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荡起双桨_荡起的双桨_让我们荡起双桨曲谱

题图:大菠萝盖/知乎

为什么《让我们荡起双桨》有一种淡淡的哀伤?

从未面世的第一版《让我们荡起双桨》

知友:李超字子躍(2200+ 赞同)

因为曲作者刘炽先生谱曲时本身就是按照成年人感情世界里对童年那种淡淡忧伤的回忆而创作的。

现在我们听到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其实已经把那种成人对童年的那种忧伤感降到最低限度了。

不信你听一下当年刘炽先生写的从未面世的第一版《让我们荡起双桨》:

刘炽先生第一版《让我们荡起双桨》

你听,这种更加抒情的曲调,是不是更有一种忧伤在里边呢?

当时刘炽先生在电影《祖国的花朵》剧组写完这版曲子,马上直接找来剧组里几十位还是小学生的演员们,当着所有孩子的面当场演唱,并听取孩子们的意见。

然而,小演员们听完后普遍反应说现在这首歌虽然特别好听,但是太像大哥哥大姐姐们的歌了,就是不像他们自己的歌。

刘炽先生为了真正向孩子们靠拢,又不顾疲劳连夜改写了现在咱们经常听到的那版,再唱给孩子们听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对了,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所以,第一版《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谱就被束之高阁,没有面世。

后来崔永元拍摄大型纪录片《电影传奇》,他们从一堆原始资料里找出了第一版的曲谱,然后找到天音演唱组重唱了这一版《让我们荡起双桨》(所以第一版演唱目前只有电影传奇的这一版)。

每一个成人,对童年的感觉,天然就带有一种忧伤,因为每一个成人都知道,那是我们再也回不去的快乐……

即便刘炽先生已经极力把这种忧伤降到了最低,但忧伤的痕迹,无法彻底抹去。

因为怀旧,所以共鸣

知友:大菠萝盖(1800+ 赞同)

第一个原因:这首歌的曲子是用小调五声音阶谱写,天然带有忧伤的基因。曲子是一首歌的灵魂,必然能决定歌曲的基调。

给这首歌作曲的是著名红歌作曲家刘炽老爷子,《我的祖国》、《英雄赞歌》等著名歌曲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他还有一个身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的徒弟,后者一曲《黄河大合唱》气吞山河。

另外一点,这首歌的歌词其实也很有特点: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红领巾迎着太阳

阳光洒在海面上

水中鱼儿望着我们

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

我们来尽情欢乐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

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把北海公园的景色写的如诗如画,让人仿佛身在其中一般,而且并没因为是儿歌就写的特别稚嫩,相反「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这样的句子有一种把儿童当做小大人尊重的感觉。

作词的是著名的填词大师乔羽老爷子,大家耳熟能详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刘三姐》、《人说山西好风光》、《牡丹之歌》、《难忘今宵》、《大风车》等等都是老爷子的作品,没有一首不是经典。

第三,这首歌是 1955 年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这部电影本身讲的就是小学班集体里的学生热心帮助班里的两名后进学生,最后大家一起加入少先队、带红领巾的故事。剧情本身积极阳光又感人,充满正能量。

而《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作为电影的插曲,本身必然要与电影的基调一致,所以我们能从歌曲里听出阳光活泼又感人忧伤的矛盾感,正是这种矛盾感缔造了这首歌独一无二的美。

最后一点。这首歌代表了几代人的童年甚至少年,从 1955 年横空出世,几乎所有中国人都会哼哼几句。

歌曲本身被录入小学音乐教材,歌词还被小学语文教材引录,很多八零九零后都该记得这张课文插图:

钢琴曲荡起双桨_荡起的双桨_让我们荡起双桨曲谱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电视剧《正阳门下》,韩春明和苏萌就去过北海公园划船,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音乐也多次在剧中响起,引起几代人的共鸣:

我们为什么共鸣?因为我们怀旧!

我们为什么怀旧?因为现在过的不如小时候/年少时开心快乐。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因为生存的重压、因为人际关系难处、因为人性本身重利轻义……

而童年的我们不用体验生活的压力,不知道人心的险恶,在孩子心中:世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未来的一切都是可期的!

童年,童年,就是童话般的年华……而童话在成人世界中是不存在的……

致敬《让我们荡起双桨》,致我们永远回不去的童年!

荡起的双桨_钢琴曲荡起双桨_让我们荡起双桨曲谱

让我们荡起双桨曲谱_荡起的双桨_钢琴曲荡起双桨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