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峰:二胡拉响人生最强音

2005年02月28日09:58 生活报

2月3日,海伦市人民艺术剧院内人头攒动座无虚席。人们早早地坐好等待着演出者登场。大幕徐徐拉开,工作人员用一辆轮椅将演出者推上舞台。让人瞠目的场面出现了,演奏者坐在轮椅上,手里只有一把二胡,除了舞台镁光灯外没有多余的布景,但是这悠扬的旋律已经足以带着观众进入艺术家的情感世界。

舞台上的演员名叫王雪峰,今年只有19岁。当地人都知道他从三岁开始就患上了严

重的软骨症,脊柱及双下肢严重畸形,身高不足1米。但是谁也想不到,正是这样一个残疾人凭借着对音乐的热爱,5年时间练就了精湛的二胡演奏技巧,成为国家一级演员。2001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同志在观看完王雪峰的演出后,曾激动地说,“王雪峰拉出的二胡是铁骨铮铮、柔情似水,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民族的精神。”那一年,王雪峰才16岁。

父亲领进音乐殿堂

今年春节,王雪峰回到海伦举办回报家乡演奏会,记者与他取得了联系。他告诉记者,他已经在北京居住三年了,每年随团进行二百多场演出,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

在老家海伦市伦河镇,王雪峰还有一个同样患软骨症的哥哥,由务农的母亲照顾。目前,王雪峰是中国疾残人艺术团里残疾程度最重的演员。从三岁起他就患上了软骨症,这是一种可怕的疾病,患者失去劳动能力,骨骼脆弱容易骨折,王雪峰的身上至今还能看到凸凹的地方就是骨折后留下的痕迹。现在团里参加演出,别的演员到餐厅吃饭,王雪峰由于身体残疾,一般得由工作人员把饭菜送到房间里。

王雪峰说,要不是对于音乐的热爱,他现在可能还待在家里,由母亲照顾。

王雪峰学习二胡完全是出于偶然。王雪峰家里有一把旧的二胡,他的父亲经常拿出来演奏,雪峰每天晚饭后的时间都是在悠扬的琴声中度过的。一天,十岁的雪峰拿起了父亲的二胡乱拉起来。开始家人没有在意,但是渐渐地,从这个孩子的指间漫不经心流出的音符中,父亲竟然听出了一段《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旋律。此后,父亲发现了雪峰的音乐天赋,就对他精心培养。

由于身体的原因,雪峰走路都很困难,学习乐器的难度可想而知,但雪峰却乐此不疲。当时,雪峰家里生活贫困,尽管父子三人身体虚弱,雪峰的母亲也拿不出什么好吃的,一家人把音乐当成了美味大餐。没事的时候,父亲坐在床上传授雪峰拉琴的技艺,母亲和哥哥就是观众,构成了一幅感人的画面。

渐渐地,雪峰的二胡技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7年,他的二胡独奏《喜送公粮》在全省残疾人汇演中获得了二等奖。从此,雪峰立志走音乐道路,依靠二胡演奏改变命运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穷且益坚艰难求艺

雪峰在海伦已经小有名气。由于在省里获奖,他受到了当地方方面面的关注,经常有机会参加各种汇演。但是雪峰的生活来源仍然成问题。学琴的几年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生活没有着落,时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公益性的演出当然没有出场费,即使有也不足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再说,国内从事二胡演奏的艺术家比比皆是,谁又会去看一个残疾人的演奏?周围人都劝雪峰放弃,但雪峰下决心坚持到底。

当时,全家人的生活依靠王雪峰父亲修表的收入,虽然微薄尚能糊口。1998年,王雪峰的父亲去世,家里失去了经济支柱。在这种情况下,雪峰认为自己不能再因为练琴增加家里的负担,他向母亲提出与哥哥一起修表赚钱。但母亲知道他的人生梦想,劝他坚持下去。母亲说:“琴学成了,就算是完成人生的一个愿望也好,而学修表学得再好也只是赚钱维持生存。”

