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从广角镜头里脱缰而来

2012年5月,民谣专辑《白银饭店》问世,在豆瓣上收获了9.2分的高分。翻开内页,创作人之一张玮玮,这个生于白银长于白银的民谣歌手写下了这样的字句:

"那里是地球,东经一百零三度与北纬三十五度之间,孤零零的白银。

吉他谱理想三旬C调_吉他谱理想原版_理想吉他谱

五十多年前,在那片戈壁滩上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矿,随后很多人从各地来到了那里。他们架起各种大型机械不停地往地下挖,直到把那片荒凉的戈壁滩挖得灯火通明,兔走狼奔。

当年怀着建设祖国大西北理想闯进无人区的时髦工人们,在那里生根发芽。而我们,就是那些芽。"

聚焦:广角镜头里的异质景观

那是六十年前,1956年白银刚刚建市的样子。戈壁滩上巨矿的发现伴随着蒸腾的蘑菇云,第一批响应国家号召移民而来支援开发的老白银人从天南海北沿江而来,面北而上。采掘铜城现代化建设以来的第一吨矿藏,也栽种了今天从银光公园到884最年迈最繁茂的绿植。自此以后,白银因铜矿而得名,“铜城”成了老一辈白银人那个年代的记忆。鼎盛时期,全国铜矿三分之二均产自白银。同那个时代所有的工业城市一样,工厂喇叭里的号声和广播,杂着一路的自行车铃宕开去,那是广角镜头下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的景观。时至今日,银光厂附近还有下班时的广播,中国唯一一辆仍然运行的整齐机车依旧载着工人去厂矿上班,留存片缕铜城辉煌的剪影。

理想吉他谱_吉他谱理想三旬C调_吉他谱理想原版

戈壁滩上社会主义蓝图随着改革开放更多色彩的进入一步步失焦,沿江而来的人们有人又背上行囊,朝南而去。裹挟着西风里的沙土,时代在长距离的晃动镜头下将工业城市的流风余韵转手后人,那些设计好的轨道又蜿蜒出纵横交错的分叉。这个时候,白银正在经历撤销市级建制和1985年的恢复建制。张玮玮在歌词里把它们晾晒出来——“从高处看我们就像风中的草。”

脱缰:沙哑民谣里的追风逐浪

菲林拆走,光阴失色,前路无算。

吉他谱理想原版_理想吉他谱_吉他谱理想三旬C调

第三代白银人已然面临着去留之境,忽明忽暗的光圈里列车载着濒临枯竭的资源呼啸而去,留给这个城市的是前路何往的问题。江湖情怀惯漂泊,晨声夜饮不拘格。张玮玮和郭龙(《白银饭店》另一创作人,生于兰州)从家属院凉亭背起吉他路过白银饭店,路过戈壁和黄土塬,在歌词里再度返乡。从另一个角度反观这个工业城市,工业气质的白银生活在民谣里,生活在吉他谱里,也生活在记忆里。而回过头来,它正活在温煦的阳光里,从城区里的夜色走出来,对焦法泉寺的飞檐,会师楼的匾额……

理想吉他谱_吉他谱理想原版_吉他谱理想三旬C调

“今年的洋芋特别沙,撒上些白糖,就是苹果的味道。”这是家乡白银的味道,当我们又一次乘疾驰的列车离开,关于家乡,我们没有温润的吴侬腔,只有这个故事可讲。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