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高音独唱声乐作品《黄河怨》,节选自我国近代大型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位居《黄河大合唱》第优尔乐章并占有重要地位。作品形象地勾勒出一位母亲面对滔滔黄河水,哭诉丧夫失子和强遭日寇蹂躏压迫的悲痛情怀,最终投入黄河让黄河水刷去自己的苦愁和雪冤。本文对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情感分析、创作背景、演唱处理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突出表现作品的时代精神和主人公的情感表达。让读者更容易把握这首歌的深刻内涵和艺术特色。

关键词:曲式结构;时代背景;演唱处理;情感表现

"Yellow River complaints" ‘s musical structure and

concerts processing

Abstract: The soprano solo vocal works "Yellow complain," is adapted from China's modern large-scale music epic "Yellow River Cantata.". It is among the "Yellow River Cantata" sixth movement and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This work vividly sketched out a mother facing the surging Yellow River water, crying over being widowed by the Japanese and her lost child, her the strong feelings of grief over ravaged oppression, and ultimately jumping into the Yellow River to brush their bitter sorrow. The paper analyzes its musical structure, sentiment analysis, creative background and concert processing, highlighting the spirit of that time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making it easier for readers to grasp the profound meaning of this song and artistic features.

Keywords: musical structure; background; concert treatment; emotional expression

目 录

摘 要1

Abstract1

一、情感分析2

(一)作品介绍2

(二)情感解读3

二、曲式结构分析4

三、演唱情感处理6

(一)仰天呐喊 低沉凄凉6

(二)诉怨仇恨 声泪俱下7

(三)悲痛欲绝 投河自尽7,3999

浅析《黄河怨》曲式结构及演唱情感处理

参考文献9

致谢10

《黄河怨》出自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的第优尔乐章,《黄河怨》是一首憾人心肺的女高音独唱歌曲。作品形象地勾勒出一位母亲面对滔滔黄河水,哭诉丧夫失子和强遭日寇蹂躏压迫的悲痛情怀,最终投入黄河让黄河水刷去自己的苦愁和雪冤。此曲悲剧的力量由此达到空前的升华,从而激起了劳动人民的愤怒和反抗压迫的决心。《我怎样写黄河大合唱》一文中作曲家冼星海写有:“《黄河怨》代表了旧中国妇女被压迫的声音和被侮辱的痛苦哀怨。”[1]明晰的曲式结构和简洁的歌词更好的演绎了这场悲情大戏。它不仅是一种新的合唱形式,而且具有中国范、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对中国大型歌唱音乐创作和世界的合唱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黄河怨》是一首女高音声乐作品,不论在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上都是女高音演唱的经典之作。

一、情感分析

(一)作品介绍

1.作者简介

词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著名诗人,作家,文学评论家,留下了多种题材的名作,较著名的有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文谈》、长诗

《屈原》和歌词《五月的鲜花》等。

曲作者:冼星海,曾用名孔宇和黄训,出生于澳门,祖籍是广东番禹,父亲早逝,自幼随母亲远渡南洋做工文持生活。有“人民音乐家”之美称,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 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1929年远渡巴黎期间勤工俭学,学习期间他创作了十余部作品。1935年回国后,踊跃的参与了好多抗日斗争。后来到达延安他创作了《黄河大合唱》,也就是他在音乐系主任任职期间完成的作品。1945年10月病逝于莫斯科。 浅析《黄河怨》曲式结构及演唱情感处理:

2.时代背景

鸦片战争后列强肆意瓜分,中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1937年7月7日发生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展开全面侵华的标志。从此中华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觉醒的中华人民展开了激烈的抗日爱国斗争。1938年展开了三大战役抗日战争:

(1)凇沪会战:在这个战场上,中国军民体现了不怕牺牲,保卫祖国的民族精神。中日伤亡比为3.8:1 。

(2)武汉会战:这是抗战中最大的会战,两方都投入了很大的战斗力。中国军队巧妙运用战术歼敌十多万。中日伤亡比1.7:1。战争持续了十多个月,中国军人的奋勇作战严重打击了小日本的狂妄气焰。

(3)广州保卫战:日本舰队采用各种卑鄙、残忍的手段攻陷了广州,后来各大城市相继沦陷,人民生活惨痛困苦,爱国抗战人士受到很大的挫败,更是激起鼓舞了中华儿女抗战运动的信念。

