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作品13

《c小调第八号钢琴奏鸣曲“悲怆”》,这是达到了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之顶峰的杰作,也是因其戏剧性的优美旋律而为世人所熟悉的作品。本曲无论在内容、旋律和结构等诸多方面,都渗透着一种日耳曼民族特有的理性,这也是贝多芬等德国音乐家共有的特质。本曲的演奏技巧并不太难,因此被演奏的机会也非常之多,更是许多钢琴初学者爱不释手的曲目。在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中,《悲怆》是第一首由他本人亲自写上标题的作品。关于“悲怆”这个辞汇,与贝多芬后半生那感人肺腑而又凄怆深刻的悲剧性生活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因为这毕竟是他的早期作品。

这部作品创作于1799年,是题献给曾经给予贝多芬极大援助的李希诺夫斯基伯爵。但是,贝多芬的创伤思想、观点及个性,从来就没有被别人所左右。因此,这首钢琴奏鸣曲的别名《悲怆》是贝多芬自己命名的,我们也会领悟到这部作品是一部悲壮激昂、热情洋溢、名扬四海的奏鸣曲。英国钢琴家肯特说:“在这首奏鸣曲中,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响完全消失,由于生活经历中的阴暗面,过去他在青年时期那种充满青春活力的乐观力量,已让给一个成年人的感情,他逐渐陷入经常的悲剧之中”。

在钢琴奏鸣曲初版扉页上,贝多芬写着“Grande Sonata Pathetique”(悲怆大奏鸣曲)。二十八、九岁的贝多芬,正值青春年华,事业蒸蒸日上,为什么要写上这么一个标题呢?罗曼·罗兰在他著名的《贝多芬传》中回答了我们的疑问:“……然而痛苦已在叩门;它一朝住在他的身上之后就永远不再退隐。1796年至1800年间,耳聋已开始它的侵袭。”

1801年,贝多芬在给韦该勒的信上写道:“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两年以来我躲避着一切交际,因为我不可能与人说话:我聋了。要是我干着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可怕的遭遇啊。我的敌人们又将怎么说,他们的数目又是相当可观!…… 在戏院里,我得坐在贴近乐队的地方,才能懂得演员的说话。…… 人家柔和地说话时,我勉强听到一些,人家高声叫喊时,我简直痛苦难忍 …… 我时常诅咒我的生命 …… 普卢塔克教我学习隐忍。我却愿和我的命运挑战,只要可能;但有些时候,我竟是上帝最可怜的造物 …… 隐忍!多伤心的避难所!然而这是我唯一的出路。”

“悲怆”奏鸣曲本身和这封信,揭示出了贝多芬的英雄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题目“悲怆”,隐藏着生命的磨难,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但音乐的本体,更多的是对不幸遭遇的“隐忍”,对命运的“挑战”和抗争,对现实的超越和升华,对理想的执着和坚定。

全曲共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庄严的慢板转辉煌的快板。c小调,4/4拍。是宏伟的奏鸣曲式。重板的引子充满古希腊式的悲剧气氛,雄辩的语调具有巨人的气概,绝无儿女情长似的缠绵悱恻,对命运的激愤之情和身处绝境却刚毅不屈的气度使听者热血沸腾。引子部分标明了“严肃”的字样,开始时我们听到了三次严肃的乐句,一次又一次增强其一相同的紧迫性。之后,一段简洁的音程式乐段引出一个宽广热情的旋律,告诉我们它将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乐章。但是,这段旋律很快就变形而回到开头的情绪,紧张的气氛又渐渐出现,并且随着一段迅速下行的半音阶预示很快而充满活力的乐章就要开始。在隆隆的低音下,第一主题好像从极为紧张的状态中逃遁般地迸发出来,表现了汹涌起伏,不可遏止的热情。第二主题有两个旋律:第一个是降e小调,富有轻快的感;另一个是开始的降E大调,它以漠然的节奏感逐渐达到了高潮,造成非常有效果的对比。展开部:首选出现慢板旋律,然后进入快板发展第一主题,在4段7分27秒开始的再现部中,第一主题再现之后,第二主题的第一个旋律以降e小调,第二个旋律以c小调来再现,在尾奏里,仍有慢板主题的短暂出现,隨后由第一主题结束。在这悲怆中,在生命的最深处贝多芬积聚着的力量,终于在呈示部的主题中以一泻千里的非凡气势爆发了出来。时而率直强烈,时而迂回坚韧,就像群山中的松涛,大海上的波浪,一刻不停地鸣响在天地之间。

