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庵咒笛子_普庵咒笛子_普庵咒笛子

普庵咒笛子_普庵咒笛子_普庵咒笛子

普庵咒笛子_普庵咒笛子_普庵咒笛子

编者按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汇聚了一大批文史、书画、金石、戏曲、医药、工艺美术等领域出类拔萃的人才。馆员大多是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造诣颇深的艺坛耆宿,他们年高德劭,是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所记录的场景与事件,所取得的研究与创作成果,是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馆员风采”栏目将陆续展示省文史馆馆员文化和艺术研究与创作的成果。敬请关注!

普庵咒笛子_普庵咒笛子_普庵咒笛子

陈熙珵

陈熙珵,1944年7月生,北京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师从古琴大家管平湖、吴景略,擅古琴及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多次赴日本、香港等国家(地区)交流演出,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国际音乐文化周活动。著有《陈熙珵古琴曲集》,新创古琴曲《九溪漫步》拟谱,打谱《潇湘水云》《梅花三弄》《黄云秋塞》,其中《潇湘水云》作为浙派代表曲目得到中央广播电台专题介绍。

管窥佛教音乐

普庵咒笛子_普庵咒笛子_普庵咒笛子

普庵咒笛子_普庵咒笛子_普庵咒笛子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古丝绸之路带来了西域与中原经济繁荣与发展,文化交流也日渐繁密。

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至南北朝时梁武帝把佛教定为国教,一时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言胜”(《南史·郭祖深传》)。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达到了顶峰,佛教传入对中国的文化历史产生巨大影响。

佛教自天竺传入龟兹、西域后到中原长安,天竺僧人鸠摩罗什曾译经300余卷,至今在佛教界影响颇深,显教念颂的《金刚经》即鸠摩罗什的译本。在武威市(古凉州)北大街保留有鸠摩罗什修法的寺院及鸠摩罗什舌骨舍利塔。

南北朝时萧齐帝开始崇拜佛教,至武萧赜之子竞陵文宣王萧子良(460—494)著有佛学文字十六帙,一百一十六卷,曾撰制经呗新声,是一位佛教作曲家。梁武帝萧衍是南朝梁的建立者,公元504年亲自制文发愿,宣布舍道归佛,他不但重视译经,还曾亲著诸经的《疏记》《问答》数百卷。曾多次舍身同泰寺为僧,是位笃信佛教的皇帝。梁武帝在音律上也有很深的造诣,曾试制十二律管进行律学研究,他既通佛理又通乐理,对佛教音乐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佛教自天竺传入中国,原经文的天竺佛曲未能全部流传至中国,其原因是“梵音重复,汉语单奇。若用梵音以咏汉语,则声繁而偈促,若用汉曲咏梵文,则韵短而词长”(慧皎《高僧传》)。

佛教音乐包含咏经和歌赞两个部分,进入中国后,结合中国语言音韵规律在音乐上吸取民间音乐,初步形成中国佛教音乐体系,并创作了新的佛曲。被佛教徒奉为中国佛曲大师的是三国时曹操的儿子陈思王曹植。他根据《瑞应本起经》,创作了“鱼山呗”。据史书记载,曹植创作的佛曲“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仅从数量上看,曹植可称为佛教音乐的大作曲家。而在佛教音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僧人,他们为了传播教义,在佛教音乐中采用了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民歌、小曲、说唱、百戏无所不用,每逢宗教节日寺庙里鼓乐声声,佛教在宣传教义的同时也给市民与信众提供了艺术活动的场所。

中国的佛教音乐又称作梵乐。历史上曾作梵呗、梵音、唱导、变文……中国佛教徒模仿古天竺梵腔曲调创作了赞唱佛、菩萨的颂歌称梵呗。梵者,清净之意,呗为赞颂。三国时西域译经大师支谦,先世是月支人,他曾依《无量寿经》和《中本起经》创作了连句梵呗三契。另一位译经大师唐僧会,祖辈世居天竺,是康居人,创作了《泥洹梵呗》。佛教音乐进入后结合中国的语言、音韵的规律,在音乐上起了一定的变化,出现了中国化佛教音乐,以咏读佛经为“转读”,以歌赞称为“梵吹”,《梁高僧传·经师篇论》记述了这种转化过程。敦煌莫高窟第159窟乐队图即是梵吹,图中呈现了一人吹横笛,一人吹笙,后面人在打板的美妙境界。佛教吸取民间文艺形式是佛教音乐发展的重要手法。至隋唐由盛行俗讲音乐转化成讲唱经文和佛教故事,并出现结合道场赞唱佛、菩萨的“佛曲”。佛曲一名始见于《隋书·音乐志》,隋唐佛教音乐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当时佛曲分为两大类,唱给佛、菩萨听的可称为法事音乐,唱给众生听的可称民间佛曲,这类佛曲起源于“唱导”,但在佛经、佛曲中还保存着一些无法翻译的词句如真言、咒语,由此可以看出保留原始及传入的痕迹。

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中国的文人参照梵文的拼音,发明了我国最早的拼音方法——反切,又形成了平、上、去、入的四声体系。从5世纪沈约著《四声谱》开始,音韵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对于中国的诗词文化及音乐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

