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你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彷佛你消失了一样

——聂鲁达《寂静》

钢琴简谱夜曲_钢琴曲谱夜曲简单版_夜曲钢琴曲谱

降E大调夜曲,OP.9/2,1830年

十岁的时候,老师说我是个坏孩子。成绩垫底不说,上课的时还要扯女生的头发。

四十岁的时候,我不知道当年那位因为早恋,把我母亲煞有介事地叫到学校的老师,现在在哪里?也不知道那位头发软软的小女生,是否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已经忘了她的名字,但我清楚地记得,我没有扯她的头发,她扎着小辫坐在我前面,当她在笑的时候,柔软的头发上绑着的红色小球,就开始晃动,它让我想起我家院子里种着的南天竹,秋天红彤彤的果实缀满细细的枝头,在风中轻轻摇摆。我忍不住伸出了手。我仿佛现在还能感受到那个遥远的刹那,柔软中带着一丝难以形容的温度。她回过头,看了看我,然后转过头继续笑,她笑什么我不知道,但那一刻才十岁的我突然觉得,她好美。

挨完批,灰头土脸地跟着妈妈回家的路上,妈妈只训了我一句:以后你不许去扯女生的头发。我想说:我没有扯。但我不敢狡辩。上世纪80年代,一个十岁的男生哪里知道什么爱情。但那一刹那的美丽,的的确确已经钻入了我的心中。毫无防备地落在我的心田里,直到某一个春天,突然发出芽来,接着抽枝展嫩,开花结果,然后——零落成泥。

夜曲钢琴曲谱_钢琴曲谱夜曲简单版_钢琴简谱夜曲

如今十岁的孩子们,也会老婆、老公地调情。人们都喜欢看小朋友假装大人的游戏。肖邦的爱人乔治·桑曾说:在认识爱情之前,我们先认识了欲望。我们不断地被欲望与时代席卷着向前,来不及发现,也没时间怀念,更来不及思考。然而,当时光的浊流在我们心底慢慢沉静下来,为何,我们总是能看到过去美丽而单纯的影子?

它就宛如肖邦20岁,去巴黎之前,写下的那首简单的降E大调夜曲,质朴如歌的主旋律仿佛夏天彩虹的雨滴,经过几次看不经意的装饰与速度变化,轻柔地滑落在你的心事之中,安抚着你躁动不安的情绪。悄悄晕染开来的音色,滋润着你记忆里那片久已荒芜的花园,在一曲终了时,那沉睡的玫瑰又重新绽放在枝头。

夜曲钢琴曲谱_钢琴简谱夜曲_钢琴曲谱夜曲简单版

唐璜主题变奏,OP.2,1829年

油画:·肖邦在雷兹威尔家的音乐会

1829年,十九岁的肖邦风华正貌,他经常在波兰著名的艺术家安托尼·雷兹威尔家中演奏自己的作品。年轻的他,正在成为当时欧洲乐坛冉冉升起的明星。他被誉为波兰的莫扎特,不仅经常应邀参加波兰皇室举办的音乐会,还在老师的帮助下,多次前往当时音乐与艺术的中心德国莱比锡、法国巴黎与维也纳,成功的举办了多次个人作品演奏会。

唐璜主题变奏,作品第2号——为钢琴与乐队而作。这首曲子是年轻时肖邦最受好评的作品,改编自莫扎特歌剧《唐璜》中的著名二重唱《请伸出你的小手》。当时,德国大音乐家舒曼,听过这部变奏曲之后,在《大众音乐杂志》上热情地称赞:

绅士们,请摘下帽子……我为肖邦伟大的天分、高尚的目标和他的大师级作品前俯首!

这支肖邦初试莺啼的变奏曲,已经展露出了年轻肖邦的非凡才华,独特的钢琴和声,华丽的经过句,诗一般的乐句,正在构建着属于他的音乐世界。有意思的是,整首曲子经过了六次变奏。在每一次变奏中,肖邦都巧妙地插入了乐队部分,钢琴与乐队,就仿佛是肖邦和莫扎特的隔空对话。更奇妙的是,最后第六次变奏,肖邦突然使用了他钟爱的波兰舞曲形式,仿佛向着心上人发出了共舞的邀请。

