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07 月中青春岁月83一、背景搜素1、作者简介刘天华原名刘寿椿,江苏省江阴人,逝世时,年仅 37 岁。刘天华出生于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其兄弟三人:刘天华、刘半农、刘北茂。三人均在音乐方面有诸多成就被世人誉为“刘氏三杰”。刘天华创立了中国的二胡学派,推进了二胡等其他民族乐器往现代专业化方向的发展进程,创作了著名的“十大二胡独奏曲”,另有三首琵琶独奏曲,为我国民族器乐宝库的壮大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刘天华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耳濡目染了新潮文化的发展。其父亲刘宝珊是一位私塾教师,受到新学思想的影响后创办“江阴翰墨林小学”,也就是刘天华小时所就读的学校。在这样一所新式的学堂中,开设了“算术、英语、美术、体操”等前所未有过的新课程。刘天华在这所学校中不仅受到了新文化思想的启蒙教育,又深受国学熏陶,得到了全面的培养。所以在刘天华的二胡创作中,他非常重视的就是创新,且不断追求民主与进步。在父亲刘宝珊去世后,刘半农便以长兄的身份一直照顾着刘天华的生活与学习。他常与刘天华在一起探讨有关音乐的问题。刘天华好多曲子的取名都是刘半农与其一同拟定的。所以,刘天华音乐的进步与刘半农的肯定与鼓励是紧密相连的。

2、社会背景刘天华生活的年代,是一个民不聊生,狼烟四起,难当头的苦难年代。自从“五四”运动以后提出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的吃人礼教,出现新文化运动的思潮。刘天华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特殊的政治环境影响下,相继创作了许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和饱含情感的二胡作品。3、创作动机根据刘天华的弟弟刘北茂回忆说,在 1926 年间,刘天华就已经开始酝酿情感来创作《光明行》,初稿完成大约在 1927 年,又经过了二至三年精细的推敲,后基本上定稿,最终在 1931 年正式发表。在当时的中国,普遍存在“全盘西化”以及“重西轻中”的严重倾向,很多人鄙视国乐,看不起二胡,说二胡只能去表现“缠绵悱恻”“萎靡不振”的不良情绪。因此,刘天华先生就创作了这样一首情绪激昂向上的《光明行》。刘天华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因外人多谓我国音乐萎靡不振,故写此曲以证其误。”因此,《光明行》这首乐曲的问世,正是给了那些鄙视国乐的谬论一个强有力的反驳。二、作品分析1、结构分析乐曲《光明行》由引子、四个段落以及尾声三部分组成,在曲式的创作上结构严谨,在手法上借鉴了西方的复三部曲式结构,同时也保留了民族音乐的创作特点,采用了多段体以及双主题的变奏结构。

乐曲中各个段落的转调十分的自然与恰当。2、曲风分析《光明行》是一首极具民族气息的进行曲风格的二胡独奏曲。乐曲开头引子部分用了连续四个小节的二胡内弦的空弦,用顿音的形式由弱渐强,模拟军鼓的节奏,犹如行进的步伐。虽然只运用了十二个音,但是却让由远及近的行进步伐表现的非常逼真,表达了人们向着光明前进的坚定步伐与信心。第一部分运用到了简析二胡曲《光明行》□ 杨 琼(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6)【摘要】二胡独奏名曲《光明行》已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具有十分丰富的表现力和极强的感染力而倍受大众喜爱。其创作者刘天华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为我国的近现代的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并且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贡献。本文将从乐曲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几方面来阐述此首曲子。【关键词】二胡曲《光明行》;刘天华进行曲风格体彩,旋律感十分刚劲豪壮,积极乐观向上,表现了人们必胜的信心和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第二段作为乐曲的第二主题,第一次的旋律在 G 调上进行展开,加上充分利用了二胡的内弦厚实有力的音色,刻画了人们内心压抑的心情以及要斗争的顽强意志。

第二次的旋律回到 D 调上,运用了外弦的明亮音色,与之前的第一段形成对比,表现人们内心的压抑心情向追求光明的信心与乐观情绪上发展。中部乐曲曲风既沉着坚定又略带轻松活泼的气息,利用三拍子的节奏,在不同的调性上进行着不断的变化,通过不同的手法来展开旋律,描绘了人们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的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共同去探索和追求光明的前途。再现部是通过第一主题而发展的变奏,旋律稳定有力,但又不失豪放雄壮的音乐特点,表现了人们决心要冲破黑暗走向光明的坚定信念。结尾句运用了大三和弦的分解音,将乐曲推向高潮,塑造人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定形象。3、情感把握在这首乐曲中,对曲子情感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演奏者有着过硬的演奏功底,却只会按照曲谱上来生硬的演奏,哪怕技巧再好,也是没有感情的。就像人只有躯壳而没有灵魂没有感情是一样的。首先要做到从感性和理性上充分理解所演奏乐曲的创作背景,理解作者创作时做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创作意图,充分运用想象力在演奏的过程中还原创作背景,围绕全曲的主题思想以及各个段落的主要内容通过手中的乐器表达情感。此首乐曲《光明行》犹如吹响了追求光明的前进号角一般,在乐曲中能够体会到激昂的情绪,人们在四面八方集中在一起迈着坚定的步伐去追求光明。

演奏的时候,要注意运用自己的形象思维,充分理解和体现当时那个时期人们的思想状态,尽可能去完美的塑造作者的思想,把握乐曲的主题思想,从而塑造好刘天华的艺术形象。三、乐曲对后世的影响在国家日益发达的现在,民族音乐获得了良好的机遇,二胡的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喜爱和演奏刘天华二胡曲的人也越来越多。乐曲《光明行》是刘天华十首二胡曲中的其中一种类型,主要来表达“五四”前后人们对于黑暗社会的不满,内心彷徨,悲伤,以及愤怒的情绪和想要摆脱这种现状而奋力反抗的顽强的意志。乐曲问世后,由于正确的表达了当时社会人们的心情,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响应。人们演奏着这首乐曲来鼓舞自己,去追求光明的前途。时至当日,这首乐曲还仍然存在着它的重要的意义。每当人们演奏和欣赏《光明行》的同时,就会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在影响和鼓舞着自己。刘天华的二胡曲的内涵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每一个演奏者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演奏方法,并且每一个欣赏者也都会有自己独到的感受,这也就是二胡所带来的艺术观感。《光明行》是刘天华有名的二胡曲,同时也是我国民族器乐曲中的瑰宝。【参考文献】[1] 高 琳 . 二胡名曲演奏艺术 [M]. 北京 :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2005,3.[2] 袁静芳 . 大学音乐 [M]. 武汉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2002,9.[3] 刘发洪 . 二胡学习 100 问 [M]. 长沙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2004,4.[4] 王国潼 . 刘天华二胡曲 [M]. 北京 : 人民音乐出版社 , 2010,4.[5] 冯光钰 . 中国同宗民间乐曲传播 [M]. 香港 : 香港出版社 , 2002,8.万方数据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