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不单纯是知识信息的认知、传递,而且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优秀的音乐作品有强大的感染力,能迅速将听众引导到设定的情境中。将文学作品与音乐的旋律融合起来,置学生于一种情感激发陶冶的气氛中,使其为之所感、为之所动。

【关键词】语文 音乐 兴趣 情境

二胡独奏殇视频_好听的二胡曲殇_殇二胡

语文教材中大多数课文都有一个特点:文质兼美。它们集形象性和情感性于一体。而教学不单纯是传递知识信息,而且还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这种情感交流水乳交融地渗透和贯穿于传授知识的全过程。如何创设情感性教学情境,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笔者认为,恰当地把音乐引进语文课堂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那么音乐是什么呢?音乐是最古老、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特级教师桂贤娣老师在《教学随笔》中说:“音乐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的一种艺术。它用它特有的方式,唤起人们对美的无限追求。音乐是一种心灵的感受,音乐是一种情感的凝结,音乐是一种意境的创造,音乐是一种理念的深化。”下面就结合实例,试谈谈在语文教学中,让优美、合适的旋律走进语文课堂,让语文遇上音乐,看二者的邂逅拨动学生的心弦,掀起情感的狂澜。

一、音乐导入,有效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态度,而要使他们整个身心充满欢乐。”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不能只是一味地评讲,而应该尝试着用情去感染、感动学生。这也正是情感驱动,利用移情作用,让学生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

如在教学苏教版必修二《荷塘月色》时,笔者在课间通过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课前导入部分设计为:“有人用旋律将月色描绘得令人倾倒;有人用诗歌勾勒了迷人的月夜;朱自清则用散文《荷塘月色》把月色推到艺术美的殿堂。他为什么要描绘纯洁美好的‘月’和‘出淤泥而不染’的‘荷’呢?”这样的开头,创设了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叩开了学生的心灵,舞动了学生的思想。

再如,教授苏教版必修一《赤壁怀古》的过程中,笔者也尝试着选择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通过深沉、浑厚的乐曲,学生似乎进入万马奔腾、惊心动魄的战争气氛之中。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各战团间斗智斗勇的情形,以及主要人物挥斥方遒、运筹帷幄的鲜活形象历历在目,强劲的旋律将学生推到前排,直接感受雄厚的历史。这样,学生学习此课的情趣高涨,非常期待对这一课的解读。这正验证了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

再如执教苏教版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文章开头借助黛玉的眼睛, 勾勒出了贾府那宏伟的外观, 讲究的布局, 华贵的陈设, 皇帝御书的匾额, 乌木錾银的对联, 等级分明的礼仪, 豪门贵族的气派。很多学生就很不理解,为什么作者要花如此大的笔墨来写贾府的情况?这跟林黛玉又有什么关系呢?笔者在执教时尝试着如此解读:林黛玉在母亲去世后,“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 在外祖母一再致意下, 才去都中投奔外家, 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过去在家“常听得母亲说过, 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 吃穿用度, 已是不凡了, 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 时时在意, 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 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尽管外祖母“心肝儿肉”地疼她, 宝贝儿似地待她, 但总有寄人篱下之感, 待人处事始终是“步步留心, 时时在意”。所以这时,有很强的自尊心的林黛玉, 反而更有了一种很强的自卑感。于是,笔者尝试播放《红楼梦》的插曲音乐《葬花吟》,哀怨的二胡,悲凉的琵琶, 凄苦婉转的旋律营造出了一个凄清哀怨的氛围,这时学生似乎能够体会到林黛玉那种“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感受,一种寄人篱下但却敏感多心却又坚韧的形象跃然纸上。

二、配乐解读,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要通过“言”和“声”显情感人。有人说:“音乐是不需要中介的语言,它往往通过直感式的体验,让听者从音响感知中产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激起人们的类似联想。”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恰当的时候,选择播放或清唱一首能与课文内容高度匹配的歌曲,常常能把教师怎么也讲不清的、课文中蕴含的东西淋漓尽致地传给学生。可以说,这种传达更直接、更丰富、更生动。

同样以苏教版必修二《荷塘月色》为例。这篇文章文质兼美,但由于时隔较远,学生总是难以正确理解并深刻体会景物的素淡朦胧与作者淡淡的忧伤情感交融的特点。于是,笔者尝试播放《荷塘月色》的电视散文录像及孙道临先生的朗诵录音,伴随“月色荷塘”、“荷塘月色”等一幅幅画面直观、形象逼真的展现,学生如身临其境,深刻感受到了素淡朦胧、和谐宁静。再加上孙道临先生委婉深沉、渗透力极强的朗诵,视听结合,学生似乎渐渐融入到作者希望在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之中。