第二乐章: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调,2/4拍,三部曲式。这是贝多芬以往的慢板中最为优雅的乐章,它抒发了宁静诚挚的感情。第一段是纯洁优美的抒情旋律,响彻着圣咏式的和声和管风琴一般的音响。这个旋律非常接近德国的民歌,因此有人将这一乐章改编为合唱曲和各种轻音乐曲。中部由降a小调的主题开始,在内声部付有三連音伴奏,造成了紧张的气氛。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但第二段中的三連音仍然持续不断。这个乐章蕴涵了人类的许多高贵情感。温馨而虔敬,如同抒情的无词歌,令人百听不厌。贝多芬对生命、对人类的爱就像阿波罗的阳光一样,明澈地闪耀在每一个音符上。这个乐章揭示出贝多芬的思想:生活中的阴霾是暂时的,而希望和爱的阳光是永恒的,它终会温暖人心,照亮人心。

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2/2拍子,回旋曲形式。这个乐章充满田园风味,富于幻想的性格,贝多芬用这个乐章的柔美,轻巧来和第一乐章的运动,热情形成对比。主部主题洋溢着青春的明快和不可抑制的生命活力,虽然很美,而在欢笑的背后,却带有欠稳定的游移情绪。这个旋律和德国民歌的音调有密切的联系,使我们联想起清澈的牧笛声和淙淙的流水声。它还蕴藏着一种柔肠寸断的悲伤情绪,是微微的不安和骚动。第二主题出现在降E大调上,主部主题第二次呈现。大调的副部主题虽然明朗,却也以急速的运动暗示着心态的不稳定。第三主题以降A大调奏出,这是一个幽静而柔和的主题,里面使用了巧妙的对位技法。连接段音乐后,第一主题第三次出现,同时很快转入C大调,第二主题居C大调上第二次出现,最后,主部主题再一次简单地再现,并进入尾声。尾声中又提出了严肃的问题,并给予了肯定的回答,表现出坚强不屈,斩钉截铁般的意志和力量,以一种宣言式的坚定语调表达了真正坚强稳定的意志。这个乐章的好几个段落都有贝多芬惯用的“签名式”结尾,让人领略到作曲家的自信和潇洒。

“悲怆”奏鸣曲对贝多芬有着特殊的意义,他常在大型的作品里使用c小调,比如《第三钢琴协奏曲》和《第五交响曲》。c小调很适合《悲怆》奏鸣曲,因为它表达一种悲观,哀怨和酸楚的情绪。这种情绪重点在精心谱写的第一乐章,但这三个乐章在情绪上是相辅相成的。

贝多芬在他的音乐声中告诉我们,他已超越了现实,摆脱了尘世的困苦,在精神上他是胜利者。贝多芬在他的生活中感觉到了悲怆,感悟到了生命中自我的力量,他将这些写进了这部奏鸣曲,用音乐把我们带出生命的躯壳,导向那无垠的精神疆域,向我们的灵魂中灌注了英雄的理想和人格。贝多芬在自己的痛苦中培育出精纯美丽的花朵,献给自己,献给世人 ……

贝多芬:《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作品27-2

《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又名“月光奏鸣曲”,分为三个乐章。为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于1801年。

第一乐章:持续的慢板,升c小调,2/2拍子,三部曲式。为奏鸣曲形式的幻想性的、即兴性的柔和抒情曲。一反钢琴奏鸣曲的传统形式,贝多芬在本曲的首乐章中运用了慢板,徐缓的旋律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

