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研究浅析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四川自贡643000)贝多芬作为浪漫派先驱,大部分作品都是借助于某一话题或外部大千世界某一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在情绪,反映自己的哲学思考。《月光奏鸣曲》正是这样一首名作。本文通过对某曲式及素材使用的分析,重点突出他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在优美的音乐意境中刻画出贝多芬的音乐性格和魅力所在——哲学沉思的威严与审美诗意的结合,并以此来显示贝多芬音乐的感染力以及对人精神上的鼓励。【关键词】浅析贝多芬月光奏鸣曲贝多芬—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世界著名的伟大钢琴家,与海顿、莫扎特并称为“维也纳三杰”。贝多芬生于1770年1217日的德国波恩,卒于1827日的奥地利维也纳。他的一生坎坷而多曲折,童年时受到一位专制父亲的严厉管教,然而他的天才依然在压抑的童年中得以幸存。他的音乐才华举世无双,所创作的乐曲也是世间少有。贝多芬集古典乐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对西方近代音乐产生深远影响,是一位无可争议的音乐巨人。他生平所创作的乐曲,无论是在当时社会,还是在当今世界,甚至是对未来艺术,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贝多芬除了拥有举世闻名的九大交响曲外,他也同样拥有非常著名的32首钢琴奏鸣曲,其中《月光》(升C小调奏鸣曲)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它以独特的音乐风格、柔美、深情的音乐表现力,刻画了在此音乐之前从未有过的强烈忧伤和抗争。其中对《月光奏鸣曲》的传说,同样也充满了神秘而静溢的色彩。在旋律中《月光》的音域走向,使人感之意味深长,在聆听时,让人浮想联翩,犹如沐浴月光,感觉清新、自然,同时又渴望光明。同样这首《月光奏鸣曲》在音乐史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预示了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转变。1792年贝多芬在华尔斯坦伯爵的鼓动下,移居到了维也纳。22岁时贝多芬是一位知名的钢琴演奏家,莫扎特预言他的才能将带给他世界性声望。除了海顿和莫扎特外,很少有音乐家在一开始就能认识到贝多芬的作曲天才。他强烈的情感表达方式常常不同于在这之前的任何东西,他的思想有着强烈的独立个性,这使他不能很快地得到公众的承认。但他来到维也纳几年后,便开始以作曲家兼演奏家的身份出现在音乐会上。1800年春,贝多芬结识了古安鲁迪伯爵的爱女朱丽叶琪察尔迪。她跟贝多芬学习钢琴,两人真心相爱,但由于门第鸿沟,迫使他们相处一年后便分手。失恋,再加上耳聋病不断地折磨着贝多芬,因此贝多芬在遭受这些沉重打击的情况下,写下了这首《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以此来献给他所爱的女孩儿。

《月光奏鸣曲》即《十四号钢琴奏鸣曲》,贝多芬命名为“幻想曲风的奏鸣曲”创作于1801年,紧接着便是贝多芬创作的成熟时期。这首《月光》是贝多芬最流行的钢琴奏鸣曲之一,是贝多芬最具独创性,最充满灵感,最感人的作品之一。“月光”之名是依据德国的作曲家,音乐家雷尔斯塔勃(Relab)在贝多芬死后听过此曲第一乐章后表示:“犹如置身瑞士硫森湖月光闪耀湖面的摇荡小船上一般。”《月光奏鸣曲》便由此而得名。这首《月光奏鸣曲》是形式服从于内容,内容创造形式,凝聚形式这个美学原则出色的证据。把深刻的戏剧性、主题的完整性、情节的不间断发展综合在一起,充满了现实主义的心理描写。但是“月光”的内涵并没有表达出这首奏鸣曲深刻的情感,它其实是对无可挽回的失聪又一次发出了反抗的呐喊。在此之前没有任何音乐刻画过如此强烈的忧伤和抗争。在第一乐章压抑着强烈感情和第三乐章坚不可摧的进攻之间,是一段“小快板”(Alegreto),李斯特称之为“两个深渊之间的一朵小花”。《月光奏鸣曲》共分为三个乐章,贝多芬打破了古典奏鸣曲各乐章的排列规律,把抒情的慢板放在第一乐章,富有积极性的奏鸣曲式的乐章放在末乐章的位置,贝多芬把这部作品标为“幻想式的奏鸣曲”。