钢琴简谱夜曲_钢琴曲谱夜曲简单版_夜曲钢琴曲谱

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OP. 21,1829-1830

康斯坦琪亚学生时的演出照

1829年的他恋爱了,心上人是他在华沙音乐学院的同学——声乐系学生康斯坦琪亚•格拉德科芙斯卡。肖邦可不是那种一喜欢就忍不住会伸出手去摸女生头发的男孩。他经常听到女孩的歌声,看到女孩的芳踪,但他什么也没有表白,在那段到处演出的日子里,他只能将这份热烈的爱,悄悄藏在心底。当时,他正在创作第一和第二钢琴协奏曲,不知不觉中,这份没有表白的爱情就喷涌而出。他在给好友的信中写到:

这半年来,我几乎每天晚上都梦见她,但是还是未跟她交谈过半句,我就是在思念她之中写下了我的协奏曲的慢板乐章

肖邦所说的慢板乐章,就是OP. 21,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在深沉得有些失重的乐队前奏之后,情诗一般柔美的钢琴乐句,才沿着失眠的夜色边缘流泻而出,仿佛五、六钟的朝霞,如梦似幻,流光溢彩。

夜曲钢琴曲谱_钢琴简谱夜曲_钢琴曲谱夜曲简单版

年青时代的肖邦

然而,一直到1849年,肖邦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时。这份初恋也和这优美的旋律一起,深藏在肖邦那诗一般的音乐迷宫之中。直到时过境迁,一位为肖邦写传记作家找到了还健在的康斯坦琪亚,告诉她,这支慢板乐章之后的故事。康斯坦琪亚这才大惊失色。她告诉那位作家:年青时,肖邦是华沙音乐学院最耀眼的明星,风度翩翩。学院里几乎每个女孩都幻想和他接近。但他从来不会和女同学主动接近。她也从来不知道,肖邦对她的情义,更不知道这支优美的慢乐章是为她而作。

春天有无数的花儿,都没有结果。它们飘落在你的记忆深处,安静得仿佛消失了一般。只留下无法追寻的淡淡芬芳。

一杯故土

我没有感到羞愧

在你的怀里我流下了眼泪

你的美打动了我

在你的子宫里

我再一次成为了孩子

——鲁热维奇《请告诉我》

钢琴简谱夜曲_夜曲钢琴曲谱_钢琴曲谱夜曲简单版

艺术歌曲《悲伤的河流》,OP.74/3,1831年

相比个人事业的一帆风顺,1830年时的肖邦祖国——波兰,却处在俄国沙皇与强大的普鲁士帝国的双重压迫之下,水生火热。当权者甚至有意废除波兰语。在波兰的首都华沙,波兰皇室,屈服于沙皇保护。俄国沙皇在波兰的代表,颐指气使,不可一世。

整个波兰的政局风起云涌,抗俄斗争此起彼伏。即使是艺术家,也难以置身事外。更何况,从小就深深浸润在波兰的一草一木之中的年青肖邦。在1830年时,年轻气盛的肖邦曾在一次波兰皇家的音乐会上,不肯为俄国沙皇派驻到波兰的总督演奏,因此惹怒了俄国人。父亲赶紧把热血的年青人送到国外,免遭不测。

肖邦的父亲——尼古拉斯·肖邦,曾亲历过1794年的波兰起义,甚至担当过波兰起义军的上尉军官,在艰难的战争中,他见识了下层平民的疾苦,冻死、饿死的穷人被遗弃在路旁。田野里,乌鸦啄食着无名战士的尸体。饥饿的孩子,为了一块面包什么都可以做。

夜曲钢琴曲谱_钢琴曲谱夜曲简单版_钢琴简谱夜曲

尼古拉斯曾在给朋友的信中描述当年的惨况:饥寒交迫的孩子,聚集在军队的驻地,想讨口饭吃,或者只是想在火边取会暖。

起义失败后,尼古拉斯也曾意志消沉,经历了可怕的失业,自己也差点饿死街头。血与火的战争,流离失所的经历,让这位父亲深感沉痛。他当然不愿意才华横溢的儿子,象他一样卷入政治和战争的纷争中。他一再地告诫身在国外的儿子:专心艺术,不要回国。

1830年夏天,波兰又一次暴发了抗俄起义。当时,肖邦正和自己的好友伊沃切霍夫斯基,在维也纳演出。伊沃切霍夫斯基闻讯,热血沸腾,当即中断演出回国参加起义。看着好友离去的身影,身在维也纳的肖邦第一次感到了一种沉重的失落,然而,他还是带着沉重的心情完成了演出。当音乐会结束,他再想搭乘送快件的邮车去追赶好友时,邮车早已开走了。肖邦在当时的日记中写道:

