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著名的《献给爱丽丝》(或名《致爱丽丝》)原名为“A小调巴加泰勒”,写于1810年,题材是钢琴小品。与语言艺术的小品不同,在古典音乐中,所谓的“xx小品”指的是用xx器材演奏出的单乐章、短小精悍,但仍有很高欣赏价值的作品。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手稿一直到了1867年才被发现并公布于世,此时贝多芬已经逝世40年了,而1810年出生的肖邦也早在18年前就去世了。所以对于一个真正优秀的作品,时间是不会磨灭其影响力的。

而“巴加泰勒”,指的是轻巧活泼的事物。

关于这个A小调巴加泰勒,有一个美丽的传说。1791年的圣诞夜,贝多芬遇到了一个哭泣的小姑娘。这个小姑娘的名字就叫爱丽丝。原来,一直照顾这个小姑娘的邻居雷德尔巴塞特老爹已经在弥留之际了,而老人夙愿还未达成,老人坚信如果不能满足他今生的最后一个愿望,他就升不到天堂。

贝多芬感到有些难过,他询问老人的愿望。

“他想去波利尼西亚的塔西提岛,去看看森林和大海;还想去阿尔卑斯山去......”爱丽斯一边擦眼泪一边说,“但是,神父们不肯去帮助他,说他们也帮不上忙,就把我赶出来了”。

贝多芬没有多说什么,他进屋看了一眼双目失明的老人,轻轻地走到墙角打开钢琴。他的灵感瞬间像清泉一样汩汩而出,弹奏了一段优美的旋律。在旋律中,老人仿佛真的看到了森林,听到了鸟儿的歌唱。还有大海和风帆。老人对贝多芬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贝多芬却说:“不,我想我们都要感谢这个天使般的女孩爱丽斯。请允许我把这支曲子送给你,我想永久地把这段曲谱记录下来,让它陪伴我走完以后的路。”说完,贝多芬起身亲吻了爱丽斯,又回到了夜色中。

其实,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不过这首曲子确实是献给某个人物的,而这个人物其实叫特蕾泽。贝多芬为特蕾泽写了一首曲子,但是,后来发现这个曲子并补入贝多芬作品集的人却犯了翻译错误,把“特蕾泽”错译成了“爱丽丝”。后人将错就错,就称之为《献给爱丽丝》了。

此曲采用回旋曲式写成,结构是ABACA的形式。A为整首小品的叠部,B、C两部分则为两个插部。A部分有三小乐句,共22小节(不计重复部分),B部分分为两个小乐句,共15小节,而C也可分为两个小乐句,共22小节。全曲不计反复部分共103小节。

在最后,贝多芬又安排了从导7和弦到主6和弦再接上属7和弦的连接。

贝多芬在这个由尾声转变过来的插部中,利用和弦式的陈述方式表达了一种坚定的决心,并用密集的和弦与快速的分解音型弥补了前面部分中缺少激情和高潮的不足,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可以参考理查德克莱德曼版本的献给爱丽丝,大约在3分15秒左右)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