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张 艳●民风民俗趣话 “ 抓周”寥廓春秋会泽方言趣谈陈耀邦2014年 7月 4日6 版今富源县,在元惠宗至元二年( 公元 1336年)为亦佐县,隶属罗雄州。亦佐县辖内的十八连山峰峦层叠,沟谷纵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飞禽走兽,犹盛产眼镜蛇。 该蛇有剧毒,无论人畜,一旦被咬,就基本无药可救,但因其药用价值较高,天南地北的蛇贩都争相到亦佐购买,贩运到外地赚钱,所以当地人进山捕蛇换取油盐钱,也属平常。 捕蛇技巧好的,一天能捕到一二条。亦佐县衙有个捕快名叫杨佳仙,见捕蛇的人每天都有白花花的银子流进腰包, 便辞去捕快,回家以捕蛇为业。 杨佳仙捕蛇的本事很奇特,据传,他只要进到山里静听几秒钟,就能清楚地听出方圆百十步内蛇的多少及游向, 所以, 村里人都叫他“ 百步杨佳仙”。杨佳仙不但能听出方圆百十步内蛇的多少及游向,而且捕蛇从来不用别的器具,只用一竿竹笛,这竹笛是用生长在十八连山中的金竹特制而成的。每天太阳还没有出来,杨佳仙就背着背箩进山了,他来到山上,横笛轻吹,蛇听到他的笛声,就会从四面八方爬到他面前来点头躬身地跳舞。 笛音古怪不息,蛇也越舞越狂,直至筋疲力竭,俯于地面不动,然后,杨佳仙就如捡干柴一样,把蛇随手捡起来装进背箩里。

杨佳仙将捕到的蛇用一个大笼子装在屋子里饲养着,等待蛇贩子前来购买。 闲时,他就蹲在蛇笼旁边,或抽烟,或观看群蛇吞食、戏耍,或吹笛,看蛇跳舞,有时兴起,则随手抓起一条蛇,用指甲划蛇腹取乐。 他用指甲往蛇腹上划过,然后提起蛇尾巴轻轻一抖, 蛇就会皮肉分开,皮肉分开的蛇疼痛得挣扎不止。每逢这种时候,群蛇总是恐惧不安地一条蛇咬住另一条蛇的尾巴, 一条蛇缠住另一条蛇的身子,聚成一团,双目中似有泪水溢出,样子十分悲惨。杨佳仙凭着他捕蛇的绝技,得以日进斗金,但山中的眼镜蛇却一天比一天少了。一天中午,杨佳仙身体有些不适, 吃过午饭正要上床休息,忽然听到门外有蛇的声音,他起身打开柴扉,只见一条眼镜蛇把头搭在门槛之上,身子拱起来好像一座桥的样子,杨佳仙觉得十分稀奇,便拿出笛子来吹,蛇听到笛声,仍静立不动,过了好久,才可怜兮兮地翘首拱身。杨佳仙以为是蛇笼里跑出来的蛇,便将它捉了放入蛇笼之中。这条蛇性情十分古怪,与笼里的群蛇划界而居,但却相处和睦。 每逢杨佳仙经过蛇笼前,它都摇首摆尾,显出一副温驯可亲的样子。杨佳仙喜欢喝酒,喝醉以后就吹笛子,别的蛇听到笛声都会起舞, 只有这条蛇静呆一旁,默默地目视着杨佳仙,就像少女般娇羞。

杨佳仙见它通灵,十分喜欢, 便将它从大笼里取出来,另外设一笼饲养。虽然不断有人愿以高出普通眼镜蛇几十倍的银两向杨佳仙购买这条蛇,但他始终不肯出售。一天夜晚, 杨佳仙喝酒醉了,又到蛇笼边来吹笛,别的蛇都闻声而舞了,但这条蛇仍然忸怩不舞。 杨佳仙朗声笑着,把它从笼里取出来, 然后又吹笛,却不见了蛇的踪影, 正觉奇怪,忽然一阵异香过后,恍惚间,看到一裸女在他面前翩翩起舞。这个起舞的裸女,步态轻盈,乳房尖挺,乌发旋转,肤若凝脂,舞姿优美而怪异, 宛若月里嫦娥下凡,杨佳仙被她的美貌和舞姿惊呆了,竟然忘了吹笛。笛声停后,裸女更加尽情地用舞姿展示自己充满诱惑的身体,杨佳仙看得心猿意马,无法自抑,竹笛也掉在了地上。 女子笑吟吟地迎着杨佳仙走过去,伸臂将他拥入怀中……第二天,一个蛇贩子来找杨佳仙,见到房门紧闭,在门外连喊几声也无人答应, 便推门进去。 他刚跨进门,就见杨佳仙倒在地上,肚腹已被划开,一条眼镜蛇正伏在他身上吞噬他的心肝。 伏在杨佳仙肚腹上的蛇,被蛇贩子开门的声音惊扰,猛地昂起头来,前半身竖起,颈部膨大,望着蛇贩子翘首、吐信,呼呼作声,样子十分凶狠。 蛇贩子惊叫一声,仓皇逃出屋子,到村子里叫人。