第二乐章:小快板,降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贝多芬在这一乐章中,又一次“反其道而行之”,改变了传统钢琴协奏曲中一向作为慢板乐章的第二乐章,而采取了十分轻快的节奏,短小精悍而又优美动听的旋律与第一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本乐章起到了十分明显的“承前启后”作用,第一乐章与第三乐章在此衔接得非常完美。

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升c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本乐章拥有精巧的结构与美妙的钢琴性效果和充实的音乐内容,急风暴雨般的旋律中包含着各种复杂的钢琴技巧,表达出一种愤懑的情绪和高昂的斗志。直到全曲结束之前,还是一种作“最后冲击”的态势。

曲式分析

贝多芬这一时期的奏鸣曲充满了尝试性的作法,他企图重新评价奏鸣曲式主要的创作原理。传统的格局,奏鸣曲式往往只出现在一个乐章里,而且通常在第一乐章,但贝多芬打破了这种模式,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是古典乐派开始朝浪漫乐派转变的作品之一。

第一乐章情感的表现极其丰富,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虽然伴奏,主题和力度的变化不大,但仍通过和声,音区和节奏的变化,细腻地表现了作者心弦的波动。这首奏鸣曲包含着贝多芬最原始的构思。它那梦一般即兴的性质,探索钢琴音响共鸣的方式已预察到约一百年后德彪西的印象乐派。它所依据的题材很简单:乐曲一开始,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了无边的幻想,四小节后,第一主题在中音区淡淡地出现。它细致而沉静,略带些忧郁。1段1分18秒在B大调上出现了第二主题。中间部由第一主题开始。三连音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区,呈现出急躁不安的情绪。随后,进入第三段,第一主题平静地再现,第二主题以升c小调的面目再现,然后以低音继续奏出基础动机的尾奏,慢慢地消失而结束。

第二乐章比较短小,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个深渊中之间的一朵花”。它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衔接地非常完美。第一段是连奏与断奏相呼应的主题,然后再以变奏加以重复。中部也保持在降D大调。2段1分13秒再现第一段。这个乐章好像是瞬息间留下的温存的微笑。

第三乐章虽然在调性上与前乐章有紧密的联系,但表达的感情则完全不同。第一主题是热情不可遏制的沸腾和煽动性,犹如激烈的狂怒,又好像是连连的跳脚声。第二主题像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申诉。它临近结束时连续的八分音符,斩钉截铁般的节奏,表现了热情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经过短短的展开部后,内心的激动表现得更为强烈。在尾声中,沸腾的热情达到顶点时,突然沉寂下来,但汹涌澎湃的心情并没有就此平静。贝多芬曾说过他的作品二十七号的两首奏鸣曲都像幻想曲。他指示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的乐章之间要紧接不要有停顿,这样才能从开始乐章以暗示性的方式逐渐展开,进入到错综复杂的终乐章,而得以提供一种凝聚高潮的感觉。

乐曲评价

这部作品,贝多芬自己称为“好像一首幻想曲一样的”(Quasi una Fantasia)。

几乎没有一首名曲像这首奏鸣曲一样,因“月光”这一俗称而名满天下、家喻户晓。《月光》这一名的由来众说纷纭,但最多的是源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1799-1860)对它的形容。诗人听了以后说:“听了这首作品的第一乐章,使我想起了瑞士的琉森湖,以及湖面上水波荡漾的皎洁月光,它犹如那月光闪耀的湖面上一只摇荡的小舟一样。”以后,出版商根据这段话,加上了《月光曲》的标题,关于作曲家在月光下即兴演奏的种种传说便流行起来。

其实,触动贝多芬创作的不是皎洁如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塔·圭查蒂(1784-1856)第一次恋爱失败后的痛苦心情。朱丽叶塔·圭查蒂是伯爵的女儿,比贝多芬小14岁,两人真诚相爱,因门第的鸿沟,又迫使两人分手。贝多芬在遭受这一沉重打击之后,把由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内心痛苦和强烈悲愤全部倾泻在这首感情激切、炽热的钢琴曲中。所以,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

