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岁月象条河,岁月的河啊汇成歌,汇成歌。一支歌,一支难以忘怀的歌……”

这是电视剧《蹉跎岁月》的主题歌,相信很多朋友已经记不起这首歌了,可我永远记得,伴随着优美动听的旋律,岁月的时光机慢慢打开,再次重温那段学歌抄歌词的美好时光。

1983年,我在胶南第24中上初一,从东北转学来了一位女同学,姓刘,大高个,唱歌特别好听,晚上自习经常停电,在煤油灯下,刘同学就开始唱歌了,本来就是东北女孩,落落大方,说唱就唱。

唱的最多的就是《骏马奔驰保边疆》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我第一次听见这优美动听的歌曲,暗暗下定决心要学会这两首歌。

想学歌得先有歌词,想学歌的同学很多,我们就向刘同学要歌词。刘同学直接给了我们一本精致的塑料皮的歌本,里面有很多当时流行的歌曲。像《再见吧妈妈》《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等很多歌曲。

于是我们同学几个也去买一本精致的日记本,开始抄歌词。有了歌词,学歌就快多了。

我那时记忆力特别好,记住了歌词,再慢慢听刘同学唱几遍就学会了。由于不会简谱,只能是简单地模仿。

有一次我从镇上学校独自提着饭兜步行回家,看看四周没人,即兴唱了那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我惊奇地发现,自己能完全唱完这首歌了,高音部分很轻松就上去了。心里暗暗高兴,毕竟也是一番小成就呢。

那时我还没变声,娘和邻居听我唱歌,好听是好听,但是都笑我奶声奶气的。

84年大量的港台歌曲进入大陆,最流行的就是台湾校园歌曲,代表作有《外婆的澎湖湾》《橄榄树》《乡间的小路》等,我由于不会简谱,只能把这些歌词抄在歌本上,跟着收音机一遍又一遍的学。

我们学校为了方便英语教学,特意买了一台单卡收录机,除了上课放英语磁带,上午9:45分课间操放广播体操,有一次放错了磁带,竟放出歌曲来了,我们一听,这歌好听,问了问老师才知道是台湾校园歌曲《童年》,同学们又开始到处找歌词,抄歌词学这首歌了。

多年以后,我再听《童年》,怎么后面还多了一段?我在电脑上意外地找到了答案:当年大陆广电总局在审查时,发现最后一段是描写早恋的,于是就封杀了这一段。这是后话,不提了。

那时我还特别喜欢《酒干倘卖无》这首歌,这是台湾电影《搭错车》插曲,电影直到现在也没看过,但是这首歌的歌词当时我工工整整地抄在歌本上,唱得久了,歌词自然就记住了。当时是程琳翻唱的,后来才知道,其实原唱是台湾的苏芮。

特喜欢歌中那高潮部分,随着那急促高昂澎湃的电子贝斯打击乐,程琳或苏芮那快速演唱的语调,把这首歌演绎得淋漓尽致催人泪下。

多年以后去练歌房K歌,经常点这首《酒干倘卖无》。

程琳另一首代表曲目就是《故乡情》,歌词写得非常好,从童年,幼年少年写到青年,曲调更是优美曲折动听。

很多年以后,《酒干倘卖无》和《故乡情》都成为了经典金曲,久唱不衰。

那时候初中放了暑假以后,我的任务就是放牛。我的裤子口袋里永远揣着一只绿色的宝石花袖珍收音机,一边放牛,一边听歌。

那个年代有一个“每周一歌”栏目,一首好听的歌会连续播放一个星期。歌词都我会抄在歌本上并背诵过了。我从收音机里学会了很多这样的优美动听的歌曲。

我一边放牛一边听歌,当时还发生一件趣事。村里有一位我喊姑妈的在地里除草,远远地听见我在听歌,她也喜欢听,由于隔得远,听不清楚,姑妈一会站着听,站着听不清楚,干脆蹲着听,蹲着也听不清楚。那种别扭就别提了。

这事还是姑妈后来跟别人说起,我才知道这回事。早知道姑妈喜欢听歌,我肯定牵着牛,到她附近,让姑妈听个够。

我学会了一首新歌,心里自然很高兴,随时站在院子里就唱上了,东屋的嫲嫲听我唱得好听,特意把我叫去,和她七闺女,我七姑,来个男女声二重唱,唱那首《外婆的澎湖湾》。

当唱到“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时,七姑和我一人唱一句,由于我的奶生奶气的声音和七姑甜美的女声相呼应,把嫲嫲都听入迷了。

85年随着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和《陈真》的播出,大街小巷都在传唱那两首澎湃激昂的《万里长城永不倒》和《大号是中华》这两首粤语歌曲。