雪峰继续学琴,他的母亲和哥哥靠微薄的收入供养他却毫无怨言。他们家当时生活相当困难,雪峰回忆说,哥哥比他病得还重,甚至只能在地上挪着走,但却学会了配钥匙、修表。妈妈要照顾两个这样的病人,又要种自留地,又要做小买卖。雪峰回忆说:“吃饭的时候,发现饭不够了,就加水煮成粥……”一家人就这样维持着生活。

艰难的生活炼就了王雪峰坚强的性格。为了提高技艺,雪峰不停地寻师。几年前,雪峰听说哈尔滨市有一位叫李阿平的演奏家技术高超,于是只身前往哈尔滨学艺。由于囊中羞涩,他每天仅靠一两包方便面维生,就这样坚持了3年。在李阿平老师的精心指点下,王雪峰通过了二胡9级考试。李阿平提到坚强的雪峰时,常常郑重地对别人说,“这是我最好的学生!”

铁骨铮铮柔情似水

王雪峰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2001年9月,他作为残疾程度最重的选手参赛,演奏的《草原新牧民》在第五届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中脱颖而出,获得特别荣誉奖,并被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选中,加入了国内最高水准的特殊艺术表演行列。

2002年5月,王雪峰所在的艺术团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一次演出。演出结束后,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来到舞台上与演员们见面。在与王雪峰握手时朱镕基还特别赞誉:“王雪峰拉出的二胡是铁骨铮铮、柔情似水,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民族的精神。”

下台后王雪峰哭了。那一次,他的母亲也被接到北京,坐在台下观看演出。事后,王雪峰把这件事转告了母亲,母亲也哭了,说:“这些年我们家人、包括你和你父亲付出的一切都值得了。”王雪峰告诉记者:“我不是一个软弱的人,这么多年我从没掉过眼泪,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没有伤心的时候。作为一个残疾人想获得成功,所付出的努力要远远多于健康人。因此,我常常想如果有一天我的演奏技艺有所成就,一定开个学校,给残疾人提供更多的机会。”

一把二胡诠释人生

王雪峰在国内是一个很有个性的演奏家,他的演奏给人一种冷冷的感觉。平时上台他总是一身白衣,脸上很少有表情,也很少通过语言与观众交流,他所要表达的感情都是通过音乐传达给观众的。听他的演奏一切尽在不言中。在舞台上他被人们称作“冰雪琴师”,而在舞台之下他又是一个爱琴如命的人。

王雪峰有一把成名前使用过的二胡,与他形影不离,即使坐车的时候也要把它抱在怀里,几乎达到偏执的地步。关于这把琴有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父亲去世前,雪峰的演奏技艺日趋成熟,需要一把像样的二胡。父亲就在哈尔滨给他订了一把,这把琴当时的价格是2000元。对于一般家庭这点钱可能不算什么,但对雪峰家却是个天文数字,他的父母四处拆借总算把钱凑齐,但遗憾的是,他的父亲不等看到这把二胡就在1998年去世了。雪峰的父亲去世后,他的母亲做主交钱,把二胡取了回来。于是,这把琴就成了伴随雪峰舞台生涯的宝贝。

像许多二胡演奏家一样,王雪峰特别喜欢演奏《二泉映月》,这首乐曲也是他的保留曲目。普通人演奏这首乐曲都侧重表现凄凉、哀婉,但王雪峰却有不同的理解,他在演奏这首乐曲的时候竟然面带笑容。他解释,阿炳在乐曲中不仅仅表现了生活的艰辛,还有作曲家与命运的抗争,作为演奏者只简单地表现出凄凉就不能算成功。

人生就如同一首乐曲,不可能总是平淡的,有抗争和拼搏才能产生美。王雪峰告诉记者,他是一个乐观的人,“我并不感觉自己这种残疾是一种不幸,我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进入这个艺术团之前,在哈尔滨学习的那段时间,最艰苦的时候,我也没有想过自己这么不幸,抱怨过什么,我觉得每天生活得都特别快乐。”王雪峰说他还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技术,他准备拜自己心仪的一位演奏家为师,在二胡的演奏技法上继续深造。(生活报)

相关专题:新浪人物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