所以,在教学中,适当播放一些音乐,可抒情,可古典,可现代,可流行,只要能让学生入情入味地吟诗诵文,从有我之境,带入到无我之境,变语文课文中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丰富学生的想象,加深对诗文的理解即可。

再如上苏教版必修四白居易《琵琶行》时,为了更形象更直接地加深学生对琵琶的感受,笔者选择了林海的纯音乐——《琵琶语》作为朗读琵琶女自叙身世段落的背景音乐。该曲含着淡淡的哀伤,有缠绵悱恻、欲说还休的意境,是历经人世沧桑后的淡淡的心境。反复播放该曲,学生似乎被带入到一种凄清的氛围中,正如琵琶女“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一曲琵琶将所有的哀怨情愁弹尽。

再如执教苏教版必修一张洁《我的四季》时,笔者尝试将新世纪音乐风格的乐队Secret Garden 神秘园的音乐镶嵌入教学过程中。这支乐队的音乐融合了爱尔兰空灵飘渺的乐风以及挪威民族音乐及古典音乐,乐曲恬静深远,自然流畅,或舒缓或优美的音乐充满了思忆与忧郁,不经意之间又会流露出些许的忧愁,非常适合《我的四季》的解读。

三、配乐升华,优雅品味情思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用直感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比其它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易于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使用音乐,更容易调动学生情感, 掀起内心波澜,使其与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如在执教苏教版必修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笔者选取了二胡曲《二泉映月》作为配音, 乐曲凄婉流畅, 跌宕回肠, 和着血和泪, 是饱尝辛酸后的感受,是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和向命运挑战的倔强性格。而作者史铁生,也是历尽沧桑之后的彻悟生死。就这样, 通过配乐, 通过文字与乐曲的双重刺激, 学生似乎身临其境,感受着生命脆弱,薄如蝉翼。

在分析文本内容后,学生仍念叨着这一个细节:史铁生的母亲在儿子摇着轮椅出去后,还一直以原来的姿势站在那里。笔者适时加以点拨,希望学生回想自己生活当中,父母亲是否也有这样的细节触动你的心灵。没想到学生都能结合具体例子,各抒己见。如班上一位平时表现较差的男生也举手发言,说了这样一个细节:父亲一直在外做生意,家里只有母亲和我两个人。母亲基本上已经不出去工作,只专心服侍我。我现在在学校学习,两个星期才回去一次,不知道我不在家的日子里,母亲是怎么度过的。这位男生用低低的语言陈述着,也引起了其他学生的沉思。这时,班得瑞的《童年》响起,一位学生站起来念了冰心的《纸船》:“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班得瑞的音乐总是这样,有着一种绝对的轻柔,很纯净、很能安定人心。伴随着班得瑞的音乐,学生都将自己掩埋在往事的回忆中,回忆自己与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

四、其他篇目选择音乐的建议

(一)苏教版必修一《西地平线上》:此文两次提及《泰坦尼克号》的萨克斯音乐。在教学时可将此音乐用于最后升华情感之处,让学生置身其间更好地体验美景。

(二)苏教版必修一《想北平》:林海的《几度枫红》。有着萧邦的气质,以及德布西的慵懒与优雅的林海,其音乐总能让人沉思、怀念,尤其是高潮部分,总能让人心潮澎湃。

(三)苏教版必修二《亡人逸事》:《倩女幽魂》的插曲《殇》。殇,一个不动声色便足以传达哀怨的字眼,一个令人欲哭无泪的字眼。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让人叹息生命的转瞬即逝。

(四)苏教版必修四《白发的期盼》:城之内美莎的《涟漪》。这首纯音乐用极缓极淡的旋律,同样表现了悲伤,极好地诠释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热切期待着我们的语文学习可以这样:学生打开语文书,沐浴在饱含书香的阳光下,通过动人的曲调,超越时空的限制,徜徉在富于美感的文字中,以最美的心境行走在文字与音乐的两端,感受着一滴滴露珠的晶莹,一缕缕清风的温柔,一颗颗真心的跳跃、融合。

【参考文献】

[1]胡骅.让音乐与语文共舞[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

[2]童庆炳.文学概论[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李鹏.优美的音乐,让语文课堂更动听[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

[3]余华.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