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近日,网络上阅读了一篇“关于京剧乐队中的月琴”一文,觉得此文讲的到位、透彻,很有欣赏阅读价值,特转入本人微信公众号与月琴爱好者分享。

一、 闲话“抱大饼”——操琴姿势

世界上圆球状的物体最难拿,咱中国人用筷子吃饭,但用筷子夹玻璃球——功夫了得。操作月琴这样的圆饼状乐器,如姿势不正确,想让它在身上老实待一会儿——难!经常见有些生手朋友奇怪的持琴方法:弹琵琶立式的、弹吉他斜式的、——双腿位置各异的、——后仰坐姿如怀中抱月式的、——低头猫腰缩成一团如猴子担山式的,还见一位,临上场时必在右臂上系条毛巾做护腕,不如此就受外伤——如同壮士上战场。

二胡谱京调_二胡曲谱京调简谱_二胡京谱

一般行家对于琴与身体垂直线的斜度称45度,但实际操作也不好量角度。我看就如同解放军持冲锋枪站岗时——枪对身体的斜度。如仍不好确定,那就坐直,肩平,用头向左歪向琴轴,歪到生理极限——琴的斜度即正确。

斜度定下了,左右手的两个支点何为正确?好办!左手食指内侧靠琴脖,手抓,把琴提起;右手去抱琴最大直径的那一“点”。好——这“两点”不动:左手即是你按弦的最佳点,右手即是你击弦的最佳点。双手连线即通过圆饼的中心点。

右腿压在左腿上,从膝盖向大腿150毫米的那一点就是你身体的中心轴点。将琴放在这一点上,右肩轻轻地压上——就形成了上、下两个支点。对着镜子瞧——左右上下连线,成十字型。这四点才能把这“饼子”定住位。——容易吧!

音乐好出处,为最适当的姿势,最方便省力的手法,奏出最美的乐曲来。

二、闲话坐姿

月琴的直径是固定标准的,右肩右膝的支点是不变的,但人与人的身高,性别特征差异很大!舞台上,票房的座椅的高度是固定的!——于是这样的场面出现:坐着不适,弹着别扭,还没找着最佳姿势,段子结束——结果是“曲子不知乐手难,没等坐好已奏完!”

——就是那座椅惹的祸.在僵直状态中演出,身材娇小的同志更是深受其害。

我们平常练琴时,就应注意选择合适自己最佳坐姿高度的座椅。把所有高低不同的座位都试坐一遍,准有一款适合于你!把它的高度记住。

——演出现场决不会因为你的身高为你单设座椅!

——可以准备一只“可调高低的便携式小凳”。那会很舒服啊!(有的乐器店就卖)

——如条件不具备,那便就地取材!——斜身坐在椅子上,把左脚尖立起来,脚掌贴住一只椅子腿儿,来个“坐式芭蕾”,使腿部抬高。放松!——开弹!(有的椅子横梁稍低,也可以利用)。

平时练功一定要 对着镜子,正面,侧面自观自瞧,检查自己的尊容是否大方得体,面部是否令人恐惧,有无口水流出——

姿势正确与否决定弹奏的效果。无论座椅有多糟,放松演奏技为高。在古代,我们的弹拨乐器很多都不是坐着弹的。琵琶、月琴都是载歌载舞时用的,中阮是为骑马行进时,消除寂寞而设计的,十二乐坊的姑娘们能边舞蹈边弹奏。——我们坐着伴奏京剧,幸运啊!

三、 闲话“空手道”

古人讲“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功夫界的人必须下功夫。“拳不离手”——伸手即有;“曲不离口”——张嘴就来。弹月琴也必须在月琴上弹,我无有异议。

但练基本功就未必了。

随身带琴,选场练功不容易,但随身带拨子没有问题。教你几招——在无琴状态下练基本功的方法:

1、左手持笔杆(或筷子、小木棍)置于模拟月琴被击弦点处,右手持拨子,练习弹挑基本功。

2、如连拨子也没有带,也可练习——将右手拇指与食指轻轻捏起,用大拇指的指峰(肉指头),弹筷子或笔杆。重点练习手腕的放松度。细细体会臂与腕、弦的感觉。指头反映最灵敏,易体会。

3、为了加强右腕的力量,平时可在手心中佩带“配重物”(我用小铜蛋)。弹奏时可用,无琴时也可结合1、2两招加以习练基本功——长功啊!

