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曲谱简谱罗大佑的歌_简谱歌曲罗大佑曲谱歌词大全_罗大佑的歌曲简谱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口琴

音乐是当年832班最流行的课外娱乐方式。

口琴是当年最受追捧的乐器,我记忆中张绍辉、张月亮、顾湛(顾卫东)各有一把口琴。高中三年,我一直没舍得买一把,我是蹭他们的口琴而学会的,今天想来很不卫生,够令人烦的。但当年似乎不把借口琴太当回事。学口琴最初是对着简谱断断续续按音符吹,练到后来乐感强了,就可以随心所欲把心中的想的曲调吹出来。我那时爱用口琴吹电视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曲,京韵大鼓味道的《重整河山待后生》,加上舌头上锵锵的伴奏,很是慷慨悲壮,张俊杰特别爱听我吹这首曲子。俊杰还爱吹笛子,我也能吹几曲,故我们交流笛子的时候也不少,最常吹的曲子是《十五的月亮》。我曾去过张俊杰家,他有一架手风琴,技术水平不得知,也没有在班级里露过。

吹口琴略带技术难度,而最便捷的自然是唱歌。当年没有录音机,更不用说MP3和网络,学歌的唯一途径就是听广播。入学不久,我怯怯地跟父亲提出想买一台小收音机学英语,父亲痛快地给了我钱,我记得是花十几元买的上海生产的袖珍收音机。有了收音机,除了听英语,还听评书、相声、小说、音乐。音乐节目有两种最受欢迎,一是“每周一歌”,一首歌每天教十分钟,连续一周,肯定能学会了;另一种节目是“听众点播的歌曲”,中央台、河北台、天津台都有,每周一期,尽是听众点播的最新流行的歌曲。

那几年的春节文艺晚会上每年都推出一些好歌,比如张明敏《我的中国心》、朱明瑛《回娘家》、殷秀梅《党啊,亲爱的妈妈》,极大地推动了歌曲的流行。王建章唱《回娘家》,唱词与众不同,最后一句本是“唉呀,我怎么去见我的妈?”他则改成“唉呀,我怎么去见她的妈?”一字之差,“回娘家”成了“相亲”或“去丈母娘家”。《党啊,亲爱的妈妈》流行后,周老师安排全班学。学会后,832兴起了下午课前合唱活动,既可提神,又能壮班威,影响不小,一时校内各班纷纷仿效。一般是张凤岗起头唱,张智、刘俊荣的嗓门比较清亮,往往从合唱中也能听得清楚,张智尤其喜欢在末句拉高亢的长音。

其后,我们仿效春节文艺晚会,在教室里搞起了班级的文艺晚会。晚会以唱歌为主,虽然没有任何伴奏,但所有的同学,甚至老师也热情高昂。第一次开晚会,平时深藏不露的尹振海唱了一首张明敏的《梦驼铃》(“攀登高峰望故乡,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声声敲心坎……”),引起同学们的侧目。张凤岗唱歌的时候居多,他爱唱校园歌曲,另外由他用普通话主持。刘俊荣的独唱也很出色,我当年的男高音独唱也是一道重要节目,所唱歌曲,似乎以李双江、蒋大为的歌为主。有一首《难诉相思》(“孤馆寒窗风更雨,欲语语还休。昨日春暖今日收,知己独难求。”电影《鹊桥仙》插曲)是我的独家节目。

除了唱歌,晚会的节目还有口琴、笛子等节目。吹口琴的有张绍辉、张月亮、顾湛、张俊杰和我。此外王华杰爱说笑话,张红则唱过几次西河大鼓。西河大鼓是诞生在河间的民间说唱艺术,多以唱古典大书如《杨家将》、《呼家将》为主,孟村、盐山境内有不少民间艺人以此为生。张红唱的是小段,没有弦子和鼓伴奏。张俊杰会唱天津快板,一次我和他用笑话编了一个傻老汉垒房子没留门把自己堵在房里,傻婆娘缝被子把自己缝进去的段子,把我俩乐得不行。约好我吹口琴他来唱,因过于自信没有排练,结果上场发现口琴的调式与他不合,他勉强降调唱完,效果大打折扣。

