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羁笛子普_不羁笛子乐谱_不羁的曲谱

创作源头|莫非:创作中如何刻画救赎?(系列四)

莫非|文

救赎论与创作的关系

基督教谈「救赎」,就狭义来说,脱离不了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救恩。但在广义上,也包括个人走进坟墓前,存有饶恕、恩典与重生的盼望。死后更有永恒生命的应许。

救赎是属于个人的事,可以给人与上帝和好,也与人和好的一个机会。也唯有经历过救赎,人才可能真正欣赏世界中神所创造的荣耀。因此救赎的刻画,是从窄小通道走向宽广天地的变化,从无色懵昧走向彩色多姿的世界,从灵魂禁锢走向自由的释放。

但是基督徒所刻画出来的救恩,却常给人过度廉价的感觉。所谓「免费礼物」,好像轻而易举就可以得到。「轻易」,好似成为一用来诱人的钓饵,是手段,而非救恩的实质。基督徒传福音,也常给人传达天外奇兵的感觉。好像在人们的困境中,只要一低头祷告,神就马上会差来救兵。

没有错,我们的救恩确有其奇妙简单的地方,但也有需付出代价的沉重。一位剧作家葛毕根 (Bart Gavigan) 就曾说:「我们不能只简单的呈现真实,也要呈现得可信。」[1]

在基督教文学中,若要让读者读来能相信救赎的可能,就必须往深处去挖,且需要呈现人为救赎也需要付上代价。有代价的恩典其实也比较可信,尤其对那些视基督徒为假冒伪善又浅薄的人,有代价的恩典,在这满布荆棘的世界里会更具吸引力。

有部电影《死囚漫步》(又译《越过死亡线》,Dead Man Walking),获多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不但艺术价值够,信仰的呈现也真实,对救恩没有一点妥协。片中处理的救恩,没有用空洞带着美妙糖衣的话语来模糊焦点,反而清楚又诚实地要求死囚马太要真正认罪!这在许多避免谈罪,以避免得罪观众的文学艺术里,算是异数,也是真艺术。

不羁笛子乐谱_不羁的曲谱_不羁笛子普

电影里面,海伦修女被差去辅助一位死囚马太能在死前认罪。马太杀人十分冷血,犯了罪后,一点忧伤后悔之意都没有。海伦锲而不舍地一再劝告马太,要他面对自己所犯的那部分谋杀罪,真正地向神、向人认罪悔改,才可能得到救恩。

电影的深,就在于片中人物刻画得不扁平,反而复杂丰富。杀人犯马太出身贫穷,他 12 岁时父亲带着他一起喝酒,14 岁时即丧父,15 岁开始常常出现行为出轨的问题。他的母亲以单亲母亲身分,一手照养四个男孩,十分艰苦。也因此,马太想要跟随一个长他很多的流氓,想得到那个流氓的肯定和接纳,结果却犯下他自己也无从想象的凶杀和强奸案。

马太的态度十分轻蔑恶劣,看来就是天生的坏胚,自我中心、有种族歧视,又抽烟喝酒、乱搞性关系。被捕前,他曾犯下六件绑架罪和一件强奸罪。如此人渣存在于社会中,会迼成人心惶惶,威胁许多人的安全感。

也因此,一个从外到里看起来像个邪恶的人,要引人同情或怜悯,很有挑战。马太的遭遇,有点像在十字架上最后一刻得到拯救的那个强盗。这个故事让我们经历到一个如此邪恶的人,怎么还可以被神得着?而且也可以进天堂!