有一点我必须提醒:手腕,是全身最具灵活的关节,能转动360度——奇迹!是上帝用8块具有不同作用的骨头,为人类造出最精密的“生理轴承”。其中,我们习练弹拨基本功的过程中,最易受伤的是豆骨(延小指外侧向手腕处摸,稍一用力按,即有酸痛感——即是豆骨)。豆骨一旦受伤,我保你“端起水杯找不着嘴,拿起钥匙打不开门”——轴承失灵啦!!——防止豆骨受伤,放松——是关键!!!

右手有“空手道”,左手也不能闲着啊!也要“行、走、坐、卧,不离功课”!!

京剧伴奏的月琴与中阮等弹拨乐器,实际操作的技法很简单,一两种定弦、掌握几种撮的弹法,虽不能包打天下,坚守阵地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基本功要很过硬。平常就要利用点滴时间去练习,随时想着“我是乐队的月琴手”。

左手在无琴的状态下可以这样:

1、左手轻握右手腕,模拟琴脖练习换把、翻腕等动作。我们京剧月琴的换把区别任何一种乐器(包括民乐月琴),虽称“换把”,其实是翻腕,我们一定要把这个动作练到家。左手在右臂上随时练习这个动作,同时还要体会左腕的放松程度,检查按弦手型,各指的弧度,有无“趴指”现象,这是玩儿器乐者之大忌。

2、在较硬的物件上,如酒瓶、椅背的侧面做按弦练习。我们操作有音品的乐器,虽称“按弦”,其实是“点击弦”。若要出音清晰明亮,许多时候手指不是按上去的,而是在点击的一瞬间发出的音。如果有琴在手,可以单练左手各指的点击法,以“小鱼际”为轴,上下翻腕练习点击指法(小拇指下端的掌侧肉即是小鱼际)。

3、为了加强左手各个指头点击弦的力度,我们平常就应该注意加强各个指峰力量的训练。我的家乡人都爱吃葵花籽,叫 “嗑瓜子”。我为了练习左手指头的力量,不用嘴嗑,而是用手指“捏瓜子”。先是拇指与食指配合,然后是拇指与中指配合……其中,拇指与无名指的配合最难。但也要坚持!当你的左手“捏瓜子”与别人用嘴嗑瓜子的速度仿佛,此功成矣!

4、为了练习左手各个关节的力度与灵敏度,也可以练习健身球。

5、如果你不仅为京剧伴奏,同时也为民乐队伴奏,那么小拇指击弦的工作量巨大!

这里,我建议京剧伴奏的月琴手(弹拨手)去民乐队体验生活。在民间,有这样一个偏见:京剧乐队看不起民乐队;而民乐队的成员,想混入京剧伴奏的队伍里来,那也是相当困难的!特别是固定弦高的乐器——门儿都没有。

那么,我们京剧的弹拨手进入民乐队,一定要好好的学习他们大乐队整体伴奏的理念和技法,对弦精度要求以及对民族音乐理论与实践的再认识。经过一段民乐队的伴奏生活,再回来伴奏京剧的话,只能用“更上一层楼”来形容你啦~!

二胡谱京调_二胡曲谱京调简谱_二胡京谱

四、闲话拨子

有关拨子(刮子)的话题,梦溪先生在旧坛上的专题已经论得很清楚了。记得他曾回忆一次救场——在没有拨子的情况下,竟然用一位女演员的梳子齿做拨子救了急!当时读到这里我难以想象,那么短、那么硬的梳子齿竟然能弹一场戏??现在回想起来才认识到,那老爷子的基本功怎番了得!功夫界啥奇迹都有!!

