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 ·艺术研究浅析二胡作品《兰花花叙事曲》王琳(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110818)摘要: 《兰花花叙事曲》是一首经典的二胡作品,因其生动丰富的音乐内涵,使其成为专业教学、比赛中的必学、必拉曲目。本文将从音乐背景内容、曲式创作结构、创作手法、二胡声腔化的演奏几方面着手,对这首乐曲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将这首乐曲深层的音乐内涵展现出来。关键词:兰花花;民间音乐;二胡声腔化;继承创新“青线线的那个蓝线线,蓝个莹莹的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个人……”这句唱词、曲调大家非常熟悉,都能哼唱出几句。陕北民歌《兰花花》以优美的旋律、朴实真挚的语言讲述了封建时期敢于同命运斗争的女孩兰花花的故事。这首民歌是典型的“信天游”,共八段唱词、叙事与抒情并重。这首民歌广为流传,深受音乐家们的喜爱,出现了很多的器乐改编版本,其中二胡曲《兰花花叙事曲》便是其中经典的代表作品。作曲家将《兰花花》浓郁的民族风格与二胡富于歌唱性的音色相结合,将兰花花坎坷的命运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来,音乐扣人心弦,感人肺腑。1《兰花花叙事曲》之音乐分析《兰花花叙事曲》是作曲家关铭先生于1981年根据陕北信天游中经典民歌《兰花花》的音乐素材改编而成的一首二胡曲。

作品生动地刻画了一个美丽、善良、朴实、敢于与封建社会作斗争的女性形象兰花花。《兰花花叙事曲》的音乐结构融合了中、西方音乐特点,在传统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借鉴、融合了西方奏鸣曲式特点,由若干个不同情绪的音乐段落连接而成。作曲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将音乐片段独立命名,加深了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提示各段所刻画音乐形象及表达情感。全曲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和尾声(或再现部)组成,主题音乐多次交替出现,调式层次分明,全曲情感色彩鲜明且突出,将兰花花凄美的爱情、悲苦的一生展现得淋漓尽致。1.1引子乐曲的引子部分为 G 调,以陕北民歌《兰花花》的骨干音为基础,模拟笛的音色,加以类似陕北信天游似的散板,将陕北的风貌呈献给听者。乐曲开始处以小字一组 la 和小字二组 re 开始,反复的同时变换节奏,使乐曲简单而又富有层次感。随后 mi、la、mi、re 的旋律反复出现,带给听者无限的遐想。此部分大多由伴奏乐器扬琴演奏,也可由二胡演奏,二者虽音色不同,但表达出了相同的乐思及情感。1.2呈示部乐曲的呈示部调式较为多变,共有两个主题,分别为以陕北民歌《兰花花》曲调发展而来——主题1,及由陕北民歌《女儿担水》音乐元素发展而来——主题2。

呈示部以“主题1”优美的旋律发展而来,为 G 调,描绘了兰花花善良、美丽、温柔、朴实的形象。随后乐曲中出现了连续的切分音符并配以滑音上的运用,使得乐曲温婉中不失生机,为乐曲的连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呈示部中出现的“主题2”…在调式上进行了转调——C 调(2…6弦),此段也是塑造兰花花音乐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2”结合小快板的运用,展现了不同于“主题1”中兰花花的音乐形象,旋律情绪上与“主题1”有着鲜明的对比,更加热情活泼、天真烂漫。“主题2”的前半部分节奏中出现了大量切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及“抛弓”的技巧,将人物性格刻画得生动形象;后半部分是抒情流畅的旋律,高音区的旋律线条,高亢嘹亮富于歌唱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兰花花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呈示部与展开部的中间出现了类似于插部的段落,为 F调。插部的前半部分旋律较为活泼、开朗,延续了“主题2”的情绪;后半部分则渐弱、渐慢,旋律中出现了不确定、忧郁之感,在旋律和情绪上为乐曲进入展开部起到铺垫作用。随后进入了散板,为降 B 调。与乐曲引子处的散板有所不同,此段落力度饱满、情感悲愤,极富戏剧性,环环相扣的情绪及旋律富于紧张度和张力,生动刻画出兰花花被逼婚后悲愤的心情。