电影中的圣徒海伦修女,出身富有,父亲是律师,家庭幸福。从小就有一颗仁慈的心,会把许多流浪的猫狗带回家照养。长大成为修女,便住在穷人区,来服事这群有需要的人。她单纯,某些方面对现实的凶残面还有些无知,但她又有颗勇敢顺服神的心,因此被卷入这样一个不平凡的经历。

在电影里,是什么让海伦修女的圣徒面,没有被塑造得单薄、缺少可信度?是她的脆弱和不确定,胆怯又愿意顺服,内心恐惧但又显出勇气来挑战马太的悔改。整部电影完全没有说教的语言,只有很人性化的对待,像马太一开始见面所说的,海伦很真诚,没有什么权威,绝非一典型的英雄人物。

这两个人,一个象征罪人,一个象征圣徒。但海伦那样的圣徒也有邪恶的地方,小时候会和一群小孩把一只狗打死。马太这罪人也有善良的地方,他善待自己家人,一直想要保护自己的母亲,不想让母亲为他上法院作证,免得母亲伤心难过。他虽有犯罪时的残酷,但也有对死亡的恐惧。整体性格发展是从一开始否认自己犯罪,宣称自己无辜,到走向看到自己的罪,愿意承担自己所造成的伤害的责任。从一个在爱里全然感到陌生的人,到接触到什么是真正的爱,这是小说技巧里所强调的性格发展。

海伦也有她的性格发展,从原本对死囚犯一无所知,到学习了解马内内心、受害者家属心理,和她自己的罪性,以及勇敢学习做一个陪伴死囚至临终的属灵导师,都有着生命上的成长。

然而海伦不是没有个人的冲突,她天生对弱势有怜悯心,但是她的爱是否容纳得了真正的黑暗?她想帮助马太认罪,马太却拒她于千里之外。若只是安慰马太,陪伴他走这最后一段,就没有达到传福音,帮助马太认罪悔改的责任。但是马太却否认自己的罪,对《圣经》和信仰也很排斥,她要如何帮助他?她做这一切的动力又来自哪里?是呼召?还是只是被卷进来?影片中演出她自认为是呼召,她只是在跟随耶稣做该做的事。平平常常,却有很大的说服力。

就在这种情况下,救恩的讨论开始正式上场了。海伦向马太指出,救恩不像一般人对福音的误解,以为只要认罪悔改,就可以赚得进入天堂的免费门票,不会受到地狱的刑火。她要求马太面对自己的罪和责任,寻求两位死者父母的饶恕。也告诉马太是在神的赦免中,他才会成为神的儿子,一个有名有姓神的儿子。

但这里没有廉价的福音,只有忧伤和痛悔,以及神与人的和好。海伦挑战了马太的功利主义,不只为了拯救自己不受地狱的刑火,还要迎向主耶稣,拥有新的生命。这和死刑是不一样的生命终点,虽然在电影中马太至终仍然必须被处死。

电影中有一幕海伦去探望马太,在对话中一层层剥开救恩的核心:

海伦:你有在读《圣经》吗?

马太:昨晚尝试读了一些,让我想睡觉……我试着让自己清醒一些……谢谢妳想要救我。但我和上帝,我们已把事情全搞清楚了。我知道耶稣为了我们死在十字架上,我也相信当我出席审判那一天时,祂会在那里,祂会照顾我。

海伦:马太,救恩不会只因为耶稣已经付了票价,就是一张免费的门票。你必须在自己的救赎上有份。你有你的工作需要作,我想也许你应该读〈约翰福音〉第8章,耶稣说到:你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得自由。

马太:我会查查看,我喜欢那段,真理会叫你得自由,我喜欢那样,如果我能通过测谎器,我就可以自由了。

海伦:马太,如果你死了,身为你的朋友,我希望帮助你死得有尊严,然而我看不出来,你若不开始为你在华特和何普的死亡里,担负起你那份责任,可以死得有任何尊严。

※※※

(在死刑执行前)

海伦:你作了一件可怕的事,马太,一件可怕的事。但是你现在有尊严了,没人可以夺走,你是上帝的儿子,Matthew Poncelet(意指马太已经认罪悔改了)。

可以看到电影里对救恩没有一点含糊妥协的地方。但在得到马太真正地认罪悔改前,也具体清晰地交待了马太对传福音的使者海伦,先前是如何羞辱轻蔑,人性里面又是如何污浊不知悔改,以及人心深处,对救恩仍有渴望想要抓住。这样的情节才是有血有肉,是我们需要效法的。