其所表达的内容是一个人从深刻的悲哀、抒情的沉思转向激烈的愤慨和积极行动的心理状态转变过程。第一乐章,慢板,单三部曲式,升C小调,二分之二拍。与一般的钢琴演奏不同的是,这首乐曲没有使用一般演奏的方式,而是通过不规则的三部曲形式的。第一部分由四个悠然而富有神秘色彩的序曲小结开始,虽然是变得柔弱但是却是一种非常优美的极具幻想性的旋律。在马上进入第二主题后,大调取得了主角的地位,但是却是与第一主题具有近乎一样的性格,中间部分是围绕第一主题为中心展开的,在进入第三部分时,它返回到第一部分时出现过的两个主题上,在淡淡的月光中,静悄悄地将全曲结束。如果要从贝多芬所有的作品中选出一个最著名的乐章,那恐怕就是《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了。这个乐章与其说表达了丰富的情感,毋宁说是暧昧,连绵不断的三连音分解和弦贯穿始终,和声色彩朦胧,有冥想的静默,欲言又止的悲伤,也有甜美的回忆,梦一般的幻想。演奏时,在非常弱地弹奏中,注意突出小指所弹音的力度,使小指所第一乐章也是整首曲子开始于绵延的三连音,可以说是整个乐章的背景,所有的乐思都建立在这些宛如心跳的音型四个小节后,三连音型出现反复,同时第一主题进入,宁静的主题似乎在沉思,又带着一丝忧伤和不安,那是一种渗入肌肤的预感,沁人心脾,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第二主题在B大调上进入,好像试图驱散三连音背景的晦暗阴霾,可是199《中华文化论坛》2008音乐研究三连音却出现在音域类似管风琴脚键的最低音上,最终取代了第二主题昙花一现的乐观。中段三连音在独自歌唱,一次又一次,唱出清澈透明的高音,却又不得不回到低沉的阴郁。乐章在流动,那里面有克制的情感,有焦虑的心情。再现部加重了忧郁的气氛,平静的第一主题再现后,是转调到升C小调的第二主题,低音持续着三连音,在一串下行中慢慢消逝在阴暗的和弦里。第一乐章是沉思、默默的思考中,有悲哀焦虑,怀疑,也有片刻的光明。第一乐章的情感是克制的,没有那种过分的滥情,一切都建立在连绵不断的三连音上,这是在一个天才的构想,用持续的,如同睡梦中的呼吸的节奏,来刻画思维的流动发展。这个乐章大概可以说是即兴曲甚至是大多数浪漫主义钢琴小品的先驱了,他没有按照常规,把第一乐章写成快板的奏鸣曲式,这实际上表明,当内心的情感需要更加直接的表达的时候,形式的平衡规范已经开始让位于乐思的自由想像了。第二乐章,小快板,复三部曲式,降D大调,四分之三这个乐章具有舞曲性质,曲调积极富有生命力,有一种超然物外的美。与第一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好似悲哀的心灵得到片刻的慰藉,又回到昔日美好的岁月中。

第一部分由同一主题及其变奏发展而成的单二部曲式,曲调优雅轻盈。中部是单二部曲式,右手切分节奏所形成的重音与左手低间区有力的节拍重音交替出现,给人诙谐幽默之感,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是“两个深渊之间的一朵小花”。随后乐曲再现第一部分。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奏鸣曲式,升C小调,四分之这个乐章是全曲的重心,全曲充满激烈的感情,好似暴风骤雨,火山爆发,令人惊心动魄,是一股不遏制的愤怒,抗议和热情。在这里贝多芬采用了迟到的奏鸣曲式。在严整的形式下却表现出令人惊异的激动。连串的琶音组成的主部主题犹如风暴中的浪涛,一浪高过一浪,在浪峰的最高处, 是有力的重音,是沸腾的热情,也许,还带着太多的愤怒。 副部加大了控诉般的力量,十六分音符如同暴风雨中的雷 声,在远方滚滚作响,在焦躁不安的背景中,右手弹出刚强 有力的旋律,不带一丝妥协。副部的结尾类似于一个插段, 毫无顾忌的激情迸发,最后连续的八分音符敲出斩钉截铁的 节奏,这是意志力的声音,是胜利的号角。 发展部短小有力,副部回响在左手,节奏放慢,表情舒展, 但是紧接着,右手的动机变得不安,内心的激动不但没有丝 毫的缓解,反而更加强烈了。发展部的结尾阴郁,略带痛苦, 似乎是悲剧的预示。

