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62岁了,这样的高龄却走进了萨克斯的殿堂,那纯粹是由于一次偶然的心血来潮而“误”入其途。2014年9月的一天下午,我在省城南文化宫附近广场绿树荫看见围着一圈人,于是信步走了过去。三十平米大的树林中有人用音响设备搭了个背景墙,几个人脖子上挂着萨克斯轮流上去演奏。活了这么大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场面对面地欣赏真人演奏萨克斯,突然之间被那如诉如泣、极强穿透力的乐曲笼罩,就像突然走进了原始森林,沁人心肺的空气,松林叠翠的山峦,风掠过丛林发出的吼叫,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我萌发出难以遏制的冲动(我这个年龄已经很久没有过冲动这种感觉了)——我要学萨克斯。

回到家后,我在网上查找有关萨克斯的一切资料,记不得哪位大师在网上教学片中讲到:萨克斯是一种很好学习的乐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就能让初学者感受到萨克斯的魅力和学习成就感。这段话给了我深刻的印象,我觉得自己以前是业余搞民族乐器的,在本单位文艺宣传队多年,能凑合着表演独奏,凭着这些音乐底子,至少应该比那些纯菜鸟多些优势吧。慎重选择后,我通过网购买回一只国产里歌中音萨克斯,以及谱架、校音器、哨片和影像教材,信心满满地开始了我的学艺生涯。

事实证明我是被误导了,萨克斯完全不是一种好学的乐器。

这么说吧,萨克斯确实能带给你巨大的享受,可学习乐器的所有难点都让它占全了,乐器中钢琴和小提琴算是学习难度较大的了,可有谁听说过学钢琴需要练肺活量的吗,见过哪个小提琴高手除了练指法弓法外,还必须锻炼喉部肌肉和唇部肌肉吗,还有那看不见摸不着气息控制、那成天滔滔不绝却依然走风漏气的嘴,都是影响吹奏效果的因素。萨克斯本身就是一种组合型乐器,主管、笛头、哨片哪个稍有不足都出不来好的声音效果。萨克斯恐怕是世界上最难学的乐器之一,付出(当然包括经济方面)要比学其他乐器多得多。

当初老婆全力支持我学萨克斯,期盼着我学会了能做她的免费乐队,可这萨克斯属演奏乐器,不像钢琴、电子琴那样有良好的伴奏效果,所以难如老婆之愿,如今她一听见我的萨克斯响就拉长个小驴脸一脸的黑线。早知道练萨克斯这么难我原来不如买个电子琴学,同样可以模拟萨克斯的声音效果,而且旁边经常有美女陪唱,学习动力……,唉。

然而萨克斯的魅力让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再多的付出也心甘情愿,我每次欣赏大师们演奏,都会被那美妙独特旋律所感染,产生强烈的激情和共鸣,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学习欲望,让我坚持不懈地在学习萨克斯之路蹒跚前行。

对于初学者来说有老师进行现场辅导,有利于快捷、正确掌握吹奏萨克斯技巧。可我居住的县城完全没有教学条件,甚至联系不到一个可以互相交流的萨友,没得办法只好宅在家里靠自学闭门造车。好在网上教学萨克斯的资源应有尽有,可以查阅到大量的学习资料和教程,下载现成的演奏曲、伴奏曲、乐谱和演奏视频。我在自家电脑上建了一个《萨克斯教学》文件夹,再按演奏曲、曲谱、伴奏曲、指法教程、演奏视频文件和自己吹奏录音等分门别类建立文件夹,将下载的资料保存在内,以供方便学习之需。因为过去学习过民族乐器,虽然五线谱不很熟练,但识简谱不成问题,音阶感觉还算准确,各调式也比较熟悉,凭着这点基础,学习萨克斯的过程相对容易了许多,至少不用去上乐理课。我自信脑筋不是很笨,期望一定阶段内能够自学出点儿成就感来。

说起来有些不好意思,刚开始拿起萨克斯吹完全不得要领,有点像新学员学开车坐在方向盘前头脑发闷,笛头含在嘴里一点位置感没有,商家随管子配送的笛头也不知道是多大口风,嘴都吹麻木了却常常连最简单的练习曲都吹不下来(至今这个笛头我仍然感到无法适应)。但是丝毫没有影响自己的信心,谁没有个开始?

由于没有老师辅导,我只能靠自己多看多听、勤学苦练,想必业精于勤的道理就在于此。多看:就是看教学资料、看别人的经验介绍,总之凡是有关初学萨克斯的资料一定要多看,博采众长吸取精华,结合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点。刚开始的时候,我对萨克斯的转调指法一头雾水,网上萨克斯指法有各种各样的版本,但是不太容易看明白,让我这样的初学者感到十分困惑。