3.创作背景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词作者光未然(张光年)率领抗敌演剧队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经黄河看到船夫在汹涌波涛的黄河水上用高亢、悠扬的声音喊唱着船夫号子,这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并结合自己在战争中的所见所闻进行创作。他听别人讲述过一位妇人的故事,妇人被鬼子蹂躏,丈夫被鬼子杀害,弱小的儿子被鬼子用刺刀穿透了襁褓而遭残害。《黄河怨》就是他看到黄河水,想起那位妇人的故事进而创作出来的。在次年1月回到延安后完成了词作《黄河吟》,并在这年除夕联欢晚会上表演了这篇大型朗诵诗。冼星海听到这部诗朗诵无比的震撼、感动,像是在为抗战发出怒吼,更能激起中华人民抗战的高涨情绪。于是他决定将这部史诗谱写为一篇宏大、气势磅礴的交响巨作。其中第优尔乐章《黄河怨》就以一位妇人的口吻讲述自己的故事,哭诉自身的悲惨命运。

(二)情感解读

歌唱是一门表达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音乐的特殊表现与本质,是音乐与生活感受的媒介,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特殊的语言。《乐记•乐本篇》中指出:“凡音起由心生也,其哀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悲心感者,其声以粗;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悲心感者,其声和以柔。”[2]所以歌唱就是演唱者内心情感的抒发,像是用特殊的方式——歌声来演绎自己此时此刻的身心状况。

《黄河怨》的故事内容深刻丰富、情节明晰、矛盾突出、针对性强。通过音乐以一位惨遭日寇蹂躏、失子丧夫的中国妇女的口吻叙述整个故事,同时表达出这位妇女沉痛控诉、哀怨悲愤的内心情感。古人所说“情之所致,音之所生。”[3]《黄河怨》就是中华妇女被压迫、蹂躏后,用生命呐喊歌唱的音乐。冼星海曾写道:“《黄河怨》代表妇女被压迫的声音,被侮辱的声音。音调是悲惨缠绵的,是含着眼泪来唱的一首悲歌。”[4]很多演唱者在演唱时,大都遵循了冼星海对《黄河怨》的评价。可见透彻的解读作品的情感,对诠释作品内容和创作者初衷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曲式结构分析

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黄河怨》是一首由四个乐段构成的单三部曲式结构的声乐作品。全曲四个乐段相互对比以bA调为主要调性,节奏节拍调式调性不断变化将作品情感表达逐步升华。第一部分也是第一乐段由前四乐句组成:第二部分为中间优尔个乐句组成的第二乐段:第三部分由后两个乐段组成,并且再现了第一部分的歌词达到全曲的高潮。

前奏:(刘庄编配钢琴伴奏谱)共19个小节,前两个小节在3/4上奏出低沉的震音,随后变换为以五连音的琵琶音伴奏的4/4拍,让听众感受到黄河水汹涌澎拜的气势,烘托出正文所需的特定氛围。从第12小节开始高、低两声部的微妙配合让人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感到某种无形力量的压迫。 浅析《黄河怨》曲式结构及演唱情感处理(2):

(一)第一乐段

1=bA 3/4慢速,共19小节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变化重叠了第二乐句,第三、四乐句为对比乐句并与第一、二乐句在写作手法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尾部有所扩张,音乐在较慢的三拍子中呈现出来,并在下行级进的旋律中缓缓展开,让人联想到一位强遭日寇压迫、蹂躏的妇女对滔滔黄河水的哭诉。

图一:

第一乐段后短小的间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自然地引出第二乐段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和需要的吻合节奏。

(二)第二乐段

1=f 3/4节奏紧凑,共25小节由三个乐句组成。五个小节相同节奏型的出现,使音乐更加悲愤。全曲出现最低音“b”,速度由快转慢像一位妇女的情绪从愤怒的仇恨转化为无奈的哀怨,更能突出一个“惨”字。

图二:

(三)第三乐段

1=bA 6/4 渐强,共6个小节三个乐句组成。这一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重复,重现第一乐段歌词,力度渐强,转回降A大调,节拍由3/4变换为6/4使音乐的旋律线条拉长,但有种急促和推动感。情感表达更加的激动、起伏,将歌曲的情绪和乐思推向高潮。