普庵咒笛子_普庵咒笛子_普庵咒笛子

双林寺千手观音

唐代的寺院林立,佛教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唐代寺院是僧人们的音乐活动地。僧人在寺院里举行俗讲活动,组织社邑定期斋会诵经,广邀信众组织讲唱佛教故事化度信徒,唐代净土宗名僧少康就是一个佛教宣传家及佛教音乐家。

少康(?—805),俗姓周,7岁出家于灵山寺。唐贞元年间到洛阳白马寺,读净土宗菩导大师的《西方导化文》,开始信奉净土教义,发愿念佛。他在浙江时不遗余力地宣传净土教义,倡导念佛,曾散钱于市井使之念佛。宋《高僧传》及《佛祖传记》中记载:“无少长贵贱,见师者皆称‘阿弥陀佛’,念佛之声,盈满道路。”少康狂热地宣传佛教,而且也精通律吕。《少康传》中说:“康所述偈赞,皆附会郑卫之声,变体而作。非哀非乐,不怨不怒,得处中曲韵,譬犹善医,以饧蜜涂逆口之药,诱婴儿入口耳。”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少康是一位佛曲作家,他将民间曲调与佛教音乐结合在一起以传扬佛教。

还有一些高僧大德在深研佛理之余,对于佛教音乐理论也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如唐代律学三派之一的南山宗初祖——道宣(596—667)是佛教史学家,曾在《续高僧传·杂科声德篇》中讲了一些有关音乐理论问题。他讲要“以声糅文,使听者神开”,其意为要用音乐配合经文使听者开悟,认为取郑卫之音“淫声婉娈,娇弄颇繁”,这种“未晓闻者悟迷,且贵一时倾耳”的现象是不对的。道宣主张宣道的要旨是使听众解迷归悟,要为宗教而音乐,不能为音乐而音乐,指出当时艺僧中有重音乐而轻教理的现象。据《宋高僧传》记载,道宣一生著书220余卷,弟子千余人。他的佛教音乐美学论述,对中国佛教音乐发展有重大影响。

普庵咒笛子_普庵咒笛子_普庵咒笛子

佛光寺

唐代一种说唱形式称作“变文”。变者改变原貌之义。把佛经的内容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叫“变相”,把佛经的内容变成俗讲和说唱形式称做“变文”,如《法华经变文》《维摩(经)唱文》都直接以佛经为名。目前能看到的唐代唱本就在敦煌。敦煌变文中最有意义的作品是非宗教的,是以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及现实生活为内容的作品,如“伍子胥变文”“王昭君变文”“孟姜女变文”“张义潮变文”等等。这些作品特点为语言生动有说有唱,讲唱的人逐渐从寺庙僧人转向艺人。

变文是散文与韵文相间的叙事体裁,韵文部分通常是七言四句一段,也有五言的。有的先用散文引起,再以唱文叙述内容,民间音乐与文学融为一体,是百姓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说唱形式。唐赵璘《因话录》记载俗讲僧文淑讲变文的情景:“有文淑僧者,公为聚众谈说……听者填咽寺舍,瞻礼崇拜,呼为和尚教坊,效其声调以为歌曲。”

宋朝的佛教音乐盛行以器乐演奏供佛,以这种通俗化的形式接近民众。元明时期佛教音乐中大量吸收南北民间曲调和曲牌,各地寺院因民族和地域差异,相继产生了各具特色的佛曲。清朝以来佛教音乐已陵夷衰落。佛教音乐与不同地域结合形成了北京智化寺音乐、广东潮州仙庙堂音乐,而河南开封大相国寺则可视为中州佛教音乐的集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民族音乐研究所收集了一批现存的佛教音乐,如音乐史学家、理论家杨荫浏先生整理的宁波天童寺的《燃香真言》、常州天宁寺唱的《香赞》、湖南唱赞的《赞西方》及其他音乐研究部门整理的佛曲《戒定真言》《准提咒》等一些佛曲,使中国佛教音乐得到保留。

梵呗音乐多无乐谱,口口相传,但据记载古代曾有曲线谱。《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有两集旁注有曲线谱,并有旁注“中国传入日本”。此类乐谱在藏传佛教中仍保留和应用,称为“央移谱”。北京智化寺和西安鼓乐中保存有清代传抄的工尺谱。

在其他乐种中琵琶、古琴也保留了佛曲《普庵咒》。据记载宋代曾有著名僧人名普庵,其《普庵咒》全曲由“释谈章句”“初起咒”“香赞”“钟声”“鼓声”等组成。现代民族音乐指挥家、作曲家彭修将《普庵咒》一曲改为民族器乐合奏曲《灵山梵音》。

《法华经·方便品》中有这样的记载:“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具,筲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皆已成佛道……”我们从敦煌壁画、石窟及佛教圣地都可以见到佛教音乐的痕迹,如112窟南壁“西方净土变”中左侧用的是筚篥、笛子和打击乐,右侧用的弹拨乐器琵琶、阮、箜篌。在特窟220窟中的乐舞规模更大,乐器种类更多,囊括了《方便品》中所记载的所有乐器。这些文字记载及图像资料为当今整理、研究中国佛教音乐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选自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采风作品集

《那山那水那情》)

陈熙珵演奏作品欣赏

普庵咒笛子_普庵咒笛子_普庵咒笛子

普庵咒笛子_普庵咒笛子_普庵咒笛子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