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阿炳的墓碑前

陈 洧

江南三月,青黛染得万木葱茏山青峰翠,碧绿荡起湖泊涟漪烟波浩渺,清风吹拂,细雨飘洒,烟雨濛濛,古镇清幽,河汊浆声,吴侬软语,合着琵琶三弦充溢着桃花杏雨柳绿松青,滋润出姹紫嫣红万千景色……

细雨濛濛,行走在青石铺就的小道上,足音敲打出历史的回声,雨滴嘀嗒出岁月的沉思……

沿着湿滑的台阶,拨开撩拨的枝叶,我怀着虔诚崇敬的心寻找到了位于无锡惠山中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的墓地。江南圆月般的门,似是那二泉碧水映出的月亮,走入月中,一座高大的墓堆呈现在我的眼前,墓前的石碑上镌刻着“民间音乐家华彦钧之墓”,落款是“中国民族音乐研究所”、“无锡市文联”,时间为1983年。也就是说华彦钧去世三十三年后,遗骨被迁葬于此,树碑塑像,以纪念这位生前穷困潦倒,默默无闻,身后乐曲震动华野轰动国际乐坛的音乐家。

二胡映月独奏_二胡谱二泉映月_二胡二泉映月谱子零基础学

华彦钧,因眼瞎而被无锡人称为“瞎子阿炳”。华彦钧从小受父亲教授学习二胡琵琶演奏,表现出极高的天份和领悟,练就了一手拉弓揉弦拨音把品的精妙技艺,曾是道观中馨钟鼓瑟演奏打击的全面手。尤其是他拉的二胡,悠扬动听,音韵入心,他弹奏的琵琶深沉激奋,动人心魄。苦难的岁月,颠沛的人生,被他融入了手中的乐曲,以此倾诉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独特感悟。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无锡城的湖畔桥旁廊下,经常可以看到瘦骨嶙峋的阿炳操一把琴蹒跚行走在路上,颤抖灵动的手拉奏出一曲曲凄楚委婉的乐曲。夜色中,身影被月光拉得瘦长,音韵在夜幕传得悠远而深沉。惠山天下第二泉旁,阿炳在人的搀扶下拾级而上,凝神端坐,脑海中辉映着泉中的明月,心中翻腾着明月清泉在松涛中的回响。左手揉动着乐谱的激奋,右手推拉出胸中的感悟。一首首乐曲在泉边在月下在湖旁在松林在街巷回响荡漾,为古老的无锡城增添了几分忧愁几分凄楚几分音乐的色彩。只可惜,这位能演奏自己不能书写成谱但心中酿就旋律的天才音乐家,在那个时代不为社会所看重,不为人们所看好,不为世界所听懂,只能以自己对生活的挣扎对命运的抗争,用手中的琴倾诉,用弹奏的品格抒发。幸喜春已来临,时代进入了新中国。曾受教于华彦钧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杨荫浏没有忘记这位流落街头巷尾的民间音乐家,带领团队来到无锡造访华彦钧,并借来昂贵的钢丝录音机,为阿炳录下了二胡曲目《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曲子。待杨教授等人次年再来无锡,准备为华彦钧再录制曲目时,不料这位民间音乐家因疾病加重不幸已去世,而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一大遗憾。

二胡映月独奏_二胡二泉映月谱子零基础学_二胡谱二泉映月

阿炳走了,带着他的琴,带着他的音乐走了,但他留下的《二泉映月》却成为了华夏音乐的典范之作,被后人不断修改提高演奏。闻名世界的日本指挥家小泽征二听到这支曲子后,激动得热泪盈眶,跪伏在地言说:听这支曲子要跪伏在地。《二泉映月》被世界不少交响乐团以宏大的交响乐演奏,轰动世界,誉满全球。在中国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熟知的音乐典范。这是阿炳生前绝没有想到的,这也是新时代新中国而闪射出的音乐光芒。令国人骄傲,阿炳在天之灵也会倍感欣慰。

一九八三年为华彦钧迁骨而建的墓碑,正是当时一部电影《二泉映月》在全国上演之时,二胡演奏家张锐演奏的阿炳作品随着银幕而深入人心。阿炳不朽,《二泉映月》月映二泉,辉映乐坛不衰。

细雨濛濛,雨滴击打着我的身躯,伫立在华彦钧墓前,我和同行者恭恭敬敬地向墓碑三鞠躬,以示对这位天才的勤奋的民间音乐家的追怀与崇敬。耳畔又响起了《二泉映月》悠扬的乐曲声……

山在回响,水在荡波,音乐的魅力如山一般高耸入云,如水一样深沉凝重……

二胡二泉映月谱子零基础学_二胡谱二泉映月_二胡映月独奏

(作者简介:陈洧,国家二级编剧,甘肃省戏剧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张掖市文联原副主席,作家协会首任主席,戏剧曲艺舞蹈家协会主席。中国剧协,戏剧文学学会会员,张掖市首届百名优秀人才,五老宣讲团团长。)

二胡二泉映月谱子零基础学_二胡映月独奏_二胡谱二泉映月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