对于这个作品的解释,也许俄国艺术批评家斯塔索夫(1824-1906)的见解是比较合理的。他在回忆了听李斯特在彼得堡的演奏后,认为这首奏鸣曲是一出完整的悲剧,第一乐章是暝想的柔情和有时充满阴暗预感的精神状态。他在听安东·鲁宾斯坦的演奏时也有类似的印象:“ …… 从远处、远处,好像从望不见的灵魂深处忽然升起静穆的声音。有一些声音是忧郁的,充满了无限的愁思;另一些是沉思的,纷至沓来的回忆,阴暗的预兆 …… ”

创作轶事

围绕着“月光”,有一段误传的轶事。当德国诗人路德维希·雷尔施塔布发表文章,说贝多芬的《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使他联想起“瑞士琉森湖上水波荡漾的月光”之后,精明的出版商即以“月光曲”为标题杜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200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过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先生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 ——《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这个故事纯属虚构。其实,贝多芬写作这部作品时,正值1801年,当时他的耳聋疾患日渐严重,失恋的创痛尚未平复,在痛苦的心境中,他写出了这首钢琴奏鸣曲。这个虚构的故事后来被应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标准教科书《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本第二十六课《月光曲》一文。其实,贝多芬另写有《月光奏鸣曲》,但不是人们所指的《月光曲》。

贝多芬:《F小调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作品57

《“热情”奏鸣曲》的名称是汉堡出版商克郎茨起的,原来的曲名是《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作品57号)(献给弗朗茨·冯·布龙斯维克伯爵)。“热情”一词确切地道出了这部作品的本质,因此沿用下来。创作时间为1804-1806年。

《“热情”奏鸣曲》是贝多芬的天才所获得的最伟大的成果之一,是一首举世闻名,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的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它的主观情绪和贝多芬个性特点是如此强烈。这部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巨著兼收并蓄了高度分发的热情,十分热烈紧张的内容,发出了贝多芬深长而热情的呼喊,反映了贝多芬对时代的感触和认识,几百年来,这部作品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真诚热爱。

《“热情”奏鸣曲》作于1804年至1806年间,是贝多芬中期奏鸣曲创作中的代表性杰作,正是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时期。也是整个钢琴音乐史中占有最高峰的经典作品。它不仅是内在的感情狂澜和选材的紧凑使人震惊,而且是那些最富于表情的音乐手法把全部汹涌狂暴的因素完全置于了一目了然的形式里令人赞叹。《“热情”奏鸣曲》以其生动而深刻的音乐形象,概括了十九世纪初期欧洲人民反对封建,反对侵略的英雄面貌。他的深刻、巨大的乐思和雄伟的形式在这一时期突出的表现出来,在贝多芬和其他的同类体裁作品中是非常罕见的。《“热情”奏鸣曲》通过完美的艺术形式,充分地表现了成熟时期贝多芬的思想感情,表明了贝多芬对他生活的时代和社会有着复杂的体会及不满。十分明显,贝多芬最终还是感觉到了人民的力量和时代的前进步伐,以无比巨大的热情寄希望于新的未来。从作者本人到公论都认为 “热情”是登峰造极的钢琴奏鸣曲之一。

贝多芬曾这样解释它的内容:“你去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这是告诉我们,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创造的音乐形象与莎士比亚的创作中诗意的、悲剧的形象有相同的地方,都非常深刻、强烈地表现了一种使人惊叹不已的勇往直前“超人”的力量。深刻的乐思揭示了伟大的人类悲剧;人生面临着迢迢的苦难之路;人生充满了矛盾和不停的探索;人生虽然最终是死亡,但这死亡不同于生物的自生自灭。人在肯定生活的同时,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搏斗,和自然力搏斗;和包围着、敌对他的力量搏斗 …… 这些都由于死亡而升华了,显示出无比的崇高、悲壮的美!