图三:

(四)第四乐段

1=f 混合拍(6/8 拍3/8拍 3/4拍),共17小节三个乐句组成,是全曲的结束乐段,从渐强、较快、愤怒、坚决地字眼中可以看出本乐段也是全曲的高潮。转入f小调使音乐充满了小调特有的忧伤和压抑的艺术情感,节拍和节奏不断变换却始终未脱离三拍子的律动。旋律的走向是从中音开始的上行趋势,在音乐要素的几个方面与前几个乐段构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重复的歌词,在力度强度上形成了鲜明对比。歌曲即将结束时,出现了本曲的最高音“b2”。仿佛是用生命在呐喊,要敌人血债血还。

图四:

综上所述,女高音独唱《黄河怨》,在《黄河大合唱》全曲的体裁和内容布局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黄河怨》采用多段题结构,在歌词的需要下自由发展,利用节拍、旋律、力度、速度的不断变化,使情绪层层推进逐步完成由“怨”到“恨”,从“悲”到“愤”情感完整的表达。深刻的刻画了主人公在民族战争背景中惨遭蹂躏,丧夫失子的种种情感。

三、演唱情感处理

准确的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演唱者首先要熟悉作品的背景和作者创作的初衷。冼星海与光未然创作《黄河大合唱》就是为了唤醒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冲破压迫,反抗敌人的侵略。保卫祖国、守卫家园把敌人打回老家,自己当家做主人。《黄河怨》就是一位妇人悲惨的歌声。《黄河怨》用歌声来讲述历史,演唱的巧妙处理把主人公悲惨的命运,描绘的像一幅活生生的画卷并时刻悬挂在每个中华爱国人士的心房,激励着每个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一)仰天呐喊 低沉凄凉

慢速,用PP(很弱) 标记符号开头“风啊,你不要叫喊;云啊,你不要躲闪;

黄河啊,你不要呜咽;今晚,我在你面前,哭诉我的仇和怨。”演唱者要把自己想象成是对自然景象风、云、黄河祈祷、哭诉,又是自言自语像呆滞、麻木的疯女表达自己的凄惨和压抑在内心的苦堪。这三个排比句需要演唱者用苍白无力,但又不是虚的声音,缓慢清晰的咬字,尽量减少换气的次数且换气轻巧、气短声不断的方法完整地表达歌词内涵。三个“你不要”要用层层递进的语气去哭诉,以缠绵不断,悲痛情绪唤起听众的共鸣。不要它们“喊、闪、呜咽”,是因为自己比他们还要惨,需要它们今晚平静的倾听她的“仇”和“怨”。“呜咽”比前面两句多一个字,但演唱时要从“呜”字自然过渡到“咽”保持情感在平稳中缓缓增进。所以最后一句要用渐强的语气表达全曲的主旨含义--今晚,当着你的面, 浅析《黄河怨》曲式结构及演唱情感处理(3):

流着眼泪喊出我的仇恨和怨气。“哭”字要加以重音强调,使演唱者能够直接、鲜明地表达人物形象的情感基调。“仇”字要干净利落的吐出,表明敌人对自己的残暴来日要向他们加倍索还。“怨”字要用哭腔和悠长的音调表达内心无可奈何的哀怨。

