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监考音体美的笔试。

音乐考试分听力和音乐知识两部分。开考后不久,音乐听力考试就开始了。

短短十几分种里,听觉神经在不断变换的乐曲、歌曲间跳跃、穿梭着。《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让你仿佛看到了一道道山梁上山丹丹燃烧的火焰。日本民歌《樱花》,让你想起脚踏木屐款款而行沉醉在烂漫樱花中的曼妙女子。印尼民歌《划船曲》叫你憧憬阳光、海浪、沙滩,还有那苏腊巴亚的美丽姑娘。《茉莉花》里那想摘茉莉又怕看花人责骂,怕别人笑话,怕花儿明年不发芽的娇羞美丽善良的姑娘让人忍俊不禁。《黄河船夫曲》,把你带入在群山万壑间奔腾、冲决的黄河,听船夫在黄河浪尖上高歌,唱出黄河的心跳、群山的脉动,唱出了他们的血泪与无畏。“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重整河山待后生》中苍凉的京韵大鼓、悲壮的歌词把你带入那段烽火岁月,感受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忆江南》这首吴侬软语唱出的苏州评弹将你带入江南的杏花春雨,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桃红柳绿,能不忆江南?

富士山下乐谱_富士山下钢琴谱_钢琴曲富士山下五线谱

(江南可采莲)

这些歌曲、乐曲不仅让我的听觉神经兴奋,而且唤醒了我有关音乐的为数不多的记忆。

小学时是在马桥小学上的。三四年级的语文是高月仙老师教的,她身材高挑,皮肤白皙,浓眉,大眼,鼻梁高挺,唇红齿白,头发微微自来卷,显得更妩媚。在我的眼里她真像仙女一样,她穿的衣服,她用的搪瓷杯,她宿舍里墙上贴的画,床上挂的蓝色的尼龙帐,一切都那么美丽、神秘。我迷上了语文课,我那时记忆力极好,背书永远第一,朗读声音响亮,感情充沛,高老师就总让我范读课文。大约我是个长着娃娃脸、留着童花头、走路总是连蹦带跳的活泼的女孩,便格外得着她的宠爱,朗诵比赛,到乡里为新参军的志愿兵献词,全乡会操比赛,高老师总让我领队,历练得多了,也更自信了。

高老师还是我们的音乐老师。之前我们的音乐课也就是老师用手打着拍子教我们唱唱儿歌。高老师居然会弹琴,弹脚风琴!两个高个子的男生搀来了风琴,那是一架有些破旧的风琴,琴上的土黄色的油漆已经斑驳了。她端坐在前面,掀开琴盖,将音乐书摊放好,踩下风琴踏板,手摁下黑白琴键,踏板“吱吱”响着,美妙的音乐就响起来了。她闭着眼睛,身子随着节奏晃起来,晃起来。等弹过过门,她睁开眼睛,示范一句,带我们唱一句。我们没有教材,也不懂谱子,就是跟着高老师唱,唱得很大声,唱得很投入。唱《让我们荡起双桨》《春天在哪里》《采蘑菇的小姑娘》《茉莉花》,也唱《少先队队歌》《义勇军进行曲》。高老师竟然也让我领唱,她弹着琴,微笑地看着我,我也就亮开嗓门晃着脑袋高声唱着,自以为唱得好极。那时只要高老师让男生去搀琴来,就是我们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候,是她为我们推开了音乐的神奇的大门。

富士山下钢琴谱_富士山下乐谱_钢琴曲富士山下五线谱

(太阳走,我也走,太阳就是我的指挥)

中学是在靖城中学上的。初三时,在少得可怜的没被挤占的音乐课里学到了日本民歌《樱花》,被那简单而节奏分明的古筝(其实是日本筝)迷住了。于是在课桌下面钉了几根钉子,绕上几根铅丝做琴弦。下课时就假模式鬼地弹拨着这“古筝”,唱着《樱花》,宛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极优雅的、顶着发髻、穿着和服的女子在富士山下赏着樱花了。