对于菜鸟来说,有针对性地多听高手们的演奏,有益于快速提高自己的技艺。大师们的演奏融汇了自己对乐曲的深邃理解,展现了他们多年积累的功力和技巧,欣赏他们的演奏等于是上一堂教学课。我在练习《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曲子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气息的平稳性,反复地、逐段逐小节地听董戈先生吹奏的这首曲子,因为他气息控制很好,吹奏得相当平稳、朴实无华;于家庆老师又是另一种风格,他演奏的《父亲》,每听一遍有一遍的收获,于老师控制气息的能力令人折服,各种装饰音运用自如,音阶之间的过渡恰到好处。当然了,闲下来或是萨克斯练累了就戴上耳机闭上眼睛欣赏大师们的佳作,既陶冶情操又修心养性何乐而不为?听的多了自然加深对于音乐的理解,有益于逐步建立自己将来的演奏风格。

多看多听是一方面,还要善于勤动脑筋思考,如何把看到听到的东西消化掉为自己所用,盲目模仿的直接后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绕弯路。经常看到初学的萨友们讨论关于笛头、下嘴唇和下牙的相互位置,我功底浅薄不敢妄喷,只是觉得应该通过不断尝试揣摩,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我发现以自己目前的功力,如果将下嘴唇垫在笛头与哨片的结合处,吹奏时很难做到控制自如,还容易出现啸叫音,不如下嘴唇稍往回挪一点点容易控制。我见有些高手们吹奏的时候笛头在嘴里并不相对固定,而是根据乐曲需要不断滑动调整位置。我想,可能笛头、下嘴唇和下牙之间的位置只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取决于每个人对气息控制的功力、乐曲风格、自身条件以及乐器等多种因素,以吹出最佳效果为上。老师们在各种教材中反复强调口型和含笛头的方式,可能本意是要求初学者从一开始就打好正确的基础,就像初学开车一样,如果一开始就养成仰脸张嘴的习惯,以后很难纠正过来。这些不过是我的一点浅薄体会,对与不对萨友们看了别太当真,就算是探讨吧,有可能以后又有了新的认识全部推翻也说不定。

实践中认识到,练习萨克斯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日积月累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保障基本的练习时间十分重要,一个星期不练就会感到生疏,感到气紧嘴劲松找不到原先的感觉。练长音是必修课再枯燥也得练,哪怕每天练一个小时也行,但切记要掌握好练习的方式。记得刚开始学的时候我按照教材要求每天练一个小时长音,从本调中音5开始往下吹,吹到最低音再依次往上返(连同半音)吹到最高音,每个音尽可能一口气吹15-20秒,至于吹出来的音色如何连自己都不清楚,反正是使劲吹就行了。就这样吹了两个多月,可能是肺活量提高嘴劲增大了,觉得吹起来不像以前那么费劲,可是吹出来的声音感觉总是那么生硬生涩很难听,上网查了好多次资料才逐渐明白,自己没有正确掌握练长音的方法(这就显出有没有老师辅导的差别了)。后来我练长音改为每个音的强度分别用高、中、弱吹三次,吹的过程中注意保持音色饱满平稳,不满意就重吹到基本满意为止。几个月后渐渐有了收效,我对中、弱强度音的控制力有所提高,用弱音吹奏的时候逐渐能够保持平稳连续,曲子吹出来已经比以往生动多了,并且吹出来的音色也显得饱满、明亮。

一般情况下辅导老师总要给初学者制定一套教学方案,除了练习吹长音还要递给你一大堆练习曲让你循序渐进地进行系统的练习。我没有老师辅导,自己的地盘自己说了算,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练习曲练。我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退休后学习萨克斯没有太高的目标,只是希望自己能够像李刚老师那样,把萨克斯那独特的魅力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歌曲表现出来,原本就没想过费上老劲好高骛远地去学吹那些爵士乐,相信不少初学者学习萨克斯的目的和我差不多。所以练习时候比较多的侧重实用性,因为自己有一些演奏方面的基础,我跳过那些音阶、节奏环节,直接从指法和技巧开始挑选练习曲练习。这样的重点练习方式我见网上或一些教材讲到过,可不是我自己发明的。

经过五、六个月的勤学苦练,我初步领会了一些吹奏要领,对管子的认知和掌握也相对熟练许多,能够顺利吹奏一些自己喜爱的歌曲,可是就在这时候我发现自己可能进入一个瓶颈期,心态开始变得浮躁、急于求成,特别是在没有辅导老师引导情况下,特容易被各种各样所谓的速成教材、经验介绍所误导,盲目地进行一些尝试,反而导致自己的吹奏水平的停滞不前。

