。“你不要学我,要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风格!”简广易如是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楚辞》)

艺海茫茫,手中的竹笛如何找到“求索”的航道?

十五岁的少年一脚跨进了民族音乐的最高乐府,其兴奋与图强齐飞,忐忑与紧张交集的心情自不待言。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第一步将如何迈出呢?

大师的老师刘森先生当时在合唱团任指挥的工作,他对简广易说:“你要关心关心增光啊!”简广易胸有成竹地拿出《长笛二重奏》递给李增光,说:“来,你练一练,咱们合作。”

李增光回忆道:“简广易手抄的《长笛二重奏》五线谱,很漂亮。但我不曾学过长笛,也没有学过五线谱,况且民乐团从来也不用长笛。既然是简广易安排了,我就抄了一本第二声部五线谱,咬牙苦练,很快拿了下来。这为后来以一笛转七调(甚至多调),也就是跳出民乐的简谱,以西洋固定调演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事二十多年,简广易我们之间的关系很亲密,他对于我的眼光放得很长远。”

笛界众所周知,当年刘森先生收了两个学生:简广易和黄尚元。李增光说:“其实刘森的学生有两个半,我算半个。这话是刘森先生说的啊!刘森不曾手把手地教我笛子,经常给我讲的是文化。譬如:刘森对我说:‘小提琴是没有品的,能拉出十二音(律),笛子也行,用半孔吹十二音(律)。’笛子吹固定调最早始于刘森。这半音的思路影响了我几十年,使我掌握了一笛多调的技能。”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尊重知识、培育人才的良好风气下,虽然京城笛界上师方家不乏其人,但广播民乐团却送李增光南下拜师学艺,投到赵松庭、俞逊发门下,一应费用,包括每一课时费4元,均由团里报销。几年后,为了适应国家文化发展的大好形势,。

袁志忠、郑月明《俞逊发传》中说,“俞式教学法”尤其注重“气功、指功、舌功、唇功”,其核心就在于三句话:“自然之中有深意”;“笛艺在笛外”;“心平气和”;“他将习笛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让学生有大思想,从笛艺到笛文化,从匠到艺,不断提高。”该书评价:“俞逊发的艺术道路一直在求新求变,力求突破。”;因此,“他所创作发明的弹吐音、唇击音、混震音、哨笛音、吐倚音、指弦音、指打音、腹震揉音、连续滑揉音、扣(似应“叩”-笔者。)笛音、指跳音、指孔泛音、舌击音、舌冲音、气击音、虚幻音、泛音颤音、吟音等二十余项新的竹笛演奏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拜在俞逊发门下习笛虽然仅仅数月,除了融汇南北诸家笛派的精湛笛艺外,更为重要的收获就是俞逊发的“求新求变,力求突破”的艺术哲学,为日后结出累累硕果的李增光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百度《李增光》专栏里有这样一条视频:年青时代的著名相声演员姜昆对另一女演员说:“快走啊,去看看我们团的李增光,他吹的笛子有一米多长。”

话说1979年春,俞逊发到杭州看望赵松庭先生。赵先生将亲手制作并刻有“松庭”二字的低音G调大笛赠送给俞逊发,说:“这是我花了很长时间研制的笛子,它扩展了笛子的低音音域,你们拿去,多创作一些作品。”赵先生语重心长地告诫:“吹笛子以后要注意结合文化层面,不是单单吹个声音,抒发个情感,我写《鹧鸪飞》,就是受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越中览古》的启迪。吹笛子的人,一定要学习文化,以后大家比的就是文化!”话音未落,赵先生吟诵起《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惟有鹧鸪飞。” (《俞逊发传》)

李增光南下学笛,拜入赵门,得近水楼台之利,似为当时北方新生代笛家最早得赵松庭先生低音G调大笛真传,并以再低大二度的F调大笛演奏由赵先生亲授的古典名曲《鹧鸪飞》。

赵松庭版《鹧鸪飞》在艺术处理手法上,将原曲后面加了一段快板。使得《鹧鸪飞》的演奏手法与江南丝竹音乐大同小异,尤其是快板音乐那一段是使用了循环换气技巧演奏的,这种演奏方法对艺术家本人的要求极高,其指法要丰富而有弹性,要一口气连吹三遍,演奏最快时竟要要达到每分钟160拍,且南派笛子音乐的技法随处可见,其中最常见的是:颤、叠、赠、打,指的灵活程度和换气技法上都运用到了极致。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正是中国改革大潮初起的伟大年代,全国上下,解放思想,奋发图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一时风尚。自简广易“不要学我”一锤定音后,李增光以一曲低音F调大笛《鹧鸪飞》名震京城笛界。须知,低音F调大笛在当时(甚至当下)的文化中心—首都,还是稀罕之物,怪不得见多识广的央视编导们请出年轻的姜昆向全国的观众引荐:“快去看我们团的李增光,他吹的笛子有一米多长!”至今,李增光对恩师刘森先生怀着深深的感恩之情,他对笔者说:“我吹的《鹧鸪飞》,是刘森先生给写的古筝伴奏谱啊!”

回顾历史,:二十岁。刘森先生编创《牧笛》,红遍神州大地,时年20岁;简广易创作《牧民新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亚洲音乐经典之作,时年22岁;李增光一曲低音F调大笛《鹧鸪飞》,开创京城笛家北人南风之先河,时年23岁。当然,将人生事业的“黄金点”演绎为人生舞台辉煌壮丽的大剧,尚需积几十年的努力和汗水啊!

(待续)

声明:本音视频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本平台仅作分享请各位笛友不要用作商业,否则一切后果与本平台无关。此音视频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