高一的时候,音乐老师叫徐端。感觉她是那样的高贵,极丰腴饱满,烫着大波浪卷,声音很宏亮,应该是个女高音歌唱家。她弹着电子琴,总是带我们先练嗓子:“咪——咿——咿——咿——,吗——啊——啊——啊——啊——,咪——咿——咿——,吗——啊——啊——……”。她还会教我们乐理知识。没有任何基础的我就傻眼了,谱子是一点也不认识的,乐理是一窍不通的,听着像天书。考试的时候会唱一段简谱,然后唱首歌。为了应付考试,就在简谱上的“123……”下注上“哆瑞咪发……”。唱歌的时候就更怕了,最拿不准的时候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过门结束,什么时候该开口唱,又怕唱得音不准,声音越唱越低,常常卡了壳。红着脸站着,老师也不停下来,继续弹琴,鼓励地看着我,示意我接着唱。真是愧对专业的、和蔼的徐端老师。考完往往一身汗,想想小学时那样唱,也不知唱错了多少音,真是无知者无畏。从此以后,就给自己定位为五音不全,几乎不敢开口唱歌,当然高一以后也就没了音乐课。

大学时,也没有音乐课。看着大城市来的女生在舞台上钢琴四手联奏,崇拜得要死,也羞愧得要死,简谱尚且认不得,那琴谱上的蝌蚪一样的玩意更是半毫也不懂得,更不要说像西方小说里的贵族女子在舞会上为宾客演奏一曲或倚在钢琴边放歌一曲了。

宿舍里有一位学美声的小崔,总是在盥洗室边开着水龙头洗衣服,边“咪——咿——咿——咿——,吗——啊——啊——啊——啊”地拉嗓子,高亢的声音在整个楼栋里回荡,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常常惊讶她那小小的胸腔里竟能迸发出如此清亮激越的声音。她常常在宿舍里描眉涂唇化上妆,代表班级参加各种活动。我特仰慕她,小崔还鼓励我,你的音色很好,能唱高音,我很是感动,大受鼓舞。同乡萍儿漂亮高雅,常在录音机里听歌,听周冰倩、林忆莲、王杰、姜育恒、童安格、张学友、郑智化、赵志刚……我们就成了受益者,最美好的就是在宿舍昏黄的灯光下,看着小说,听着歌儿,时不时地哼上两句“我和你吻别,在无人的街……”兴致来了就在音乐声中转呼啦圈,或是和舍友跳跳三步、四步、十四步舞,感觉青春如此繁华美妙。最更狂的一次是全班去金鸡湖野炊,在篝火中纵情跳着迪斯科,从不在公开场合唱歌的我居然吼了一首《把根留住》,也不知道唱错了多少,也没人介意,没人嘲笑。感谢两位舍友打开了我闭塞的耳朵,让我这个音盲即便不会唱也感受了音乐的美好。

富士山下钢琴谱_钢琴曲富士山下五线谱_富士山下乐谱

原色空间王陆燕绘画《唱起来,跳起来》

沉醉中,听力部分结束了。耳朵里仍盘旋着二胡、钢琴、琵琶、大鼓等乐器的声音,穿越陕北、江南,大河、大海,平原、山岗,领略或宁静或欢快,或悠扬或高亢,或悲壮或柔婉的百变旋律。

不由得感叹出卷老师的匠心,也羡慕现在的学生条件之优越,能在课堂中领略到如此丰富的音乐,真是赶上了好时候。

原先对音体美进中考的方案很是排斥,以为总是用考试、分数来倒逼学校抓好体育艺术教育,总是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本质,这样就能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的艺术修养、体育竞技水平么?这样难道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么?不会导致城乡差距更大么?

现在社会上各种体育、艺术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开始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纷纷送孩子去学钢琴、古筝、素描、国画、篮球、足球……目的各有不同,有的是想在孩子身上弥补自己教育的缺失,圆自己的体艺梦;有的是想培养孩子的高贵气质;有的是想让孩子考个级,有个炫耀的资本;甚至有的是想让孩子多条途径进名校;也有的是为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当然,这种比例大约是极少的。

可是,这一次的监考,颠覆了我的观念

。哪怕是用强制性的考试、分数来约束,最起码能让我们的音乐、美术、体育课不再被挤占,能让我们的乡村学校也开全、开足这些课程,让我们的孩子去感受艺术体育的美好,哪怕其中只有一小部分能由被学习到主动学习,到爱上艺术、体育,这也是一种进步,也会带动更多的人,从而提升我们的欣赏美、传承美、创造美的能力。

希望,终有一天,那背着琴去上课的不再是为了考级,不再是为了附庸风雅,不再是为了分数,而纯粹是爱,是享受。让我们的生活不是苟且,而是有诗、有音乐、有舞蹈、有篮球……

独家原创,欢迎分享,拒绝抄袭。联系我们:3240245767@qq.com。关注“靖江日记”,请搜索公众号“jjriji”或者“靖江日记”。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