但对救赎,电影中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角度来呈现,也就是爱和救赎的关系。马太的认罪悔改,是被海伦的爱给感化的。在电影中,海伦一开始时是对马太谈到耶稣的爱:「因为祂的爱掀起了改变,那些被忽略的人,如妓女、乞丐、穷人。他们终于找到尊重和爱他们的人,让他们明白自己的生存价值,他们自此有了尊严和力量。掌权的人为此担忧,所以要杀害耶稣。」

马太:「那跟我类似,对吗?」

海伦:「不是这样……祂跟你完全不同,祂以爱去改变这世界,你却眼看两个青年被杀。」

后来,海伦母亲又和海伦谈到母爱,说小时后海伦发烧,神智不清要跑出去,母亲紧紧地抱着她。结果海伦挣扎到一拳就把母亲的眼睛打得青紫了。但是海伦的母亲却说:「母亲的怀抱能够……保护身处危难的孩子。有时候面对孩子的彷徨无依,母性怀抱是唯一可以保护孩子的方式。」

如此母性的爱,暗示海伦在属灵里对马太的母爱。马太表示:「我从没尝过真爱的滋味,从没真心爱过一个女人,看来我要死才找到爱。感谢妳爱我。」海伦一直尝试着用神的爱来接纳马太。最后在马太赴死前,也代表神对他说:「我爱你。」还要马太临终时只看她的脸,要他在这世上最后看到的,是一张爱的脸。

这和基督徒平常谈救赎有着莫大的区别。通常基督徒谈救赎是在什么样一种情况?是在教导或传福音的时候,而非在一个个人的关系里,更不用说是在一个充满爱的关系里。换句话说,我们很可能是用律法在传救赎的福音,而非恩典的接触,爱的接纳,来呈现道成肉身的救赎。

电影中,有一幕是海伦在睡觉,睡得很不安稳。梦中看到马太和她的家人同坐一桌,旁白是:「你在寻找真正的博爱,但要面对种种凶险,天使传报是常事,但道成肉身却罕见。」这里提到「天使传报是常事,但道成肉身却罕见。」是一个很真实的描述,基督教难道还缺乏救赎的教导吗?但为何在社会中福音还是传不开呢?因为我们罕见道成肉身的例子。也就是用基督徒自己的生命来面对所有生命中的凶险,去爱、去受伤害。面对世间,我们太多教导定罪的语言,却缺乏爱的作为和见证。

目前基督教写得最多的文字,也是定罪多过恩典。能完整的写出救恩,以及得到救恩所要付出的代价,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文字使命。当需要凸显堕落里的黑暗时,基督徒创作者多有一枝生动的笔,盼能将这笔转为尝试摸索如何能写好生动活泼的救恩和生命。

在这方面,我们的路才开始。盼有为者亦若是。

创造结果是献祭,永远是荣耀!赞美!

〈罗马书〉11 章 36 节:「因为万有都是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愿荣耀归给祂,直到永远。阿们!」最后的万有都是归于祂,英文是Everything ends up in him, Always glory! Always Praise!

不羁笛子普_不羁的曲谱_不羁笛子乐谱

不可否认,人创作的初始,并非都以上帝为起点。人拾笔常因为里面或有感情抒发的需要,或有研究知识的欲望,或有处理生命问题的必要,有向世界表达、抗议或分享的感动……这些,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来用创作服事自我。因为艺术创作是发现自我和世界的方式,也是传递所发现的一个承载媒体。

然而,基督徒若重新认识创造力的源头是来自神,创造的目的是唤醒世人来认识上帝,愿意响应这样的呼召,且清楚创作的才华恩赐是来自神,创作的思想架构存在于信仰,在信仰中真正了解创造、堕落和救赎的故事,就可以努力在作品里,朝向蕴含神圣触动的方向来努力。