很多老师都强调初学者用硬拨子练习基本功。有人对我说,用惯硬拨临时用软拨,可以演奏;反之却弹不成。

我对这一点有点儿不同看法。初学者还是用软拨比较好。因为初学者需要体会手感、弦感,更主要的是坚定学下去的信心。用最薄的小弹片,甚至用小学生们用过的化学垫板做拨都可以。随着功力的增长,而不断地把拨片增厚,使我们逐步地过度到用尼龙条拨子,不然,则欲速不达。

建议初学者自己动手做几个拨子,试弹。觉得不合手即磨薄,特别是在手捏处,更要大面积地磨薄。——不要迷信哪位高手送你的拨子,在别人那好用,在咱这儿未必行——“家,好赖自己当。”

还要提醒大家的是:有的拨子(特别是化学弹片)有时与手指关节“共震,”——弹一会儿,你会觉得各个关节酥麻难耐,甚至拿不住拨子!如有此现象——劝你舍爱,将其送给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不然!到别人手,也许好使。因为每个人的共震波长不一样。

搞弹拨的人,最好养成随身带拨子的好习惯。因为临时借用别人的拨子,如果功夫不到家,是件很尴尬的事……。携带拨子的方法有许多:有人用绳把拨子拴在琴上或别在弦上,也有人织一个小网套装拨拴在裤带上,有人用笔帽插一支拨子别挂在上衣兜上似钢笔一般——长备不懈啊!

六、闲话谈“撮”

有关这个话题,小库先生已从技术上讲述的很透彻了。我要从另一个角度上谈一谈。

有初学的朋友问我:“啥是撮啊?咋那么复杂呀?”是啊!理论上较复杂,能使初学者望而却步,甚至没了学下去的信心。其实,真正的真理并不复杂,一句话就能道明!——只是有的名师搞技术封锁,人为地把它神秘化罢了。

初学的朋友大多都当过少先队员吧?!带过红领巾吧?在队会上,出队旗时和号角配合的那个大鼓,小鼓的队鼓点——就是撮!——回忆一下……大鼓在前打为正撮,小鼓先打就是反撮。

现在,少先队的鼓点有好多套撮,我们足够用了!不妨去小学校向“小先生”学一学,学熟了在月琴上弹,你会又演变出若干撮来。——撮就是鼓点!我们京剧乐队的月琴、三弦、中阮、大阮等弹拨乐器,在司鼓不到位的情况下,就起着鼓板作用。所以,我戏称它们为“古典(鼓点)乐器”。

七、闲话月琴弦

小时侯,虽没接触弹拨乐,但也知道京胡、二胡、三弦、月琴等民族乐器均使用老弦。那时好奇,按一下月琴弦。按不动——硬得可怕!不敢想象——师傅们能以此在台上伴奏。现在,老弦已经成为历史了,制式的皮黄钢丝尼龙专用月琴弦、民乐用月琴组合弦,又省力,效果又好,我们永远也不会回到老弦时代了。月琴伴京剧一般拴三根弦。两根是共鸣弦,另一根是工作弦。为了适应现代京剧的需要,把三根弦调成3、6、3,反二黄调成6、2、6。

但这种正规的调弦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困难较大。月琴的左侧两根轴可以快速调弦,而右侧的粗弦轴,调整时必须变换琴位,动作极大!加之轴的灵活性问题,现场其他乐器同时调弦相互干扰等因素,使得现场调弦很困难——来不及!

