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的确是Gibson L1,全桃花芯,Red Shoes Dance和セピア色の写真用的也是这把。不过其实押尾弹黄昏也用过一把日落色的LG-2 3/4。

至于为什么用这把,楼上的张阿姨只说了“小琴”和桃花心木,完全没找到关键。

Gibson的这款L1和马丁早期19世纪的琴和现在钢弦琴(我很讨厌民谣琴这个说法,因为是个伪概念)的构造是很不一样的。如果你仔细一点就会发现这把琴是和古典吉他一样的琴体琴颈连接处是12品而不是现在一般的14品设定。对的最早的钢弦琴其实大部分都是长那样的(可以叫0型,也被人称作new york style,因为马丁在纽约),而且很多甚至是古典琴头,直到1930年代马丁受到曼陀铃和班卓琴的长脖子影响创新性地把吉他改成了14品。而为什么要改呢,是因为据说当时有个班卓琴的乐手要求马丁制作“音域更广泛的琴颈更长的吉他,想要更自由的吉他演奏”。当然也说法是Gibson先在archtop上面做的这个创新然后马丁开始做了000型号的系列。总之因为马丁不仅加长品数,而且削细了琴颈,再加上当初马丁为了符合大众音乐流行趋势加大音量而发明的dreadnought等大型琴体,这些创新的融合使得马丁在1930年代后期开始真正定型了现代钢弦琴。

为什么要说这段历史呢,因为不是把琴做小一点就是小琴那么简单,12品和14品也不是就是弄块长琴颈就完了。你如果再仔细一点就会发现12品的琴的琴桥的位置也是与钢弦琴不同和古典琴一样很靠后的,这能使得琴桥放在面板最鼓出来的那个地方(也有放在稍微偏一点增加高音的做法),从而使得面板的震动最有效率。传统吉他的构造上,琴颈形体力木琴桥等等结构都是很有讲究的,古典吉他别说做成14品什么的只要指板宽度从52mm减到50mm,声音都会不对。现代钢弦琴虽然制作自由度大了很多,但是这个简单的12品和14品的差异对声音有巨大的影响,也对琴体形状有一定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taylor的12品系列从来只能做在最小型的grand concert型上。

所以终于说到正体了,那个有点奇葩的葫芦一样的身材的琴体和传统12品代表了古典吉他制造年代所留下的结构痕迹,从而决定了这种琴的音色特质。虽然音量上不如(其实这一点在现代制琴师的努力下已经几乎被克服了),但是这种琴有为了提升音量而制作出来的大型琴所没有的纤细优雅温暖的声音特质,因为震动效率高导致拨弦回馈好,特别是在中频上dynamic&powerful,使得分解和弦和旋律类型的演奏上有着独具一格的特色。和14品的设计比,14品的张力会更紧导致声音亮延续长,而12品的设计的声音更均匀增加温暖感。

最后关于gsmini,如果你真的看到这里的话估计也就懂得自己的想法错在哪里了。这把小琴并不是你口中的小琴,相反在100年前这把琴一点都不小而是正常size。而gsmini才是真正的单纯为了方便做小而做的设计,你如果为了押尾的演奏而买gsmini,就南辕北辙莫过于此了。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