我诅咒我的旅行。这里所有的宴会、晚会、音乐会、舞会都只会使我厌烦,只会使我感到忧伤和沉闷。

旁观着苦难深重的祖国,却无能为力。这种痛彻心扉的无助,从此伴随了肖邦的一生。在黑白琴键上,倾吐着无法化解的悲愤。一个真诚的人永远无法对祖国的苦难无动于衷,然而,一个人的力量又如何能化解如此宏大的苦难。

钢琴简谱夜曲_夜曲钢琴曲谱_钢琴曲谱夜曲简单版

C小调“革命”练习曲,OP.10,1831年

肖邦,不是他那位被称为波兰雄鹰的诗人朋友——密茨凯维奇,一生都以民族独立为己任。在肖邦消瘦的身体里跳动的是一颗纯净的心灵,它是波兰的,更是世界的,它只为美而生。

几周后,贵族青年们发动的独立起义就宣告失败。他那位冲动的朋友,甚至都还没来得及拿起枪。当风平浪静之后,肖邦回到了波兰华沙。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那年冬天,华沙的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俄国总督的卫队到处抓人,肖邦的父亲,再也按耐不住,他坚定地认为:波兰已经不再适合肖邦——儿子需要更广阔、更自由的艺术空间。

更重要的是,父亲不希望儿子被卷入波兰革命的暴力浪潮。这里的悲剧,即不是刚刚开始,也不会在明天结束。当贵族发动起义,穷人却正冻死在街头。现实冷酷,历史无情,带着你所有的爱、所有的回忆,带着你刚刚长齐的艺术之翅,去翱翔吧!再也不要回来!

钢琴曲谱夜曲简单版_夜曲钢琴曲谱_钢琴简谱夜曲

1830年11月2日,华沙城郊寒冷刺骨。那天,正好是天主教的”亡者之日“(悼念死者的日子),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与同学都来为他送行。老师埃斯内尔还为弟子特别谱写了一首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告诫他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临了还送了一个闪闪发光的银杯给肖邦,里面装着一捧波兰的泥土。肖邦在那天的日记中写道:

如果我走了,也许再也回不来了,感觉我会客死他乡。如果死在别处,而不是死在生活过的地方,那该多么不幸……

谁曾料到,这一走,真的是风萧萧兮易水寒,诗人一去兮不复还。

C小调“革命”练习曲,火热的快板,作品第10号,作于1831年初。当时肖邦已经离开华沙,正旅行前往巴黎途中,他在经过德国斯图加特时,报纸上传来又一次华沙起义的消息。

又一次起义,又一次被迅速地镇压。在悲愤之余,肖邦只能将一腔的热忱,化作左手指上狂风暴雨般的上下行音阶序列,右手则奏出犹如号角一般的和弦。在强弱交替的乐句之间,你仿佛还能听到百年前,钢琴诗人肖邦,激奋的呐喊与苦闷的回声。

离开!离开!离开!

回家,却意味着永远的离开!

离别的华尔兹

在我的短小的歌曲里

田野的花朵散发着清香

在它里面还隐藏着

我美好的青春时代的梦想

——柯诺普尼茨卡《我的歌》

钢琴曲谱夜曲简单版_夜曲钢琴曲谱_钢琴简谱夜曲

艺术歌曲《春天》,OP.74,1838年

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

离别之苦,总是百味杂陈,无法收拾。就在离别那天的音乐会上,肖邦暗恋的姑娘康斯坦琪亚,也在相送的队伍中。伊人无意,肖邦却无法忘怀。他在写给秘友的信中,再次提到了那天的她:

她身穿白色裙子,佩带着玫瑰,出现在音乐会中,无比优雅和美丽

这也许是肖邦最后一次提起这位姑娘。当故国越来越远,青春也一去不回。

1831年,带着沉重的思恋,带着朦胧的单相思,带着一腔热血与年青时的壮志,也带着他与生俱来的万种柔情,肖邦的人生翻到了一个新的篇章。他到处演出、教授钢琴。在历尽艰辛之后,一直到1833年,年青肖邦总算在欧洲乐坛站住了脚跟。他那诗一般的钢琴,成了当时法国、意大利的顶尖音乐沙龙上的明星。