乐曲共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有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表现压抑的情绪和对光明的渴望,以及对所谓“命运”的强烈反抗。第二主题表现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理想的破灭,热情的怒涛和生活的苦难搏斗。这里充满了强烈的戏剧冲突。

第二乐章:与第一乐章的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苦难坎坷的生活历程中,心灵仍充满活力,陶醉在美妙的理想境界中。这里用了淳朴的赞歌式主题,三个变奏之后,节奏逐渐活跃,暗示英雄的意志通过沉思又坚强起来,继续向苦难进行顽强的搏斗。

第三乐章:是1804年夏天写的,贝多芬和他的学生利斯在散步的路上,口中一直哼着一个曲调。他说:“这是我想到的一首奏鸣曲的最后快板乐章的主题。”走进屋后,贝多芬连帽子也来不及脱,就奔向钢琴弹奏这个崭新的乐章达一小时以上。最后他对利斯说:“今天我不能给你上课了,我还需要工作。”具有超凡脱俗气质的《“热情”奏鸣曲》最后乐章就这诞生出来了。这里显示了沸腾的斗争意志,百折不挠的气势,号角般的引子,暴风雨般的第一主题和顽强反抗、挣扎的第二主题。虽然以悲剧式的和弦收场,但是在终曲的尾声却出现了群众舞曲性质的节奏,出现了英雄的插句,表现了不屈不挠的斗志,和英雄本身所具有的巨人般的力量。

在形式上,《“热情”奏鸣曲》表现了贝多芬的独创精神,创作手法自然、灵活。他将“普罗米修斯的不安的灵魂”和被刚强意志所克服的狂澜般的情感,理智地组织在古典式的、严整、纯洁的音乐形式里,音乐语汇朴素、简洁、精确。对此,罗曼.罗兰称赞道:这是“在花岗石的河道里的火焰的巨流。”

申德勒有一次向贝多芬问起《D小调奏鸣曲》(作品31之2)和《F小调奏鸣曲》(作品57号)的内容时,贝多芬的回答是:“请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因此前者被称为《“暴风雨”奏鸣曲》,而后者则由汉堡乐谱出版商克兰茨(1789-1870)加上了《“热情”奏鸣曲》的标题。(另一说,“热情”的标题是由德国钢琴家、小提琴家、作曲家和指挥家赖内刻(1824-1910)所加,这似乎是没有根据的。)“热情”的标题没有贝多芬的认可,但用于这部英雄豪迈、气势磅礴的作品,是相当恰切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有一次在莫斯科听到俄国作曲家和指挥家多勃洛文(1894-1953)演奏这首奏鸣曲后,说道:“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前所未有的音乐。我总带着也许是幼稚的夸耀想:人们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啊!”1870年10月30日,巴黎在普法战争中已经被普鲁士军队包围三个多月了。设在凡尔赛的普鲁士国王威廉的大本营里,铁血宰相俾斯麦正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首脑梯也尔谈判停战条件。这天晚上,曾任德国驻意大利大使的格台尔,在凡尔赛的一架破旧不堪的钢琴上,为俾斯麦演奏了《“热情”奏鸣曲》。俾斯麦听了最后一个乐章后说:“这是整个一代人斗争的嚎哭。”他是从一个嗜血成性的野心家立场来领会贝多芬的“热情”的。他曾说过:“要是我能常听这个曲子,我的勇气将不会枯竭”,因为“贝多芬最适合我的神经”。贝多芬在1801年6月29日说过:“我的艺术用以改善可怜的人们的命运。”贝多芬如果地下有知,听说他的音乐为俾斯麦利用,他一定是死不暝目的。

贝多芬:《降E大调第二十六钢琴奏鸣曲“告别”》作品8

《降E大调第二十六钢琴奏鸣曲“告别”》作品81a(Sonate Nr.26 Es-dur op.81a “Les Adieux”)作于1809-1810年间,题献给鲁道夫大公。鲁道夫大公是贝多芬的资助人,又是挚友。1809年4月9 日,奥地利与法国进入交战状态,5月12日拿破仑军队攻进维也纳,维也纳贵族纷纷逃难,鲁道夫大公也于5月4日逃离。贝多芬在此曲原稿上记有“1809年5月4日,在维也纳,我所尊敬的鲁道夫人公爵殿下临行前”。

