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教材分析《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均(阿炳)的代表作。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二泉映月》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首享誉海内外的优秀作品,是中国民间器乐创作曲目中的瑰宝之一。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已的痛苦身世。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欣赏乐曲,学习阿炳在充满坎坷和磨难的生活中那种倔强不屈的精神,热爱祖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听辨、讨论、联想,感受乐曲的情绪发展,培养良好的听赏习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3、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二胡的相关知识,感受二胡的音色与表现力,了解乐曲的情绪发展脉络,体会乐曲如泣如诉、如悲如怒的情调。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二胡的音色与表现力,体会乐曲如泣如诉、如悲如怒的情调。2、教学难点: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能根据音乐的变化感受作者情绪的发展变化。教学策略与手段设问、启发、讲解、示范、对比、探究教学准备二胡、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45分钟)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生问好,组织教学。播放二胡曲《赛马》设问:(1)乐曲的速度?(2)演奏的乐器?(引入中国民族乐器二胡)介绍二胡二胡始于唐朝,称“奚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的总称。二胡又名胡琴,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之一。二胡构造简单,一根细细的木制琴杆,长约80厘米,琴杆上有两根琴弦,琴杆下装有茶杯形状的琴筒,还有一把马尾做的琴弓。

演奏二胡时采取坐姿,左手持琴,右手持弓。二胡的音域可达三个八度。二胡发出的乐音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它以接近于人声的音色,成为一种富于歌唱性的乐器,有人还因此称它为“中国式小提琴”。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引入新课内容)新课教学教师演奏《二泉映月》,学生整体感受。设问:乐曲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悲惨、凄惨)欣赏提示《二泉映月》中的“二泉”即位于无锡惠山的著名风景地“天下第二泉”。“二泉映月”指的是二泉与月光相互映照。惠山二泉是阿炳双目失明之前常去玩赏的地方。在他双目失明之后,将想象中的美丽景色及饱尝的人间辛酸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全部寄托在他演奏的这首二胡曲中,可是眼前一片漆黑,他再也不能目睹旧时的一切,伤感悲凉的情调也浸透在乐曲中。所以,《二泉映月》优美而悲哀,又带着一丝痛苦、愤怒的情绪。作者介绍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人,我国的民间音乐家。自幼跟随父亲当道士,并学习音乐,精通许多民族乐器。后来又流落街头卖艺,生活穷困,饱受苦难,三十岁左右就双目失明,因而又被称为“瞎子阿炳”。他创作和改编的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等作品,是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创作背景阿炳原为无锡城区雷尊殿道士,自幼受到四句头吴地小山歌、长篇叙事歌、滩簧、说因果和丝竹乐等乡土音乐的熏陶,对音乐非常喜爱。在父亲的教习下,他十六七岁便学会了结构繁复、技法多变的梵音,吹、拉、弹、打、唱、念样样精通,并能正式参加道教法事音乐的演奏活动。年过而立之后,阿炳的境遇急转直下。先是因染上吸食鸦片等恶习导致生活潦倒,随后患上眼疾,双目相继失明,再到后来便流落街头卖艺,生活十分贫困。底层的生活让他历尽了人世的艰辛,饱尝了旧社会的辛酸屈辱。但才艺出众的阿炳,经常通过拉二胡、弹琵琶、说新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通过音乐揭露当时的黑暗。他把自己对痛苦生活的感受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产生了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阿炳生活的写照,是他情感宣泄的传世之作。阿炳利用自己的创作天赋,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化作一段段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的音符,使听众在旋律中产生共鸣。这首二胡曲被世人喜爱并引为经典,是阿炳创作的成功,是他创作天赋的体现。乐曲介绍《二泉映月》,二胡名曲,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均(阿炳)的代表作。作品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音乐家杨荫浏先生根据阿炳的演奏,录音记谱整理,灌制成唱片后很快风靡全国。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曾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二泉映月》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宝库中一首享誉海内外的优秀作品,是中国民间器乐创作曲目中的瑰宝之一。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已的痛苦身世。分段欣赏(1)引子以四拍组成的短小音调作为开端,以一个下行音阶式短句,发出了一声饱含辛酸的叹息。对阿炳来说,这一声长叹不是偶然发出来的,应该说他一生受尽了苦难,在57岁时有这样一个机会发出来这样一种叹息。(2)音乐主题第一主题的旋律在二胡的中低音区进行,低沉压抑,音域不宽,曲调线以平稳的级进为主,稍有起伏,表现了作者心潮起伏的郁闷之情;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对比鲜明,利用不断向上的旋律冲击和多变的节奏,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的控诉,也体现了他不甘屈服的个性。(3)五次变奏这五个段落是围绕着第一段两个主题的五次变奏:它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并结合曲调音域的上升和下降,表达出音乐的渐次发展和推进。主题变奏随着旋律的发展时而深沉,时而激昂,时而悲壮,时而傲然,深刻地展示了作者的辛酸与痛苦,不平与怨愤。(4)尾声尾声结束在轻奏的不完全终止上,好像无限的惆怅与感叹,声音更加柔和,节奏更加舒缓而趋于平静,给人以意犹未尽的感受。拓展延伸领略中国新民乐的风采,欣赏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茉莉花》。课堂小结今天,我们欣赏了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体会了乐曲如泣如诉、如悲如怒的情调,还有作者阿炳在充满坎坷和磨难的生活中那种倔强不屈的精神,同时他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课后请同学们多搜集一些中国的民族音乐,更深地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并把中国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