夜曲钢琴曲谱_钢琴曲谱夜曲简单版_钢琴简谱夜曲

李斯特改编肖邦艺术歌曲《我的爱人》

与他同时代的钢琴巨匠李斯特,更是以肖邦为挚友。两人惺惺相惜,经常在沙龙里一起演出。在流浪异国的日子里,肖邦私下为朋友创作了17首波兰语的艺术歌曲。这些歌曲大都取材于波兰诗人的诗歌,简单易唱的旋律,尽是来自故国之声,浓浓的思念在这些歌曲中流淌。改编之王李斯特,很喜欢这些并不出名的小曲。他甚至把其中一首《我的爱人》改编成了纯钢琴曲。

1834年,肖邦受一位旅居在日内瓦的波兰贵族邀请,成为他家宝贝女儿的钢琴老师。这位可爱的波兰姑娘,名叫玛丽亚·渥金斯卡。少女时,她曾和钢琴夜曲的创始人约翰·菲尔德一起学习钢琴,还画得一手好画。拿破仑三世曾热烈追求过她。一位当时的诗人,曾为她的美貌倾倒,在诗中写下:轻轻触摸你那宛如地中海之波的秀发,你的肌肤闪烁着橄榄油般的光彩与芬芳。

钢琴曲谱夜曲简单版_钢琴简谱夜曲_夜曲钢琴曲谱

1835年,肖邦肖像,渥金斯卡画

玛丽亚·渥金斯卡的出现,再次点燃了肖邦的热情。两人很快就坠入爱河。1835年,渥金斯卡为她的新夜曲王子画下了上面这幅著名的肖像画,它也被后世称为最美的肖邦肖像,画中的肖邦平静而秀气,而当时的渥金斯卡只有17岁。

1836年女孩央求母亲,答应了她与肖邦的定婚。然而,就在两人宣布定婚不久。女孩的伯爵父亲赶紧从波兰赶来,撕毁了俩人的婚约,理由据说是因为,嫌肖邦体弱多病。其实在肖邦的时代,一位伯爵的女儿,在现实中很少能和平民阶层的艺术家成婚,门第之见在那时代远比我们想象的可怕。

伤心的肖邦被伯爵赶回了巴黎。1837年春天,他大病了一场。这应该是肖邦39岁的人生中唯一一次订婚。不久,渥金斯卡就被父亲嫁给了他人。

钢琴简谱夜曲_钢琴曲谱夜曲简单版_夜曲钢琴曲谱

离别的华尔兹,OP.69/1,1837年

1837年春天,远离故土、爱人与希望,27岁的肖邦,独自在巴黎消沉。

此时,女作家乔治·桑还没有真正进入他的生活。年青的音乐家因为严重的咳血,重病在床。在他颤抖的手指上,是渥金斯卡写来的绝交信。

一切还没有真正开始,就已经永远结束,没有任何余地。在收到玛利亚绝交信之后,肖邦写下了上面这首在他生前从未发表的《离别的华尔兹》,作品第69号,在乐谱的扉页上,肖邦亲手题写了离别两字。

乐曲采用降A大调,慢板。从弱拍开始摸进下行的主题,委婉深沉。随后,在降E大调上,运用半音和大跳音程让乐曲急速转调,激越中引出略带伤感的中间部主题,其婉转如歌的曲调,忧伤而悲凉。最后,乐曲重新回到最初的主题,无奈地结束了这支他生命中,最心痛的舞曲。

这首肖邦的遗作是后人发现的,没有正式编号,一般被认为作于1837年的巴黎,简短的乐句,缓慢的速度,却蕴含着隐隐的伤痛。优雅如肖邦,淡淡地谱下如此华美的篇章。没有哭天抢地,没有对门第偏见的愤怒,他只是用华美的乐句,把我们悄悄引入了他内心的荒凉与寂静。

少年时妹妹的离去,青年时纯洁的单恋,早已是昨日之花。当肖邦展开艺术翅膀,追随着命运的狂风,永远飞离了滋养他长大的故土时。一条条欢快与忧伤的小河,最终汇聚成悲伤的河流,它缓缓地流过这广阔而荒凉的世界。命运之路不断的向前伸展,人生总是不断地别离。当你仔细倾听,你一定能听到,在风花雪月之后,在那暗淡生命之上,风儿轻声地叹息。

然而,打住!

1837年,欢乐的前奏曲已经沉默,肖邦哀婉的乐章才刚刚开了个头。接着还有热情的第三乐章、平静的中间部主题,最后他那坠天使一般的身影,才会轰然沉入苍茫的大海。(未完待续)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