村里人闻声来到杨佳仙家,蛇已杳无踪影,而倒在地上的杨佳仙,肚腹完好,但全身乌黑,鼻子里没有了出的气, 摸摸胸口,早已冰凉。“ 孩提一岁做抓周, 针线袜鞋样样收;还有面圈与蜡烛,亲朋坐席不须留。”这首竹枝词描述的就是古代 “ 抓周”的场面。“ 抓周”古称试晬、试儿、试周、抓生、抓晬、周晬、期扬、揸生日。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载: “ 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 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之为试儿。”唐代李商隐《 骄儿》:“ 文荷未周晬,固已知六七。”宋代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 “ 至来岁生日,罗列盘盏于地,盛大果木、饮食、官诰、笔砚、算秤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 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 ‘ 试晬’,此小儿之盛礼也。”南宋吴自牧《 梦梁录》: “ 至来岁得周,名曰 ‘ 周晬’,其家罗列锦席于中堂,绕香炳烛,顿果儿饮食,及父祖诰敕、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升斗戥子、彩缎花朵、官褚钱陌、女工针线、应用物件,并儿戏物,却置得周小儿于中座, 观其先拈者何物, 以为佳谶,谓之 ‘ 拈周试晬’”。

小孩满周岁了天真可爱, 开始学着坐立爬行、蹒跚学步、呀呀学语,会辨认眼前物件,能听懂常用称谓,也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在民间,小孩满周岁要举行“ 抓周”仪式庆祝,这是最传统的一项活动。“ 抓周”是将各种玩具和生活用品陈列于小孩面前,让其自由抓取,并以此推测小孩的兴趣、志向和前途。小孩周岁这天, 主家一般不主动请客,客人多是与主家感情深笃者,前往祝贺、聚会,全家老少、亲朋邻里在欢声笑语中看小孩 “ 抓周”。事先要做好物品准备。用米筛盛弓箭、书籍、笔砚、算盘、吃食、玩具、印章、元宝、账册、首饰、花朵等,如果是女孩, 还要加摆铲子、 勺子等炊具,剪子、尺子等缝纫用具,绣线、花样子等刺绣用具,以及胭脂等。只是一般人家,多予简化,仅用一铜茶盘,内放《 三字经》或《 千字文》一本、毛笔一只、算盘一个、 烧饼油果一套, 女孩加摆铲子、剪子、尺子各一把。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人们删繁就简,用于 “ 抓周”的物品有增有减,增加的如时尚的手机、鼠标、积木、汽车模型、计算器等,减少的则是一些已消失的或现在很少使用的物品,“ 抓周” 时将这些东西直接放在茶几或饭桌上进行。在古代,抓周前要祭拜祖先,祈求小孩健康成长。

祭拜后在木桌前放置一个米筛, 在米筛内放入准备好的各种物品, 然后由大人将小孩领来, 不予任何诱导,让他( 她)任意抓取,其他人员在一旁观看。 通过改变物品摆放位置,让小孩多 “ 抓”几次,以他( 她)紧抓不放的物品作为孩子 “ 抓周”的成果。 无论孩子抓到什么, 客人们都会借题发挥, 夸奖孩子聪明伶俐, 对小孩的前途寄予厚望,主家也会十分高兴。 人们认为:如果小孩抓到弓箭, 表示喜武为将; 抓到文具,表示习文为儒;抓到纸笔,表示知书达理;抓到吃食,表示喜好美食;抓到元宝,表示发财致富;抓到算盘,表示善于理财……女孩如抓到缝纫用具或炊事用具, 表示善于料理家务, 长大后将成为贤妻良母……到唐宋时期,抓周已很流行,仪式也很隆重。 通过小孩 “ 抓周”,客观上也能知晓一些启蒙教育及抚养小孩的基本情况。如今,孩子满周岁时,不少地方仍有 “ 抓周”习俗,只是成为一种取乐逗趣的游戏,以助孩子周岁欢乐之兴。●怪诞奇谭百步杨佳仙施龙惠荣 华古代会泽本土语言是彝语,后来随着大规模移民的到来,就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现象,会泽方言正是这种多元文化的反映,体现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干班子呢《 会泽县志》记载了一个在会泽民间流传甚广的故事。

