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交响乐的拓荒者、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居留苏联期间写的器乐作品《中国狂想曲》 (作品第 26 号, 1945 年) 是冼星海的最后一部作品。 它以一首旋律明快、 生气勃勃的广东民歌《下山虎》 与一首古情歌、 一首山西民歌《五月鲜花》 、 一首陕西民歌《观灯记》 、一首陕北民歌《秧歌》 这五首各具特点的民歌曲调连在一起加以变化发展而成, 利用各种中国打击乐器和西洋打击乐的丰富表现力, 尝试写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气派的交响乐, 以抒发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当时作者是抱病完成这部作品, 乐曲却表现出乐观的精神和无穷的韵味。 冼星海终其一生虽然没有创作过一首民族器乐曲, 但他的作品大部分具有浓烈的民族气息。 《中国狂想曲》 虽由五首不同风格民乐(民歌) 组成, 但各段落间并无明显的休止, 故可说一气呵成。 乐曲的结构亦有异于一般固定的乐曲形式, 其所表达的淳朴、 真挚、 和平、乐观、 活泼、 深厚的感情, 充分唱》 那样令人产生激情, 但却能使人油然而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刻画出了中国的风貌。音乐像初夏的微风, 虽不会象《黄河大合情。 《中国狂想曲》 共有五百六十多小节,配器上加上了极多的民族打击乐器, 包括有木鱼、 梆子、 板鼓、 大鼓等九种, 民歌旋律虽然并不明显, 但民族风格却是强烈的。 《中国狂想曲》 是中国的第一首「管弦乐狂想曲体裁的作品。 这个作品的最特别之处, 是它的曲式方面, 作品并没有像以往的管弦乐那样采用民族风格的音调、 和声, 再加上纯粹西方的曲式结构结合而成, 它所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曲牌连缀体结构。 所谓「狂想曲」 这个体裁, 其实并没有固定的曲式要求, 但是它的表现内容却是和民族风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