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里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都被赋予了灵性。茉莉花的芬芳,山丹丹花的艳丽,笔直的小白杨,凤尾竹在月光照耀下的寂静……那么美的花,都饱含着情谊,对生活的歌唱,对情人的爱慕,对苦难的无畏……

《茉莉花》是中国民歌,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由军旅作曲家何仿采自于六合的民歌汇编整理而成。1957年完成改编曲、词。

此歌曲先后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南京青奥会开幕式等重大场面上演出 。在中国以及国际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及世界广为传颂,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

1980年,电影《红牡丹》开拍,导演找到词作家乔羽创作影片主题歌的歌词,乔羽按照要求,一个晚上就写了出来。作曲家唐诃和吕远为了使这首歌更贴近电影的主角,经常去上海观看马戏团的演出,了解民间艺人的各种生活细节。歌曲四易其稿,之后邀请蒋大为从北京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录音,这便是《牡丹之歌》。

姑娘小伙

有多少人从辣妹子里看到了广西姑娘火辣辣的性格,有多少人从阿里山的姑娘里看到了温柔如水的姑娘……民歌里的人物,映射着一个地方的文化,一个地方的性格。

那些爱情

对爱情的描摹也是民歌的一个方向。爱上一个人,心事怎么诉说?清冷的月光下,对恋人的思念,要如何解脱?爱到深处,无法言明的欢喜,要如何约定?这些民歌,直白的描述着爱情的模样。

"金杯 ",这支祝酒歌,是在蒙古族众多的祝酒歌中,流传地域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一支。在蒙古族中间,无论男女老少,人人会唱。只要有客人来做客,在敬酒的时候一定唱,以示主人的敬意与祝福。酒杯,传统上应该是镶银的黄羊木碗,配以哈达。敬酒过程中的唱、敬、接、饮,都有一定的规矩动作。要求敬酒者:衣帽整齐,斟满美酒,先捧杯唱歌,后俯首敬奉。要求接受者:年龄不同、动作不同。但不管接没接杯子,都得等歌曲唱完后,才能饮酒。由于东蒙、西蒙及各地习惯的不同,程序和动作上会有一些差别。需要说明的是曲谱与歌词,也因地域与流传的不同而有一定出入。这也就是往往我们听不同的人,唱得不一样的原因。各民族、各地区几乎都有祝酒歌,全国的祝酒歌可以说不计其数。但印象最深的,也是唯一被劝之下喝下满满两大杯酒的还是蒙古族的祝酒歌《金杯银杯》。内蒙古的各个草原,每到一处凡有席必有酒,喝酒必有祝酒歌,而祝酒歌又基本上都使用蒙古族的祝酒歌《金杯银杯》,有的有伴奏演唱,有的清唱,有的合唱,边唱边端上满满一杯,再把你的名字编到歌词里,重复地唱,反复地唱,直到唱得你激情飞扬,头脑发胀,豪气顿生,胆气陡长,酒量大增,一饮而尽为止,既充分体现了蒙古民族地区人们的热情好客、慷慨豪爽,又活跃气氛,融洽感情,还帮助不喝酒的人大幅度提升胆量和酒量。

二、最向往的地方

北方的歌

宽广的土地上养育着爽朗热情的北方人,他们对家乡的歌唱气势辽阔,情感奔放。黄土高原上的窑洞,蓝天白云下的草原,宁静神秘的青藏高原,还有乌苏里江上来来往往的船……或许还没有到过这些地方,这些歌里的风景已经让人沉醉。

《我爱你,塞北的雪》是由王德作词,刘锡津作曲。这是一首优美的抒情歌曲,旋律舒展流畅,线条柔婉,感情细腻,具有新颖的气息及清新的民歌风味。歌词美妙、富有诗意,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出冬雪的美丽与纯洁,使一幅轻盈的雪花漫天飘飘洒洒的北国风光的壮观画面清晰展现在眼前,赞美了崇高的无私奉献精神。

南方的歌

山水相连的南方,那里的人柔情似水,那里的人对家乡的歌颂五彩斑斓。少数民族众多的南方,用歌声展示着家乡的多样风情。山路的曲折,湖水的波光粼粼,万水千山里都是情。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