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教育成本”是产品经理之流经常使用的术语。一款新的产品问世,厂商要让从未见过它的用户对它有所理解,进而产生消费的欲望。但这个过程不会自然发生,而是需要厂商大量投入的。这部分投入,就叫“用户教育成本”。

如果一家公司想卖无硅油洗发水给某个海岛上的土著居民,需要分几个步骤来做铺垫:第一,让土著们意识到头发脏脏臭臭是件不体面的事;第二,让土著们意识到用清水、肥皂洗头发,效果并不好;第三,让土著们意识到无硅油洗发水比普通洗发水更健康;第四,让土著们意识到自己这个品牌的无硅油洗发水比其他品牌更出众。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费大量的口舌来做说服。这些工作的背后就是人力和银子。在上一篇文章《关于天生聪明和思考顺序训练》中,我们聊到一些学琴的客观规律,并且提到,有时候老师向学生、家长灌输这些客观规律,会遇到困难。今天就聊聊这些困难的成因。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绝大部分家长对于音乐的认识,尤其是对于“如何学习演奏一门乐器”的认识,是停留在“没意识到头发脏臭不体面”层面的。希望这句话不要冒犯到家长,毕竟70后到90初的家长,幼年时普遍没有享受到很好的音乐教育资源,大部分对于音乐确实一无所知。所以上面洗发水例子里提到的四个说服步骤,一个都省略不了。如果你想面对广大的市场,试图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你就要担负起教育用户的成本,并且承担成为先烈而非先驱的风险;如果你想省去教育用户的成本,那可以等着其他人完成这个工作,然后在一个受教育良好的市场里分割小小的蛋糕(例如,你可以选择进入英语而非音乐教育市场)。当然,如果你已经是巨头,掌握充分的资源了,让炮灰公司去教育用户然后携排山倒海之力,高举高打进入,那另当别论。

另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用户不是乖乖坐在那里,等着你去教育的。一名乐器老师,还要和很多竞争对手,争夺家长、孩子对于音乐的认知。一个巨大的竞争对手,是邻居家的孩子。“隔壁家孩子也学琴半年,都能拉《天空之城》了,为啥我们还在学空弦,是孩子才华有问题,还是你在拖延进度?”在老师彻底获取家长、孩子的信任之前,他们最大的信任对象往往是弹琴的邻居或学过一点音乐并热衷于置评的亲戚。而他们的几句评语可能会击溃乐器老师建立起来的一些体系。另一个竞争对手,是孩子学校的音乐老师或乐团老师。我曾经教过几个来自同一所学校的孩子,他们的学校有自己的乐团。在那里,他们和家长会接受一种价值观念:拉琴声音要大!这种价值观,因为及早占领了家长对于音乐的认知空白,所以获得了很高的忠诚度。我记得自己花费了约一年时间,才让他们接受“谁拉琴嚷嚷谁就是土老帽”。

还有一个竞争对手,是市场上常见的大量类教育产品。我的用词是“类教育”而不是“教育类”,因为本质上我觉得教育就是慢功,一旦快了,可以称为培训,但不再能称为教育。这些类教育产品,因为持续提供快速的反馈,培养了家长、孩子的惯性,使大家对于学习过程从投入到产出的时间长度,出现了习惯性的偏低估计。“已经上了一个月课了,该见效了吧?孩子在某某APP上学了一个月,已经显示三颗星了。”演奏这件事真的很委屈,它确实提供不了立竿见影、一日千里、药到病除的快速反馈。而且那些类教育产品,背后有数亿美元和数百人团队的投入,来研究如何缩短反馈周期,而教拉琴的老师们恐怕没有这样的资本。

所以在交流中,我发现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艰难,不在于他们对于业务不精熟或艺术水准低下,只不过他们是在以厂商对于产品的理解水平,来揣测用户对产品的认识:“你大概能明白我意图的百分之八十了吧?”,这样的厂商实在是有些蠢萌。而家长们出于对老师的尊重,和为了给孩子树立尊师重教的表率,有时会在课上、口头上十分赞同老师的音乐主张,实际上未必真的能透彻体会老师的心思和设计。这样如果老师发现家长在大点其头之后,竟然没有真的落实(例如此前文章中提到的慢练、唱谱、多听、重视重奏训练等),脆弱的自尊就会感觉受伤。总结一下:对于教演奏的音乐老师而言,用户普遍认知远远不足,需要大量教育;这些工作,音乐老师并不擅长完成,有时还有所轻视,觉得这是旁门左道,于是重业务而轻思想工作,大量痛苦由此产生了。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