唐继尧主政云南期间, 某次,一位会泽老乡要去见他,请求卫兵通报。 卫兵进去报告说:“ 都督,有会泽老乡求见。 ”唐继尧说: “ 既然是老乡,叫他打个乡谈来。 ”这人不知 “ 乡谈”为何物,于是大声抱怨道: “ 干班子呢! 见就见,不见就算了,啥子乡谈,我打不来。 ”卫兵回报,唐继尧一听,大笑道:“ 快请进来!干班子呢就是乡谈。”乡谈,就是指家乡话。“ 干班子呢”是会泽特有的方言土语,含义是什么,谁也弄不清,估计是句彝语。 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来分析,这应该是一个用在句首的发语词,没有实际意思,像是语气助词,用在发牢骚、 表达不满的话之前,类似于古汉语里的 “ 呜呼”之类。会泽人也听习惯了,只要“ 干班子呢”一出现,就知道紧跟着的话一定是抱怨、牢骚和强烈的不满。 如 “ 干班子呢,不洗车么不下雨, 一洗车么就下雨。 ” “ 干班子呢,这明摆着就是逼牯子带儿嘛。 ”昆明圆通山,一年一度的浪漫樱花又开了, 徜徉在粉红的海洋里, 我沿着樱花大道一直来到唐继尧的墓前, 不禁在心里念叨:家乡人看你来了。干班子呢,还要不要打个乡谈呀?送 铜“ 背着罗锅来送铜”这句会泽俗话, 拿给外地人看,保证看不出说个什么意思。

但是如果对会泽人说这句话,听的人肯定会不高兴。“ 送” 就是“ 白送” 的意思, “ 来送铜”,就是说明知道是亏本的生意还偏偏要来做。“ 罗锅”,铜罗锅的简称,是一种轻便耐用的铜制多功能炊具, 为古代出门人必备,其造型式样有别,大小规格不一, 大者可为数十人做饭,小者仅供五、六人用餐。什么是“ 送铜”? 为什么“ 送铜” 二字会让会泽人如此地心有余悸并且赋予了 “ 有多少本钱都能让你赔光”的魔咒式含义?熟悉会泽历史的人都知道,老百姓说的 “ 送铜”其实就是历史上的 “ 京铜外运”。会泽地处乌蒙山主峰地段, 山高谷深,江河交错, 交通十分不便, 每年3800吨铜要从分散在东川府各地的二十多个铜矿靠人背马驮运到会泽县城集中,然后再从县城分批运到北京,这可谓是人类运输史上空前的壮举。历史上有一个现象:某一个地方的某种东西一旦被朝廷定为贡品,给当地的百姓带来的只有灾难。 会泽也不例外,东川府的铜曾经支撑了大清王朝经济的命脉,而东川最后得到的结果是森林被砍伐,水土流失环境被破坏以至于小江成为世界最大的泥石流发生地。 京铜外运辉煌的历史,是建立在会泽古代百姓的痛苦和巨大付出之上的,可以说大清国的每一枚铜钱上,都凝结着会泽古代人民的血汗。

大清王朝要的是铜,至于如何把铜运出去,那是东川府的事情,在朝廷低运价甚至零运价的大政策下,巨大的运输费用,自然就成了地方政府的沉重负担,进而被转嫁到老百姓头上。 于是征发民夫,会泽老百姓在官府的组织下,带着口粮,背着罗锅,赶着牲口踏上了漫漫送铜路。 据记载,在京铜外运任务最重的年份,春耕时节,会泽坝子竟然“ 难觅耕牛”,什么事情比农业社会的春耕生产还重要? 只有“ 送铜”! 送铜,于是就成了根本赚不到钱、 但是必须去做的官府徭役,搞不好,送铜人自己带着的铜罗锅都要被卖了吃光喝光。今天,某个茶馆里,一个老头从麻将桌子上站起来,摸摸口袋说: “ 干班子呢,今天是来送铜了。 ”听的人就知道,老头今天输得精光了。“ 硖”和 “ 楞石”会泽一些比较偏僻和落后的地方把石头叫做 “ 硖”,据说也跟铜矿开采有关, 因为“ 石”和 “ 失”同音,担心矿苗失去,故不叫 “ 石”而叫 “ 硖”。 相传,旧时曾经有一位县太爷坐堂,有人来报“ 羊蹬硖打死杨登科了”,于是老爷下令把 “ 杨登甲”抓来审问,后来才弄清楚,原来是羊在山上蹬石头下来打死了一个叫杨登科的人。在会泽, 石头也叫“ 楞石”。 上世纪 80年代中后期,国家曾经实行过几年“ 夏令时”, 收音机里整点报时,俗称"打点",有山区的老奶奶听到收音机里说 “ 北京夏令时”,逢人就说: “ 不得了了啊,北京下楞石了”。还有两个词语会泽人使用很特别,和普通话的意思完全相反。 一个是 “ 晓得”,当你问会泽人事情时,他回答“ 晓得”,就是 “ 认不得,不知道”的意思;另一个是“ 走运”,原本是交好运的意思,但是在会泽方言里,是背时倒霉、走霉运的意思。 因此,与会泽人交谈,切莫说 “ 祝你走运”。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