首先是自己过分纠结笛头和哨片的作用。几乎所有的教材都强调笛头在萨克斯演奏中的重要作用,甚至有些高手在视频教程中称之为“举足轻重”。在上一篇帖子中我曾说过自己的第一个笛头吹起来非常费劲,那是商家卖萨克斯时赠送的国产胶木笛头,也不知道是多大口风。看到一些教材中讲笛头好比萨克斯的发动机,一个好的笛头能给吹奏带来充足的动力,我就琢磨可能是现在这个笛头不适合自己或与自己的萨克斯不配套,是不是该换一个试试?经过一番斟酌,我从网上选购了一个杰普特4C中音的,明显感觉到吹奏轻松许多,音色也很明亮自我感觉极好,似乎功力一下提升了一大截。当时我认为自己找到克服瓶颈的捷径,乐此不疲地又买了雅马哈4C、RicoB5、弯德林AL3,希望能像吹笛子那样轻松地吹奏萨克斯。结果可想而知,由于各种笛头代码不统一口风标准不同,在没有足够的气息支撑下,买回来的笛头不是音色吹不出来就是吹不动,弯德林AL3六七百元一个,看起来口风和杰普特4C差不多,但就是费劲吹不动,实际效果却与自己的初衷相去甚远,甚至影响到自己刚刚形成的口型。现在想起来觉得很好笑,自己当初太痴迷笛头的作用了,即使是名牌笛头也必须有坚实的气息基础支撑,初学者由于自身气息不足嘴劲较松,可能在一定时间段内适用某种笛头,但是笛头绝对代替不了功力,二者之间后者起决定作用。想起《射雕英雄传》中华山派的“气宗”、“剑宗”两派,我倒觉得练萨克斯更像是“气宗”,尽管“剑”十分锐利,但没有“气”剑再好又怎么能发挥它的优势?比喻可能不当,萨友们不要笑话我。

说起哨片我也是花费不少功夫经历了一番折腾。虽然杰普特笛头吹奏顺畅轻快了许多,但是每逢吹奏到F调高音2总是提心吊胆,经常出啸叫音或是憋死,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从网上看到许多有关哨片的帖子,原来小小哨片竟有这么多讲究?于是我买回弯德林蓝盒2号半哨片,满怀希望地装上笛头,可是吹到高音照样堵,后来又换成红盒JAVA效果也不理想。听人说哨片硬点好吹就把2号半换成3号的,虽然啸叫、憋死情况改善了许多,可哨片硬了气息控制越发感到费劲。屡受挫折没有泄气,看网上说美国Rico好吹就买了两盒黄盒,音色倒是明亮饱满可仍然解决不了高音难吹的问题。再后来糊里糊涂地学着用刀片刮、砂纸磨,为了改变哨片的物理形状用热水浸泡甚至用高温烘烤,总之使出各种学来的手段修整哨片,就是希望能像高手们那样轻松自如地吹奏。直到有一天听说太原有个萨克斯老师加工哨片很有办法,就想方设法托人请他加工了一个Rico2号半的,拿回来看了看觉得与平常也没什么两样,只是手感很软很光滑,迫不及待装上一吹高音堵得更厉害。后来这位非常有责任心的老师让人捎话给我:加工哨片只是为了在演奏时候光滑自如些,仅此而已。气息是万功之源,学习萨克斯没有捷径可走,脚踏实地地练习好气息比什么都重要,不要再把心思花在哨片上了。至此我才如梦初醒,这个弯路走得有点大了,白白耗费心血、时间不说,大把的银子又交了学费。我总算明白,厂家已经把哨片制作到最佳状态,大多数情况下低音打秃噜或者高音出现啸叫、憋死的现象都是初学者气息控制能力不强所致(排除乐器原因),只有脚踏实地地加强基础训练,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揣摩才是改善提高的正常渠道,千万别像我这样抱着投机取巧的心态去折腾哨片和银子。

对于每一个初学萨克斯的人来说,想尽快掌握颤音技巧的欲望太强烈了,以至于常常忽视自己那点可怜的功底,急于求成地开始练习颤音。我是跟着教材教的方法自学,在学习进度方面没有辅导老师的约束,早早就开始颤音的练习,腹颤、喉颤、颚颤都花了不少时间练,可吹奏出来的效果却总是让人很不满意。闲暇之余,反复播放高手们演奏的《春风》,脑子里不断地想,我怎么就吹不出这样美妙的效果来,到底是哪的问题啊!这个问题直到现在才算想明白了一些,有些初学者自然颤音的运用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他们的整体吹奏水平可能并不高,但他却能演奏出很好的、非常美妙的自然颤音,这就是“乐感”更通俗的说法就是悟性,他能够在短时间内正确领会颤音的概念并演绎出来;但是有些人则缺少这样的悟性,需要通过长期的勤学苦练和日积月累的积淀,在足够坚实的气息基础支撑下才能逐步地提高演奏水平,我就属于后面这拨人群。难以想象一个连音色都吹不纯正的人能够吹出特棒的颤音来,说来说去离不开一个道理,气是万功之源,还是当好我的“气宗”角色脚踏实地地吹长音练气息吧。

洋洋洒洒的写了这么多,肚子里的这点东西差不多倒完了,我的萨克斯之路还很长,只要身体情况许可将会无怨无悔地继续走下去,还会有机会和萨友们交流的,希望拙文能帮到初开始学萨的朋友们。

初学中音萨克斯指法视频_中音萨克斯初学歌曲曲谱_中音萨克斯简谱指法表

中音萨克斯初学歌曲曲谱_初学中音萨克斯指法视频_中音萨克斯简谱指法表

中音萨克斯简谱指法表_中音萨克斯初学歌曲曲谱_初学中音萨克斯指法视频

my love--马杰思(南京萨克斯俱乐部五周年)

往期回顾: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