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一起并称为“四大名旦”,他们是我国京剧旦角行当中四大艺术流派的创始人。王瑶卿给四大名旦每人一个字的评价,直接反映各人特色。梅兰芳——“样”、尚小云——“棒”、程砚秋——“唱”、荀慧生——“浪”。

1、梅兰芳

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战事爆发。日寇占领上海不久,得知蜚声世界的京剧第一名旦梅兰芳住在上海,就派人请梅兰芳到电台讲话,让其表示愿为日本的“皇道乐士”服务。梅兰芳洞察到日本人的阴谋伎俩之后,便决定尽快离沪赴港,摆脱日寇纠缠。于是他一边给日本人带口信说,最近要外出演戏,一边携家率团星夜乘船赴港

出身于梨园世家,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

2、程砚秋

程砚秋1910年,从荣蝶仙学艺。1914年,取艺名“艳秋”。1919年,由罗瘿公为其将旗姓“承”改为汉姓“程”,拜梅兰芳为师。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本侵略者发动了全侵华战争,北平沦落敌。敌伪当局要求北平梨园公益会出组织京剧界义务表演,为军唱捐飞机。在敌的威逼下,很多不敢不唱,唯有坚定地说:“我不能为本唱义务戏叫他们买飞机去炸中国。我做事当,决不能让家受牵连。

3、尚小云

尚小云(1900年1月7日—1976年4月19日),原名尚德泉,字绮霞,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南宫县(现在的河北南宫市),京剧演员、编剧,工旦角。1905年,5岁的尚小云开始读私塾。1907年,开始拜师习京剧老生,后又改习京剧武生。1908年,改习京剧旦角 。1964年,任陕西省京剧院首任院长。1966年,“文革”开始后遭到批斗。1974年,眼疾恶化。1976年3月15日,返回西安医治。

抗日战争期间,尚小云创办荣春社,收留年轻学生 ,但维持荣春社的运转也愈加艰难。尚小云不忍解散,他只得继续变卖家产。他就又卖车又卖房,大家说他是“毁家办学”。

4、荀慧生

荀慧生(1900年1月5日-1968年12月26日),原名才,又名秉彝、秉超,字慧声,号留香,艺名白牡丹。出生于河北省东光县(现为阜城县)。他是中国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同时也是京剧“荀派”创始人。

 荀慧生幼年家境贫寒,7岁随父母到天津谋生,被卖进梆子班学艺,初学武生后改演旦角。曾担任中国戏曲家协会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梆子剧院院长,第二届河北省政协委员等职务。“七七事变”爆发。荀慧生不顾个人安危,冒着枪林弹雨,亲赴前线演出,慰问抗日将士。

在炮火纷飞的前沿阵地,他一曲高亢嘹亮、慷慨激昂的《荀灌娘》,令浴血奋战的战士们热血沸腾、精神振奋。回到北京后,他连续义演七天,将全部演出收入捐献给了29路军。荀慧生为了支援抗战,多次通过义演捐献飞机,帮助消灭日本鬼子。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