周老师也曾出过节目。我记得是从一本语文教学刊物上找的一段笑话,古代某书呆子学会了“岂有此理”一词,到处用,感觉很有风度。某次乘船过河,船至中流他突然把这词忘了,满船舱寻找。船工问明原委,骂了他一句“岂有此理”,结果书呆子赖船工拣了他的东西不归还。果然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周老师连娱乐时也离不开语文。因为我爱天津相声,喜欢听天津话,一次晚会上我甚至当场请周老师表演天津话,结果她笑着说了一两句,没听出高英培或马三立的天津幽默味。

832班的文艺晚会在校内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刘景星老师、李玉普老师总去观摩,夏志荣老师曾经在晚会上朗诵过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82级的学长张朋月作为嘉宾演唱过罗大佑的《童年》,显然他也是刚学会,是看着歌词唱的。继832班后,其他班级也群起效法,于是有段时间每到周末晚上便有几个班开晚会。有一次我听两个初中生对话:文艺晚会真好,班主任特别满意,以后每周开一次。如此频繁就过头了,但由此足见当时对晚会的痴迷。

有一次,振森从82级淘换来了日本北海道民歌《北国之春》的词,我们如获至宝。最奇的是,除了吕远译配的中文歌词(“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还有一份日语音译歌词:“希拉卡巴,包走拉,米那米卡逮……”振森和我边唱边大笑不止。那时不少歌迷都有一个抄歌词的歌本,顾湛的那本我记得非常清楚,因为他把《南屏晚钟》的歌词“我匆匆地走入深林中”抄成了“我忽忽地走入深林中”,我总爱把这错词唱给于海青听,或跟顾湛闹,边唱边相视而笑。这首《南屏晚钟》刚流行时,我和张凤岗都苦于没有歌词,后来周老师竟设法找人抄来的歌词,可见她也是一位流行歌迷。

当年我抄歌的笔记本都遗失了,侥幸留下一本高中时买的歌曲集。根据该书清单,结合记忆,把当年的流行歌曲开列部分如下,上文提及的不再重复。

《小螺号》(程琳唱。程琳因此歌,以及十八岁嫁给侯德健而一举成名。)

《妈妈的吻》(朱晓琳,紧接着程琳而成名。)

《在希望的田野上》(合唱,领唱于淑青。)

《知音》(电影《知音》插曲,李谷一唱。)

《驼铃》(电影《带手铐的旅客》插曲)

《踏着夕阳归去》、《乡间的小路》、《外婆的澎湖湾》、《踏浪》(台湾叶佳修词曲,校园歌曲)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蒋大为)

《妈妈教我一首歌》(当年初中的一位男生极爱唱此歌)

《难忘今宵》(李谷一)

《啊,莫愁,莫愁》(朱明瑛)

《垄上行》(张明敏)

《要问我们想什么》(“漂亮的姑娘十呀十八九,小伙子二十刚呀刚出头!”振森爱唱。)

《游子吟》(电视剧《虾球传》插曲)

《卖汤圆》、《蜗牛与黄鹂鸟》(台湾民歌)

《那就是我》(古建芬作品,谈伯年首唱,我爱唱的歌曲)

《塔里木河》(克里木作品,杜军爱唱。)

《脚印》(“洁白的雪花飞满天……”古建芬作品。)

《校园的早晨》(“沿着校园属下的小路……” 古建芬作品。张凤岗爱唱。)

《长江之歌》(电视片主题歌,我也爱唱)

《请到天涯海角来》(沈小岑唱)

《龙的传人》(侯德健作品)

《十五的月亮》、《望星空》(董文华唱。此人已因某行径而被媒体、大众遗弃)

……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