建议一:把第三根粗弦调整到一定张力,有共鸣效果后就不再动它。重点调其它两根弦。因两轴均在左侧(很方便),可参考两种定弦方法:

A.×63—皮黄腔用;×26—反二黄用。

B.也可把两弦拴同样的型号,调成×33或×66。

——这样,一弦为工作弦,二弦为共鸣弦。一旦一弦跑弦,可立即与二弦校准;若一弦不幸夭折,二弦可即为第二梯队。并且调弦迅速,共鸣效果又好。

建议二:把月琴扶手处四等份的分弦位置,改成三等份(在四孔下另钻三孔即可),使弦距宽些。弹单根弦能用上力,防止两弦相近,相互干扰。

建议三:伴京剧最好用长拨。A.因多在一根弦上弹奏,很少有过弦动作,动作单一,能使上力,弹得亮。B、持长拨时,由于手护拨的面积较大,不易疲劳——建议而已。

八、闲话声道

这里谈的声道,不是音响师操作音响设备的声道。恰恰相反,是在无电声扩音设备的情况下的声道问题。

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有这样情况;在我们自己熟悉的票房中,楼群小区内,吹、打、弹、拉效果很好。而有时来到一个陌生场所,唱不准、奏不清,人群一围更发懵,只剩一个字——别扭!!细一分析,原来是声道出了问题——折反式复合音出了问题。

因为京胡的声道,从琴桶发出音,送向琴师左侧空间。这时,如左侧没有折反复合音的物体,情况就不妙了。加之,我们弹拨“乐器群”,发送音的位置是乐手的前方,如弹拨手前方有折反复合音的物体,情况就更加不妙了!——只听这支京剧小乐队,弹拨乐器叮咚大作,嘈嘈切切,而主旋京胡黯然失色!——京二胡在京胡的上手,琴筒冲着京胡手,一顿大拉大拽———表现可谓“二虎”(土语:糊涂)——京胡手的日子就更不能过啦!!

如果在没有电器扩音设备前提下,我们在选择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演出地点的时候,必须首先考虑京胡琴筒的方向,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折反复合音的物体的最佳距离。——北京人喜欢在城墙根、什刹海、天坛花廊、假山处玩,复合音好,共鸣效果好,加上友人组织,围观人打场子,形成自然的回音壁。

我们打下手的弹拨乐器群,应尽量与京胡保持马蹄队型,把发出音,送向京胡出音口处,形成共鸣“一棵菜”。

当我们各个乐手弦准确、共鸣音,合成音好、折反复合音效果好,唱家会被我们美丽的乐声所感染,倍感舒服,效果那叫一个好!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美的——快醉了。

九、闲话“曲与功”和“不应期”

老师们都反对“以曲代功”——练出夯实的基本功,出手即专业“范儿”,让人刮目相看。但练基本功是非常枯燥无聊的事儿,甚至烦人——旁人、亲人更烦。我也反对“以曲代功”,但却主张“含曲练功”“以功选曲”。“曲”与“功”不可截然分开。记得我初学弹拨时,弹挑刚“上流”,老师就让弹《学习雷锋好榜样》——“都会弹曲子啦~!”家人一夸,我的信心大增。

当你有“半仙”之体时,就应该走出去实践,跟着乐队含曲练功。当然,应距离主奏月琴、京胡有点儿距离,别烦人!我曾与秧歌队配合练习基本功,——大鼓、唢呐震天地响,月琴声小如蝇,——不怕,比唢呐声大就奇了怪啦!

当你初次成仙得道,就会有人请你参加伴奏演出——弹拨乏人,吃香得狠哪!京剧乐队好不该“红花围我绿叶开”。初道者参加演出很容易出现不应期现象。“不应期”是医学语言,意思是想用兴奋点做事却偏偏遇到了疲劳期,用运动员的语言——没活动开。

在《闲话坐姿》一题中,我谈到了坐姿的不应期。其实,我们的双手也有个不应期的问题,怎样保持双手最佳兴奋参加演出呢?

1、首先看看演出场所的乐队座椅,试坐、试弹一下,若不适合赶快想办法。

2、甩空腕,把两手活动一下;持琴练习,用指峰弹哑音,模拟现场。或用手帕压住琴弦,哑音弹拨,重点练习长轮,使手腕灵活、兴奋。

千万别在演出现场的后台亮琴音:招人烦!