我们的歌本上这两首歌词都是国语,都在模仿粤语唱这两首歌。

我抄的歌词多了,会的歌曲自然也多。有一次去乡里的烟站去卖黄烟,看见一个小姑娘正拿着歌本,慢慢学罗大佑的《恋曲1990》呢,有几句不会唱,我干脆就在旁边小声唱着教她。小姑娘最后朝我感激地笑了笑。

说到学歌抄歌,不得不说一下当时的春晚。从83年第一届春晚开始,有许多歌曲是通过春晚才被我们所熟悉的,例如李谷一的《乡恋》《大海啊故乡》《请到天涯海角来》等等等等。

到了初三,家里人和学校老师都禁止我们抄歌学歌了,集中精力备战中考。什么时候考上高中什么时候才让抄歌学歌。

心爱的歌本只能暂时放在一边,中考成绩出来了,我凭着优异成绩考上重点高中了。自然我暑假继续放牛,抄歌学歌,等待高中录取通知书的到来。

那时候乡镇广播站每天都播放流行歌曲,还有听众点播歌曲,我为了听歌,经常饭都忘了吃,就为了听完每首好听的歌曲。

这时候有钱人家开始买收录机了,那时的收录机简直就是土豪的象征。

磁带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盛行的,我们也都改为从磁带的内页抄歌词了。也熟悉了一大批中国大陆港台歌手,熟到啥程度呢?只听歌曲的前奏(过门),就能快速说出是哪首歌,是谁唱的,歌词更不在话下。

今年8月份,一位刘姓女同学在同学群里发了一个用筷子敲击杯子的乐曲独奏,我一听就是《骏马奔驰保边疆》。

我都熟悉到这份上了。

85年-90年代末正是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巅峰期,涌现出大批的个人专辑,代表人物有范琳琳,杭天琪,田震,毛阿敏,那英,程琳,李玲玉等等等等,这些歌手的歌曲都抄过,都唱过。直到今天,这些歌曲仍然久唱不衰。

可以说,我是一路抄着歌,一路唱着歌进入高中学习的。

进入高一了,每个班每个礼拜六晚上都举行文艺汇演。有的同学的确唱得很好,歌唱得好听的同学,运气都不会太差,同学们都喜欢听她唱歌,也互相交流歌本。

那些女同学的歌本,特意用不同颜色的彩笔装饰歌词的首尾部分。还专门剪了歌手的各种剧照贴在歌本上,装饰得非常漂亮。

班主任老师也经常教我们一些歌曲,有了老师的鼓励,更加激发了我们学歌抄歌的热情。

漂亮的英语老师也经常教我们英文歌曲,我只记得两首,一首是《Row,row,row your boat》,另一首是《Little,little star》.那时候,你如果不会几首英语歌曲,仿佛就是没文化没水准似的。

的确是这样,学唱英文歌曲,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的英语口语,另一方面,会唱英文歌曲,不能不说是一种有水平有气质的象征。

著名电影《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My heart forever》(我心永恒),如果字正腔圆地唱出来,别人肯定会对你刮目相看的。

班里的刘同学,唱歌唱得特好听,我喜欢听她唱歌,许多流行歌曲还都是从她的歌本抄下来的。

三十年了,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得她的歌本的模样,那是一本浅红色的塑料封皮歌本,封皮是可以折过来,通过一个按扣扣上的,印象特别清楚。

我曾经无数次抄过她的歌本,也听过她唱歌,我自己从中也学会了很多流行歌曲。

青春里的歌本的记忆,到这里就结束了,现在再好听再缠绵的网络歌曲,已经不能激起我再次抄歌词的兴致了,毕竟现在的网络歌曲,生命力都很短,仅仅只能维持几个月而已。

那些Rap,还有那些连普通话都讲不流利的歌手唱的歌,我更是不屑一顾。还是八九十年代的老歌值得永久回味。

前几年我去过印尼雅加达的唐人街歌厅,想不到在异国他乡都能听到这些动听的歌曲,我很多次都忍不住拿起话筒,满怀深情的高歌一曲。再一次感受一下过去唱过的流行歌曲的韵味。

那一本本藏在青春记忆里的歌本,不仅仅是纪录了你我那一代人的青春生长历程,更是诠释了那个年代的一丝纯真,一丝善良,因为那时你我都年轻。

如今我们都踏入了社会,随着社会这个大熔炉的磨炼,彼此青春不再,容颜已老,唯有那些用稚嫩的笔迹抄写过的青春歌本却是长青不老。永远,永远。

这种青涩的青春记忆,始终是我这辈子的美好记忆。再见了,青春的歌本,再见了,我的芳华,再见了,我的朦胧时代。

作者简介:吕复清,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远洋船员。作品散见于报纸和微信平台。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