最后 si 音反复连接长音 sol、la,仿佛一声哀叹,又仿佛是一声不甘的呐喊。1.3展开部乐曲进入展开部,此部分为乐曲的华彩段落,如歌如诉、如悲如泣地演绎了兰花花心中的悲凉、绝望,对命运的不甘而又无法反抗的无奈。调式从 G 调—D 调—A 调的变化,乐曲一步步推向高潮。乐曲进入【抬入周家】的段落,旋律凄凉、惨淡。此段落以哭泣、抽啜的旋律为主,旋律线逐渐上移,情感的表现也随之增强,出现了极富情感色彩的升 fa 和下滑音,仿佛兰花花由抽啜变为了啼哭。二胡在高把位运用了升 fa 和打音(tr)的结合,并加入了切分音符,使得情绪进一步推进,体现出兰花花心中复杂的情感。最后乐曲在悲与愤进入最高潮时,乐曲豁然开朗,预示着兰花花希望冲出牢笼的决心与期望。【出逃】段落为 G 调的“摇板”,描述了兰花花从周家逃走的情景。听罢此段落,不难在其中找到戏曲音乐中紧打慢唱的手法。板鼓击奏十六分音符,二胡一弓一音且力度较强的演奏主旋律,表现出了兰花花出逃时既紧张又果断的心情。旋律中大量使用空拍,仿佛兰花花在出逃时遇到的坎坷、艰辛与小心翼翼,sol、la 的不断重复更体现出其内心的忐忑与不安。旋律在十六分音符上不断级进,并出现大量变化音如降si、降 re,使得旋律在急促中多出一抹不确定的因素,仿佛兰花花心中的忐忑,又如兰花花心中期盼见到“哥哥”的急切心情。

最后,顿音和三连音的连续出现,为乐曲增添戏剧性,与陕北民歌《兰花花》唱词中“拼上性命我往哥哥家里跑”相互呼应,又仿佛是兰花花对“哥哥”的一声声呼唤,对命运不甘的呼唤。1.4尾声尾声部分主题1再次出现,与引子及第一段中主题1出现时的情感有所不同,像千辛万苦过后的豁然开朗,像经历坎坷后的一言难尽,可谓是五味杂陈。乐曲的最后减弱的 re 将整个故事委婉道来,又好似给听者一个充满想象的故事结局,听时的心情如何,故事的结局便如何。2《兰花花叙事曲》中二胡声腔化的演奏二胡曲《兰花花叙事曲》与陕北民歌《兰花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胡在演奏的过程中运用揉弦、打音、滑音、颤音等来模仿歌唱,并以其独特的拟人的音色将《兰花花》演绎出另一番风味。乐曲的呈示部第一次出现陕北民歌中的主题旋律,二胡演奏的旋律中出现了大量揉弦以及尾句的甩腔、滑音,与陕北方言中存在的“儿”化音相呼应,如民歌《兰花花》中的“青线(儿)线(儿)那个蓝线(儿)线(儿)”的乐句,二胡在演奏此乐句时加入了滑音。二胡曲《兰花花叙事曲》中的主题2旋律取材于陕北民歌《女儿担水》,这首民歌旋律活泼、轻松,二胡在演奏的过程中旋律跳跃有弹性,小快弓、抛弓的技法将主人公天真活泼的性格刻画得清晰生动。

有学者认为,二胡的音色是最适合演奏“哭”腔的乐器之一,此曲中出现了一整段“哭诉”乐段,从抽啜到哭泣到放声啼哭,这是全曲中二胡声腔化演奏最为直观的表现。3结语二胡曲《兰花花叙事曲》来源于陕北民歌《兰花花》,它是对民间音乐的继承和创造,并赋予了这首民歌新的生命。《兰花花叙事曲》之所以能被大家喜爱并广为传唱,正是因为它是来自民间的、来自生活的音乐,朴实真挚,打动人心。当今二胡艺术飞速发展,新作品层出不穷,但是像《兰花花叙事曲》这样的有民族特色的佳作并不多见,快餐式的文化带来的是昙花一现,太多无调式的讲着“外国语”的作品,无法真正走进听众的内心。所以我们要认清,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承也要创新发展,中国的音乐作品要始终以民族民间音乐为基础,结合西方音乐创作手法,兼收并蓄。只有这样的借鉴创新,我们谱写的音乐才不会丢失自己的文化,也只有这样,我们的音乐才能在世界音乐的舞台上发光发热!作者简介:王琳(1986—),沈阳音乐学院二胡教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05 15:34:44网络出版地址: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