如能按照以上两点去做的话,你的“不应期”将很有可能变成“最佳期”。

十、月琴的小改造

改造须大胆。但大胆不等于妄为,只能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道路。就说月琴,在少数民族群众中,弹情歌用两根弦。

看题目,朋友一惊,以为我要发动核战争!不会。但“糟改”民族艺术小月琴首当其冲,不但至疑而且挑战,当然,大师们去挑战,要冠以创造,改造,开拓。咱小百姓只能冠以“糟改”。

当然,根弦七音品。建国后改成三根弦十三音品。前些年,冯少先先生又改成四弦二十四音品。而我们京剧月琴,虽定三根弦,却常弹一根弦——法无定法。

我的中阮是老式木轴的。在伴奏中我发现,中阮调弦是窄口。现场调弦的顺序:京胡先,二胡,月琴后;三弦,中阮最后。但中阮的弦数多,用时长,又排在最后,——拖整个乐队的后腿。有的司鼓性急,乐器未全进入共鸣区即开打,中阮经常五音不全。

为了适应这一时间差,我将中阮的木轴改成机械轴,灵活了,有微调,且外观四木轴仍在,只前方增几朵小白花——手柄,并不影响美观。——新式中阮已是机械轴了。

为适应民乐伴奏,又不影响京剧熟练指法,我的中阮是五根弦的。用起来更得心应手。朋友笑我另类,我笑答:比宋朝的中阮,我还少栓一根弦呢!

我的中阮和民乐用月琴,是自己配的琴弦。有中提琴用的,有工业用的弹簧丝,还有自行车用的拉筋线,只要出音好,我满意,管他是否正规——万物皆为我用,“善假于物也。”

我的几把月琴也另类,——有三根弦的,四根弦的,五根弦的。木轴均我是胆大不“妄为”,改得有道理。前辈梦溪先生就没把京胡担子的五节尺寸看的那么神秘。此公曾用晾衣服的挑杆儿——三改成机械轴。除皮黄用弦外,均为代用弦 。为适应气温变化,我的月琴的音窗是开在上边的,为什么呢?我在今后的闲话中接着唠。

据说这老头子正致力于琴体材料的开发,新琴弦的研制。尽管专利屡屡被侵,虽愤愤不平,但仍乐此不疲。——感谢这些吃螃蟹的人。改造,必须在把握手中乐器,掌握科学技术,紧握时代脉搏的前提下才行。

梦溪老爷子造京胡,我又想起我的两把京胡与众不同——筒子外圆都包着铜皮和铝皮——我称它们金哥和银哥,音量大,音色独特。

记得“国际歌”中有一句歌词:“思想冲破牢笼”。琴的用弦也不应受专用琴弦限制、

世间万物,皆为吾用!可这样考虑配弦:筝,琵琶,柳琴等弹拨用弦,甚至,可以新疆热瓦普、东不拉的弦。

咱们的江南一竹朋友的京胡————用的是小提琴弦!

在这我还想对初学的朋友说,练好基本功,别急弹曲子,那是最不好的!基本的东西最重要,也别突快,慢慢来,还有自己要有毅力,别半途而废,不可取!所以说学乐器很枯燥,很苦,但是打好基本功,后面的事就顺理成章了!

演员唱戏,我们是弹戏,要弹出味来,那感觉就不同了!有些弹的就很“脏”,不干净,不利索,不可取!尤其是散板,导板,摇板节奏自由的板式,做到心中有数,向左看齐,看胡琴,跟着走!别胡琴1都走完了,您还在那布楞1,就“傻”了!如果记不住谱,眼睛一边快速看谱,例如弹第一小节,眼睛起码要扫到后面的三个小节,随时注意胡琴的手,用余光看胡琴,这样就能同步!

其次就是要弹出性别,一般老生,花脸,老旦没有京二,那可全指着月琴呢,听的就是月琴,所以说力度要好,感觉拨子上拴了个小石头,弹出来的声音跟甭豆似的,那就好!

弦之音配插图(文章出处:网络)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