(二)诉怨仇恨 声泪俱下

“命啊,这样苦;生活啊,这样难;鬼子啊,你这样没心肝。宝贝啊,你死得这样惨。我和你无仇又无怨,偏让我无颜偷生在人间。”开头的附点给了演唱者演唱语气的提示,唱“命啊,这样苦;生活啊,这样难;”语气要急迫,音量要控制的适中还要突出情绪的起伏,唱出这个年代特殊的苦和难。当唱到“鬼子啊”时加重语气,唱出对他们的无比憎恨和唾弃的愤怒情绪。唱到“没心肝”时不仅要加重语气还要咬牙切齿、一字一顿的把每个字从内心直接迸发出来。唱到“肝”时要猛刹强收,然后屏气“定格”,酝酿下句的演唱情绪。然后转用较慢、音量小而多颤、如哭着般的声音和若隐若现的气息唱出“宝贝啊,你死的这样惨”。有种怜爱、惋惜可一切又无法挽回,又有种责怪自己没保护好自己孩子而纠结的心理。“惨”字处在全曲最低音“b”上,要注意延长“惨”字的母音“c”,用气带声缓慢而抽泣、颤抖的发出韵母“an”。把痛失爱子、痛恨欲绝的情绪在这个字上充分的表现出来。当无法再承受这份痛苦的回忆时,她又被逼迫着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唱出了“我和你无仇又无怨,偏让我无颜偷生在人间。”,用缓慢的速度唱出“无仇又无怨”。“仇”和“偷”二字演唱时要用极近疯癫的状态喊唱出自己的痛恨,然后转用较弱的语气演唱。像是在无助、恐慌、发疯的询问敌人为何要这般残忍的对待她,让她毫无颜面再苟活在人间。

(三)悲痛欲绝 投河自尽

“狂风啊,你不要叫喊;乌云啊,你不要躲闪;黄河的水啊,你不要呜咽。”这一乐段与第四乐段把整首歌曲的情绪推向了顶峰,也是对第一乐段的变化再现。这是主人公又一次由心而生的情感抒发,演唱者情绪把握上与第一乐段有着明显的不同,像是暴雨来袭般凶猛。演唱者要把情绪提升到像是站在在狂风暴雨中演唱一样,与第一乐段的平稳、安静形成强烈的对比,为最后一个乐段把悲剧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做好铺垫。“风”变成了“狂风”、“云”变成了“乌云”,音乐的力度渐强像是天气骤变。唱“黄河啊,你不要呜咽”速度渐慢、力度渐强,“咽”字演唱时要延长字头“i”发出,让听众感受到风狂、云黑、河水汹涌呼啸,更能体会到主人公此时的无助和凄惨。“仇”和“怨”不再是用哭腔来诉说而是用坚定、仇恨的语气决绝的呐喊出,更能突出主人公的仇深似海、怨气升天,那些残害她以及她家人的鬼子们必定会遭到天谴。

第四乐段悲剧的力量升华到极致。这段演唱时可大量的运用哭腔和颤音,像是声声带泪、句句含血有种更深刻的体会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今晚我要投在你的怀中,洗清我的千重仇来万重怨。丈夫啊,在天边;地下啊,再团圆。你要想想妻子儿女死的这样惨。你要替我把这笔血债偿还,你要替我把这笔血债偿还。”主人公呼喊着丈夫要为妻儿报仇雪恨,抱着必死的信念将自己的一切都融入滚滚黄河水,让黄河水洗刷自己的仇和怨。以死的方式来反抗日本鬼子的压迫和侵虐。“千”“万”来形容自己的仇怨,要用重音演唱二字。“血债”是感情的总爆发点,“债”字达到全曲的最高音“b2”。演唱时不要着急把所有的感情投入进去,停顿半拍气息准备充足,力度达到最强,利落的唱出字眼,达到头腔共鸣感染全场情绪。把内心所有的怨恨都化作“这一笔”,要让鬼子一次性“清还”。“还”字起声中强力度逐渐增强,延长至最强时急收结束全曲。 浅析《黄河怨》曲式结构及演唱情感处理(4):

由此可以看出,“歌曲情感的发展变化是有层次、有步骤地进行的是不能脱

离情绪和情感产生与发展的逻辑规律,否则就脱离了情感的真实性和可信性。”[5]总之,优秀的声乐作品表演,情绪是非常重要的。演唱者首先要将自己融入

到整首歌曲里,感染自己方可感动听众,激起当时人们的共鸣。想要很好且完整的诠释《黄河怨》这首作品时,不仅需要查阅各种资料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提高自身素养;还要把自己化身为主人公将情感体验、想象、领悟结合起来,去领会作品的实质内涵,提取时代精神。准确的把握感情基调和演唱技巧,有层次有逻辑完整地表达歌曲的艺术情感。声乐作品的情感基调常表现为发自内心的赞美

和真诚的感悟、以及真挚自然或是哀怨感伤等。[6]基调的准确把握有助于情感内容的完整表达和主题的深刻突出 浅析《黄河怨》曲式结构及演唱情感处理(5):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