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看谱面,三到四级吧。然而这首非常难,不是难在死的技巧,是难在音乐素养,软实力。软实力这种东西,甚至不是你可以通过练习大幅度提高的,天生的成分更大一些,当然环境也很重要。

所谓天才,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天才在对音乐的理解与表达上,论技术,各大音乐学院的钢琴专业学生技术都不差的,为什么他们很多都没有成为世界级的钢琴家,艺术家,就是差在这里。越简单的东西,越难表达。

想要提高软实力,要动脑筋,要让自己每天不断浸泡在音乐的海洋中,甚至其他更多的领域,美术,建筑,哲学,数学,文学等等等等,去听更多,去看更多,去思考更多,再带着这些去练习,这样你所获得的就是音乐软实力,音乐素养的提升。世界顶级的手指技术加上个人独树一帜的杰出的音乐素养,这样才能被称为世界级的艺术家,钢琴家,否则就只是钢琴匠人。

很多时候,虽然基本功也很重要,但我们跟大师的主要差距其实是在于想法。中国乃至亚洲(日本好一些)的学生对于音乐,缺乏想法,只有技术,中国的学生和老师擅长解决技术,亚洲学生去欧美,都会被称赞拥有完美的技术,但那远远不够,所以绝大部分优秀的学生都会出国学习,学的就是对于音乐的想法,学会在尊重作曲家的前提下,拥有自己的理解,并运用良好的技术表达出来。

这种思维方式一时半会儿是改不过来的,需要几代几代人的努力。郎朗去科蒂斯之前也是,主要解决技术问题,去到科蒂斯之后,他更多的学习的是优秀的音乐软实力,因为他出去的时候技术上就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所以说,中国钢琴教育主要缺乏的是对音乐思维的启发,对音乐的想象力,对音乐的理解与表达。而不是像吕卓然大师说的那样,速度不够快,练习方法不够清晰明确,技术不够好,这些通通都不是我们的问题,因为我们的音乐学院培养的学生去到国外,在技术上都是顶尖的。

举个例子,我曾经还非常愚钝的时候,弹奏李斯特的音乐会练习曲"森林的呼啸",没有想法,练琴就是把音弹出来,担心自己的技术不够好,不断重复,熟练,强,弱,表情,也按谱面的要求去做,但我真的做到了吗?没有。你以为自己做出的音乐感觉,其实在别人听上去一点都没有。

紧接着我练好了去上大师课,是一个法国钢琴家,人家没有说我的技术不好,没有说我的技术不足以驾驭这首曲子,他说的是音乐想法。询问我对曲目名字的理解,我一开始说这是下雨,因为"森林的呼啸"嘛,但不对,或者说不够精确,他说这是暴风雨。演奏的时候要想象,刚开始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然后是暴风雨的声音,强的部分那是暴风雨重重打在叶子上的声音,要把左手的和弦根音演奏的突出一些,增加紧张感,右手高声部要突出,音色要亮,那是林中被惊起的鸟叫。弱的部分,你要想象,阳光透过叶子的缝隙慢慢的撒进来,手指贴键,想象微风抚摸叶子的律动。

所以,在我的眼里弱就是弱,强就是强,但在大师的眼里,每首曲子的弱和强都有独特的地方。谱子上写出来的东西,远远不够,不要像机器人一样,看见强的就弹强,看见弱的就弹弱,你的确应该按照谱面要求去演奏,但应该想的更细致,去缜密的安排每一次下键。

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教学也是很有用处的,发挥我们的想象力,让弹琴更加有趣,让孩子爱上弹琴,而不是感觉枯燥。

触键的方式多种多样,很多时候远远不是贴不贴键这么简单。可以将触键理解为一种律动,想要不同的声音效果,就要让手指做出不同的律动,往往下键就差那么零点零零秒你就能获得不一样的音乐感觉。比如我弹奏德彪西练习曲“为双重琶音而作”的时候,我的导师想让我演奏出一种独特的效果,但我一时间没有理解,她换了一种方式,她说,你要想象,这就像海面上吐出来的泡泡,当泡泡浮出水面的时候,刚开始还不是很大,然后慢慢的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突然,啪,轻轻的一声,泡泡破了,沉到了海底。她是想让我通过这种比喻理解这种律动,果然,带着这样的想象,我下键的时间点,轻重,都刚刚好达到了她想要的效果。这样的细微差别,不是你跟着节拍器,一二三四,划着拍子数就能得来的。

像这一首巴赫前奏曲也是一样,谱面过于简单,所以想要弹出既符合巴赫风格又吸引人的音乐感觉,是很难的。光是这里面的弱与强,就已经很难把控。非常考验演奏者的功力,很多人都把这首曲子弹的平平无奇,就像喝白开水一样,听和没听的差别不大。

多听,多读,多看,多观察,多去欣赏这个世界,生命中,生活中,每一个平凡的细节其实都并不平凡,每一种律动都能放进音乐当中。你可以看妈妈是怎么做菜的,菜刀切在砧板上的声音和律动是怎样的,听汽车开过的声音是怎样的,是快速直接的,还是塞车了,一卡一卡的,如果车突然碾过井盖,那声音也是很独特的。你甚至可以听自己的呼吸,感受自己的心跳,不同的状态声音律动都不一样。

艺术就是这样,在平凡中创造不凡。

点赞(0)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