再现部当中主部规模微减,副部的旋律起伏被扩展成尾 声风雨般的琶音,却在热情的顶点突然沉寂,冻结成疲惫的 绝望,但是贝多芬的精神是永远不会屈服的,那一段如同华 彩的上行,终止于沉重的低音八度,澎湃的大海并没有就此 平静,沉重的和弦在暗示,精神的力量仍然活着,它是不可 战胜的。 主部主题以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连续急速上行到“突 强”的和弦,热烈狂暴的乐思,无所顾忌地向前撞击,是贝 多芬作品中所特有的威力,表现了贝多芬追求人生真谛和渴 望与命运博斗的大无畏精神。 小调,旋律富于理智,好似内心在申诉,表现出作者坚定的信念,升 小调分解和弦是第一乐章的基础,又是第二乐章的主部主题的核心,由此形成整个奏鸣曲 的音调,调性,调式,和声方面的统一。 结束部较为庞大,急速的重复和弦,音区的对照,音量的激 烈变化造成急剧的紧张性达到呈示部的高潮。罗曼 罗兰评 论这一部分说:“好像是一场大冰雹倾盆而下,震撼人的灵 魂,”直到结束部的后半部分,情绪才逐渐和缓下来。 在展开部中,戏剧性情绪发展的浪潮又掀起了,进一步表现 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呈示部的两个主题按序加以变化发展, 主部主题受到压缩,副部主题分烈成一些短句,在不同音区, 不同调性进行转变,增强了表现力。

在结尾,很弱的和弦力 度和持续的属音的微弱音响,使人感到片刻的宁静。这是再 现部出现前的暂时平息。 短暂的安宁刚过,主部又猛烈地再现出来。紧接着就是副部 的再现。再现部之后的结尾,篇幅很大,形成一个独立部分, 继续发展前面主题,各部分此起伏,交替着激烈地增长,作 者内心的戏剧性的斗争和狂暴的激情,在这里发展到了全曲 的高潮。最后以不断高涨的情绪及坚定有力的主和弦结束全 曲,从而肯定了人的意志和力量,肯定了人最终战胜命运的 坚定信念。 贝多芬的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预见了情感挣脱形式, 标志着音乐作品主宰的浪漫主义时 代的到来。贝多芬没有按照常规,把第一乐章写成奏鸣曲式, 而代之是以自由的三部曲式;流动的三连音贯穿始终,主部 副部的对比被弱化,强调乐思的发展。这都是对于浪漫主义 音乐的跨时代的预言。第二乐章可以看作是连接段,联系沉 思的第一乐章和激动的第三乐章,这种逻辑的联系也是浪漫 主义者的追求。第三乐章具有奏鸣曲式的结构,也是奏鸣曲 的情感中心,激动的音符完全超出了古典主义的清澈典雅, 而进入了个人化的内心世界的表达。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月 光奏鸣曲》启发了整个浪漫主义时代的钢琴家。

贝多芬的和声语言是他的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时而发挥它 暴风雨似的排山倒海般的巨大力量,时而表现出宁静、沉思 或田园式的意境。时而是大块的震撼空间的和声音响,时而 又是流畅的旋律性的声部织体。和声在贝多芬的作品中既简 朴又富于表现力,特别在发挥和声在大型作品中结构功能、 发展层次以及表现作用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在音乐的 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总之,贝多芬和声语言的基本特 征与他的前人相同,仍然是以大小调功能体系和声为基础。 贝多芬的自然音体系的和声语言,最集中的体现在大部分作 品的主题呈示部分以及大部分的终止和声方面。在这些部 分,如同海顿、莫扎特的作品一样,以调性的几个主要功能 的和弦而进行。当作品需要和声上的发展时,通常是运用离 200 《中华文化论坛》2008 音乐研究调或转调的方法,这种建立在功能性基础上的离调性变音体 系和声,加强了和声的紧张度与发展上的动力,丰富了和声 的色彩与表现作用。除离调性变音体系和声外,由于同名大 小调的相互渗透而产生的变音体系和声,主要是降六级和 弦。在贝多芬的作品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富于戏剧性效 果的一种手法。贝多芬和声语言中的基本材料,常用和弦一 级、四级、属七、属九、七级减七和弦、二级五六和弦、副 属和弦。

重属变和弦、降六级和弦与降二级和弦。这些材料 在我们今天看来很是有限的,但贝多芬就运用这样一些和声 材料,在塑造音乐形象、刻画矛盾冲突、表现戏剧性的发展, 构成大型曲式方面,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和声的作用。 《月光奏鸣曲》的情感其实就是贝多芬最深切的爱的情感, 其表现力极其丰富。第一乐章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 也有阴郁的预感。第二乐章较短小,它以迥然不同的轻快表 情将第一乐章的沉思默想和第三乐章的紧张气氛完美地衔 接在一起。李斯特形容这个乐章为“两个深渊之间的一朵小 花”,它的美无与伦比。第三乐章以热情的不可遏制的沸腾 和煽动性,激烈、狂怒、奔放,像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申诉,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