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作背景,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

《致爱丽丝》由贝多芬作于1810年,他写这首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一个寒冷的圣诞之夜,40岁的贝多芬徘徊在维也纳的街头。突然,贝多芬遇见了一位在寒风中哆嗦的女孩。女孩名叫爱丽丝,她的一位邻居雷德尔老爹正病的厉害。双目失明的老人有一个愿望,他说,在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以前,他是不能死去的,否则他的灵魂就不能升入天堂。“什么愿望?”贝多芬问。“他想再看一眼森林和大海,到塔希提岛、到阿尔卑斯山去看一眼。”爱丽丝含着泪水说,“多好的老头啊,可惜没有人愿意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就在这个寒冷的圣诞之夜,贝多芬拉起爱丽丝的手到了雷德尔的身边。他轻轻的打开了角落里那架尘封已久的旧钢琴,触琴的一刹那,他仿佛被一种无法言说的神秘吸引,又若内心深处正在接受神的帮助,他弹奏着,那么自如,那么专注……

“啊,看到了!我看到了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塔希提岛四周的海水,还有海鸥、森林、耀眼的阳光.....全看到了!啊,上帝!我的灵魂终于可以升天堂了....”雷德尔拥抱了正沉醉在琴声里的贝多芬,“尊敬的先生,感谢你在这圣诞之夜使我看到了我想看的一切——我终生热爱的大自然啊。”

“ 不,要感谢美丽可爱的、天使一般的爱丽丝把我引到这架钢琴前.....请允许我把这首曲子献给你吧,可爱的爱丽丝。我会把它的乐谱记录下来,带着它走遍全世界.....”说完,贝多芬低下身来,吻别了爱丽丝,旋即走到了圣诞节寂冷的星空下。而一支名为《致爱丽丝》的钢琴曲,从此成为经典,为世人喜爱。

第二种:

另外一种关于《爱丽丝》创作背景的说法,缘起于这样一个富于浪漫色彩的故事:当贝多芬年近40岁时,他曾带过一个名叫特蕾泽·马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此时的贝多芬心神荡漾,于是,在1808年写下了一首钢琴小品送给了这位学生,并在乐谱上题上了“献给特蕾泽”。后来,这份乐谱就一直留在了特蕾泽那里,因为这首乐曲一直贝多芬未能公开,人们也不知道贝多芬曾写过它。直到40年以后,德国音乐家诺尔为写贝多芬的传记,在整理特蕾泽的遗物中才发现这个手稿,并在编辑出版的《新编贝多芬书信集》一书中将这份手稿里的曲子公布于世。然而,由于诺尔发现这首乐曲时,谱纸上贝多芬的亲笔题字已经模糊不清,因此,这位音乐学家犯了一个错误,将“献给特蕾泽”误读为“献给爱丽丝”,后人于是以讹传讹,将诺尔的错误承袭下来,以致于使贝多芬的这首乐曲与“献给爱丽丝”这个名不符实的曲名成为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因此,音乐学家们在编写音乐辞典、进行研究时,也就不得不仍称之为“致爱丽丝”了。

特蕾泽·马尔法蒂(Therese Malfatti)

音乐分析

此曲为a小调,3/8拍,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环绕基本主题,有两个对比性的插段,其一是带有莫扎特风格的明朗、欢乐情绪的音调,在F大调上呈现;其二则建立在低声部的A音持续音上,色彩暗淡,节奏强烈,表现了孩子气的烦恼情绪。但这两个插段都比较短小,通过一连串的快速音型很快又引回到开始时那个朴素的旋律,从而构成一个表现美丽、单纯而活泼的少女性格的音乐形象。《致爱丽丝》基于一个纯朴而亲切的主题,这个主题把描写对象“爱丽丝”温柔、美丽的形象作了概括的描绘。好似贝多芬有许多亲切的话语正向“爱丽丝”诉说。后半部分左右手交替演奏分解和弦,犹如二人亲切地交谈。

《献给爱丽丝》全曲由五段组成。A段用的是A小调,显得温柔而亲切。然后,转到C大调,它是A小调的关系大调,情调顿时明朗起来。经过一连串快速音的过渡,又回到A段。C段多用和弦,气氛有了转换。情绪显得严肃而稳重,好似作者在沉思。接下去,出现了一个由三连音组成的乐句。表现热烈的情感。经过一段下行半音阶的过渡,又把乐曲引回到A段,乐曲在非常优美和温柔的气氛中结束。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