全曲共三个乐章:

I - Adagio - Allegro 第一乐章:告别:柔板(5分59秒);

II - Andante Espressivo 第二乐章:别后:富有表现力的行板(3分17秒);

III - Vivacissimamente - Poco andante 第三乐章:重逢:极其活泼(5分02秒)。

此曲共3个乐章:

第一乐章:“告别”,慢板,降E大调,主部为快板,降E大调,奏鸣曲式。贝多芬在慢板开头3个音符上标注“告别”,这一动机贯穿整个乐章。第一主题的二三小节、第二主题里以长音符都承载这动机。尾奏从第一主题发展开始,两手奏出连锁形“告别”,营造出令人回味的氛围。

第二乐章:“不在”,充满感情的行板,C 小调,“A-B-A-B”形式。第一主题多少带有一些伤感,经过部主题动机以流畅的琶音来进行,整个乐章弥漫一种不安宁的氛围。

第三乐章:“重逢”,十分活泼地,降E大调,奏鸣曲式。充满喜悦的活泼,充满像透明的光缤纷错杂一样的美,而且尾奏中孕育有感慨万千一样的情感。

贝多芬的降E大调“告别”奏鸣曲(Lebewohl Sonata,作品81a)带有1809年政治风暴的印迹。当时,拿破仑的军队入侵奥地利,在轰炸之后占领了维也纳。贝多芬的许多朋友都撤走了,包括他的学生和赞助人鲁道夫大公。他在1809年5月4日离开,直到1810年1月30日才回来。在《“告别”奏鸣曲》中,贝多芬在乐谱里记录了大公离去和返回的日期,并让情感的发展线索“告别-离开-返回”(“Lebewohl - Abwesenheit - Wiedersehen”)来决定三个乐章的基本性格。第一版乐谱用的标题是法语的而不是德语,这让贝多芬很愤怒,倒可能不只是因为Les Adieux和Das Lebewohl含义有别,而是因为开头的像圆号似的下行动机(“G-F-降E”,低声部是“降E-降B-G”)和“Le-be-wohl”这三个音节的联系。这个词就这样对应地写在这三个和弦下面。

“告别”动机在慢速引子里最初的和声并没有建立起主调降E大调,而是具有欺骗性地绕到下中音C小调上,接着在第8小节到了更远的降六级 —— 降C大调上。就这样,第一个到达降E主三和弦的终止式一直拖延到“快板”部分的第5小节。慢速引子里调性的模糊让音乐产生犹疑、探索般的性格,这种性格在第二乐章“离开”(Abwesenheit)里重现。同时,三度音程半音下行的“告别”动机在整个第一乐章的“快板”中通篇起着重要作用。快板首先以半音下行的低音上方以新面貌出现的“G-F-降E”进行开始。在展开部中,贝多芬再次利用这个动机和不稳定和声的关系把音乐带向远关系调性。尾声里,对告别动机的模仿渐行渐远,仿佛暗示出离别已经发生了。

“离开”乐章带有行列行进的性格,直接引向终曲。悲苦而抒情的段落通过一段短小的连接段,到达属调上一个安慰性的、如歌的主题。包含这两个主题的整个段落随后在另一个调性上开始反复;仿佛“悲伤-安慰”的循环似乎会永远进行下去。

在第三遍进行到6小节后,音乐正走向降E上的属七和弦,期待已久的事情终于发生了:降E属七和弦的复杂音流以决定性的欢乐形成走向终曲的10小节过渡段。这当然就是团聚的时刻了。这个舞蹈性的“非常活泼的”乐章把第一乐章的“告别”动机变形为火花般的装饰奏。贝多芬重现了从“离开”到“重聚”的过程,把冰冷、萧瑟的空八度转化为6/8拍上用倚音装饰的精巧波动。这首终曲不仅是三个乐章整体叙事过程的最终结果,也是全剧的戏剧高潮。贝多芬显然把奏鸣曲的最终完成拖延到大公真正回来之后,只有那样才有理由来庆祝、并通过艺术作品来纪念他们的友谊。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