创作不能只为满足和服事自我,更须满足于服事上帝和服事人。

〈罗马书〉11 章 36 节里最后的「归于祂,愿荣耀归给祂」,在创作里,就是要把所有的作品都当作一种献祭。创作者也就是这场献祭的祭司,是代表群众向上帝呈现赞美的祭。然而神圣的献祭,往往都先需要经过生命的破碎和创作里的恐惧战兢,才能作成得救的工夫。

献祭必须先经过生命破碎

献祭,是一种牵涉到创作者身、心、灵,全人的奉献。在其中,创作者的生命就好似一根竹子,在风中翠绿摇曳,好不自在。但是现在要为神用,就要被制作成为笛子才能吹出美妙的音乐。这就牵涉到在竹身上钻孔,如此硬的竹质,不管是用刀刻还是火烫,都是一段破碎的过程。

一个创作者的生命,需要在各方面都被神破碎、戳洞,形塑到合神心意的状况,才能成为向世人启示的器皿。这里面就必须走过让人痛苦的破碎。且破碎有两方面:

1. 工人塑造的破碎:神会借着生活里的各样磨难,来磨塑我们的个性,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累积我们日后作品所需要的各样生活养料。若要作品成熟,就不能不走过这一道。而且工人先于工作,作者重于作品,若被神拣选,神会先在我们生命和生活中多方面破碎我们的自我和软弱。身为基督徒创作者,要视这为创作的一部分。

2. 创作作品的破碎:另一方面,神也可能会反复磨练我们创作的技巧,包括创作本身所需投下的苦工,以及因为长期投入创作,日常生活里可能会有的缺席。加上才华永远会让人觉得欠缺,这是所有创作者的折磨和挣扎,让人自卑或者学会什么才叫「谦卑」 。

作品中,也牵涉到把自己生命透明的敞开,包括内心的黑暗和挣扎。对天地敞开后,就会被世人的眼光一一扫过,也许还会引来指指点点或者批判。这也都是创作破碎的一部分。要经过这些磨难的戳洞打磨,创作者才能成为神可以吹出美妙音乐讯息的笛子。

然而,有属灵概念的基督徒创作者,老实说,无需对创作感到恐惧,反而可效法阿奎那 (Thomas Aquina) 把自己一生的作品放在祭坛上,然后称之为「稻草」。也就是说不要敝帚自珍,把自己的文字看得太重要,别人不能置只字、词组的批评。更不要说拒绝了。我们的生命必须在接受拒绝中成长,我们的笔也要在退稿的过程里才能日渐成熟。

破碎,就是创作的一部分。

创作里要恐惧战兢,作成得救的功夫

〈腓立比书〉2 章 12 节:「就当恐惧战兢,作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在创作里,并非像一般人想象中,总是飞扬不羁,无所顾忌。每个创作者都要恐惧战竞,才能作成个人得救的工夫。不管是信仰还是艺术,都需要从微小的地方开始,对每一个细节讲究要求不放过,而且很可能有许多重复。这是扎实的基本工,没有什么快捷方式可言。在创作中,我们需要想象力和圣灵来喂养和开垦,也需要下苦工和投入时间、金钱。

我们需要观察上帝怎样在天地间作工?像安妮‧迪勒观看自然一样,远观、近看,谨小慎微、低姿态且带敬畏的心来窥视。然后靠着圣灵放手,下笔挥洒,反复琢磨。也许,经过季节和年岁,我们可能在想象力的创作以及信仰的成长里,一起丰收。

所有的丰收,都是献祭,用荣耀和赞美来感恩!

最后,用一节经文来彼此勉励:

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哥林多前书〉15 章 58 节)

注释

[1] Bart Gavigan,“Principles of Screenwriting,”taped lecture (Surrey, Spark Productions undated).

- 完 -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